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音乐史研究之关系r——以《点石斋画报》晚清音乐生活场景为例

来源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最具影响力的画报,其大量音乐图像不仅生动展现了民间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晚清中国音乐文化,还涉及军乐、钢琴、小提琴、机械乐器等外国音乐文化,体现了礼乐变化、西乐东渐等晚清音乐文化的历史转型.但是,视觉音乐图像不能简单等同于真实的音乐历史,音乐史研究一定要结合其他史料,来做音乐史实的最终定性.
其他文献
班里的上官沐颖是个爱读书的女孩,她的阅读分享也很真诚细腻:“今天读殷健灵的《月亮茶馆里的童年》第六章——眉娘。眉娘是个老奶奶,她的性格好奇怪啊,很挑剔。但眉娘很喜欢小孩子,总是望着玩耍的孩子露出浅浅的笑。有一天,眉娘永远离开了天米。天米经常望着眉娘家那扇冷清的门,望着望着,眼睛就红了。这一章太感人了。”她的文字虽然读起来有些稚嫩,但这却是阅读留给她的最深的记忆,读书就应当这样,让孩子被文字打动,被
期刊
记得儿时读书的时候,农村的家访很触动学生和家长的心。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时常在羊肠小道上看见老师家访的影子。那时候,老师家访常常选择在晚上,因为白天家长都在田里干活
期刊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我认为好学校应“形神兼备”.“形”包括环境设备、学业成绩、师资水平等,“神”则是学校的精气神,学生有梦想、有灵魂、有活力.一所学校“形神
期刊
在杨匡民先生百年华诞之际,文章以杨匡民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经历为轴,以杨匡民先生对湖北民间歌曲整理与研究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及笔者的亲身经历、感受为主要内容,围绕杨匡
今年是民族音乐学家杨匡民先生百年诞辰,文章旨在追溯杨匡民先生民歌研究“三声腔”“色彩区”理论建构的学术轨迹,以此纪念这位20世纪我国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先觉者和杰出的
以往有关杨荫浏先生的“干妈”路易斯·斯特朗·哈门德(Louise Strong Hammond,中文名“郝路义”)的研究大都依据杨荫浏先生晚年的回忆,但对郝氏本人在海内外发表的英文著述
作者自参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编辑部协助工作结缘于学界敬仰的杨匡民教授,文章围绕杨先生对作者民歌调研、理论研究的教导培养和帮助,以“兴山三声腔”的缘起、“
利用2008-2009年7-9月中国半干旱区9个通量观测站的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结合同期MO-DIS的EVI植被覆盖数据,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反照率的月、季特征及其与降水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探
以高温烧结三聚氰胺制得的CNH化合物为C、N源,与分析纯单质硼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在5.0~5.5 GPa、1 400~1 500 ℃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化学反应合成了六角硼碳氮(h-BCN)晶体.用傅立
文章以江苏多“档”山歌的音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其以起承转合为基本结构原则.在以往的民歌起承转合结构研究中,多根据乐段内乐句之间的关系判断基本形态或变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