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厘清音乐的写作脉络本身就如同在迷宫中探寻一般,然而有趣的是,英国作曲家哈里森·伯特威斯尔却真正地将“迷宫”植入音乐创作的主要思路与核心内容.作为那个时代最具独创性
【机 构】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2012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厘清音乐的写作脉络本身就如同在迷宫中探寻一般,然而有趣的是,英国作曲家哈里森·伯特威斯尔却真正地将“迷宫”植入音乐创作的主要思路与核心内容.作为那个时代最具独创性、挑战性和争议性的英国作曲家,其作品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他那看似冗长、复杂且棱角分明的音乐不仅具有一种大胆的现代派风格,更深受传统中世纪音乐的影响.针对目前对其作品研究的困惑和不确定性,作者从“迷宫”这一视角入手,通过对其节奏和隐喻手法的分析,阐述他作品中的技术表现与艺术内涵.
其他文献
在杨匡民先生百年华诞之际,文章以杨匡民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经历为轴,以杨匡民先生对湖北民间歌曲整理与研究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及笔者的亲身经历、感受为主要内容,围绕杨匡
今年是民族音乐学家杨匡民先生百年诞辰,文章旨在追溯杨匡民先生民歌研究“三声腔”“色彩区”理论建构的学术轨迹,以此纪念这位20世纪我国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觉者和杰出的
作者自参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编辑部协助工作结缘于学界敬仰的杨匡民教授,文章围绕杨先生对作者民歌调研、理论研究的教导培养和帮助,以“兴山三声腔”的缘起、“
文章以江苏多“档”山歌的音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其以起承转合为基本结构原则.在以往的民歌起承转合结构研究中,多根据乐段内乐句之间的关系判断基本形态或变体形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最具影响力的画报,其大量音乐图像不仅生动展现了民间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晚清中国音乐文化,还涉及军乐、钢琴、小提琴、机械乐器等外国音乐文化,
由勋伯格提出的“展开性变奏”(developing variation)这一概念虽已得到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用于学术研究,在我国也知之甚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