潜心对话 感悟语言之美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层林尽染、桂子飘香的秋天里,潜心读一篇描写秋天的美文,在如诗般生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宜人的秋色,心中不由得涌动起浓浓的秋情,好似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与万物同唱一曲秋之歌。在《秋天的雨》这篇美文中,我和学生一起体验了这奇妙的文字之旅。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抒情味很浓的写景美文,名为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在教学之前便为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气味美、声音美。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潜心对话,悉心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一、生本对话,放飞学生的灵性
  通过优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产生感悟,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初读课文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然后说一说通过读课文,对秋雨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初次对话之后,找到了文章中的关键句子,纷纷举手作答,谈自己读课文的收获。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发现这些句子连起来,就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说完,她抑扬顿挫地朗诵了起来。这一读,不仅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更读出了孩子们的灵性。在她的朗读中,语言文字都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全班同学和我随着她娓娓动听的读书声,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一起走进了意境优美的秋天里。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整堂课中学生都在读中想,读中悟,读中思,读中问,读中说,充分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个性化地体会作者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获得审美体验,课堂中时时处处都有学生灵动的思维在闪光。
  二、师生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成为师生心灵交往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师生对话,才能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本堂课的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展开,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并没有将这个词的理性解释直接传授給学生,而是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学中我和学生围绕“秋雨送出了哪些色彩?”这一关键问题展开对话,在学生找出了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之后,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语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学生读完这一段之后,眼前浮现出了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这个关键词的同时,我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像……”的句式。在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
  学生在理解“扇呀扇呀”“飘哇飘哇”这两个词时,都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夏天舍不得走了,所以梧桐树叶要不停地扇啊扇啊,才能把夏天的火热扇走。”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梧桐树很有耐心,在那儿不紧不慢地扇着。”有的学生说:“我从‘飘哇飘哇’这个词中,感受到了枫叶的美,像仙子一样,很飘逸。”还有的学生说:“枫叶舍不得树妈妈呢,所以慢慢地飘下来。”
  听!多么精彩的发言,多么独到的见解!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过程中,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三、生生对话,激发学生的诗性
  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自由地表达观点,尽情地交流。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从同学中最接近、最直接的渠道来获得反馈、巩固和支持,促进他们在情感体验、想象创新、语言积累等各方面的提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生生对话的拓展延伸的环节,以“在秋天的雨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和“你想对秋天的雨说些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喜爱。他们用“美丽、五彩缤纷、芬芳扑鼻、充满活力……”这些富有诗意的词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的表达更是异彩纷呈了。有的说:“秋天,你把美丽送给人间,我们真是太感谢你了!”有的说:“有了你,才有了大地的丰收;有了你,才有了丰富的色彩;我爱你,秋天!”……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了孩子们心目中美丽的秋天,也展示了孩子们心中深藏的诗情。学生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对秋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对秋天的感情也在不断地升华。
  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情趣盎然地主动、生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因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种全新的对话体系,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了温馨的怀抱,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O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语言交际。如何能使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呢?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熟读唐诗三百首——再现文本,激发“对话”信心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
我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人。  这使我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淡,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和欲望。这好像不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有的心态,但这的确又是我真实的心境。尤其过了而立之年,我的内心越来越趋于平静,我越来越喜欢过一种做减减法的生活。有很多见过我的人说我早熟,阅历丰厚;也有说我清髙,不晓世故。听到这些话,我不反驳,也不解释,只是笑笑,像风掠过一片树叶。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你一旦解释,反而给人虚伪和口
你脾气很好,即便是气急了,也只是憋红了脸,从不在外人面前失态,更不会无端地对家里人发火。  你心灵手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修得了家电,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你爱干净,穿衣服总是一丝不苟。即便从泥地里劳作回来,再晚再累,也要把自己收拾一新……  在这个追星、追风泛滥的时代,我只欣赏你,我的爸爸!  你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文化,但你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亲手把我送进最好的大学。为此,你跟我一起学习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要关注热门话题。教师要从语言艺术、运用数学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效率;新课标;效率     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推进,怎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呢?需要数学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恰当运用语言才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在传递,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和教师
给力中国,学生的愿望。可是如今的学生已经无力可给了,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耐力素质下降、力量素质下降、柔韧素质下降,学生的健康状况十分严重,女生体育素质下降更为严重。家长忧心、老师忧心,国家更是操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体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落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无创新倾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体育考试基本上都是按照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平时的积累,巧练多思多评。注重把写作训练贯穿于鉴赏训练中,把写作训练融入生活,充分表现个性自我,在积累中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性格,摘录精华,让笔记凝聚华章妙语。有系统地进行写作训练,观察思考,感悟生活,从而形成写作特色,在评议中全面认识自我,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一、轻实践重考试,是初中作文教学中最大的弊端   1
生物教研员是县教育局教研室所设计的一个工作岗位,顾名思义,是专门从事生物教学研究的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如何落实岗位赋予教研员的这一重要职责?笔者从事生物教研员多年,我在实践中的体会是: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对任课老师注入生物学科的源头活水,依靠教师集体力量,走群策群力的治学之道。  一、剖析学校生物教学现状  我县共有初中教学点20个,多数是农村初中。据调查,科班出身的专业生物老师不多,课程多
2015戈尔特斯TM户外梦想实现专业登山组登顶团结峰  团结峰,位于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天峻县哈拉湖北侧,是祁连山脉最高峰,当地人称宰吾结勒或岗则吾结,藏语意为“八个山头的山峰”。2015年8月26日下午4:20,2015戈尔特斯TM户外梦想实现专业登山组,六名队员成功登顶祁连山最高峰团结峰,实测海拔5818米,冲顶下撤路遇暴风雪,依靠轨迹下撤后到达C1营地,27日全队安全下撤至哈拉湖BC,并于28日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这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由此,本人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也应做到心中有“人”,回归“人本”,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根本出发点和
新学期又到来了,同时我们又长了一岁。新的成长就需要有新的“养分”,这期为同学们介绍一些有些“深度”的书籍,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带给你们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小说、散文系列  大师的文字除了美之外,還能从中读出成长和人生。  《草房子》(曹文轩)  一句话点评: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系列之一,文笔纯美。  《城南旧事》(林海音)  一句话点评:儿童文学的经典力作,值得反复玩味,当经历的事情发酵之后,体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