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优化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所以本文就以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群文阅读如何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教学进行优化,并寻找有效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单元主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31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主导教学课堂等问题,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不高,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群文阅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化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现状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和教师对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主导观念太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和体会文章的内容,而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也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只是将自己对于阅读的理解和认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十分低下,进而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针对单篇课文进行独立授课,没有很好地抓住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使得教师的教学难以抓住重点,突出主线,过程十分零散,束缚了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即使有一些教师对单元主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阅读习惯来指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的阅读教学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而非内容上,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经常抓不住重点,在课堂上洋洋洒洒对学生讲述了一大堆,但是学生却并没有吸收和理解,对于每一篇课文的理解都不够深入,自然对语文阅读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以上这些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还是教师自己的语文视野比较狭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而群文阅读作为单元主题阅读的母体,借助群文阅读来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进行教学优化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当下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当对群文阅读的应用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有效应用群文阅读来充分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1]。
   二、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展开分层教学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明确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当中的主人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化,需要依据分层性原则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自身对语文阅读的学习信心,进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比如说,在进行教学时,对于那些基础稍微差一些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指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等,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让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还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从而自我激励,产生学好语文阅读的信心,进而有效培养阅读能力。对于那些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激励他们独立去完成,给他们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对于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更加有效地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素养[2]。
   除此之外,教师在设置群文阅读问题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练习。教师可以根据群文阅读单元主题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借鉴作者写作的时候所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来完成一篇小作文,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文章当中的知識和内容,还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迁移,学会对这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举例来说,比如教师在对《十年后的礼物》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难忘的教师”作为单元主题进行教学,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文章的群文阅读。在阅读和讲解过后,再给学生布置一个“我最爱的老师”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完成作文写作。这样在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基于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
   在进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教学活动当中,对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应用到学生课外扩展活动当中去。教师在进行相关作者的文章教学时,可以在教学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去阅读文章作者的其他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学生通过对同一作者其他文章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该作者写作风格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分析、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    比如以老舍先生为例,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篇课文出自老舍先生笔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老舍先生的这些文章作为一个单元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且还可以在课后向学生推荐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对老舍先生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3]。
   举个例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草原》《北京的春节》《济南的冬天》等几篇文章作为一个单元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教师所选择的这几篇文章当中可以看出,这几篇文章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并且从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相似点。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充分地多角度地把握老舍先生写作文章的风格,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体会老舍先生的文字艺术魅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分别从相似点和差异点入手对群文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帮助学生获得对文章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章的过程当中也能逐渐融入文章塑造的情景当中,去体会老舍先生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针对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对于该作者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对该作者文章内涵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充分掌握该作者的语言运用手法和表达风格,进而能够学习并灵活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基于同类内容的群文阅读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讲授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还可以讲授同类内容的群文阅读。通过组织学生对同类内容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内容进行具象分析,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体验,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举例而言,当教师在进行《秋天的怀念》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此为核心组织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对《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分析,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然后再结合其他同类型的文章进一步去体会和阐述母爱的伟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这几篇相关文章的阅读,去总结和分析文章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完成阅读后能够充分地体会这几篇文章表达出来的相同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再针对这几篇文章的感情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这几篇文章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异同,让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吸收和消化这些文章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文章阅读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4]。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獻:
  [1]赵文静,曹国超.关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81.
  [2]林锦洪.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0(22):148.
  [3]徐晨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化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58.
  [4]韩林娇.群文荟萃,饱读经典——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80.
  [责任编辑 李 媛]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凸显,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被引入到教学的环节中。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叙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条件的优势,并从借助信息化条件引导学生预习、借助信息化条件合理导入新课、借助信息化条件构建课堂情境等方面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小学数学;优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中尤其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时,必须要尊重这一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生活化的素材、生活现象、生活案例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完成小学数学的高质量学习。基于此,本论文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和增长能力的黄金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教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做出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够获得各项能力的提升。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够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摘 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了对英语思维和英语素养的培养,造成初中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理念要进一步更新,关注英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构建诗意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应创新教学策略,打造灵动的课堂感受,熏陶学生的文学情怀,在诗意中快乐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初中英语课堂成为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初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更要实现其数学学习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强化。所以,在针对小学数学的百分数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从学生兴趣培养、课堂探究教学以及数学思维引导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体现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获取信息的成本也持续降低。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开始习惯碎片化地获取信息。与之相对应,各类“短”“微”信息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微信、微博等平台受到青睐,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习惯因此出现了巨大变化。深阅读,特别是纸质图书的阅读形式似乎不再是人们的首选。在此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急需对工作模式进行相应调整。基于此,本文就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师要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打造英语诗意课堂,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思维。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难以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导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缺乏诗意。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构建初中英语诗意课堂的新路径,以全面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