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开关DC—DC变换器的设计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软开关技术的全桥0C/DC变换器在高频、大功率的直流变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增大了装置的功率密度。本文设计的变换器现正应用于电子模拟功率负载中,该负载系统要求能有效实现能量回馈电网,且直流高压>540V,低压直流为48~60V,因此,为升压变换。限于篇幅,本文仅对DC/DC变换器的设计进行讨论,该变换器利用高频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功率MOSFET并联外接的电容实现零电压开关,该方案简单、高效、易实现。采用改进型移相控制器UC3879为控制核心,对变换器实现恒流输入控制,文中给出了实用的控制电路和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证明系统性能优良、效率高、功率密度大
  【关键词】DC/DC变换器 回馈电网
  一、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功率变换器的设计
  (一)基本原理
  1.DC/DC变换器的电路原理
  图1所示的是DC/DC功率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功率开关管S1~S4及内部集成的二极管组成全桥开关变换器,S1及S3组成超前桥臂,S2及S4组成滞后桥臂,S1~S4在寄生电容、外接电容C1~C4和变压器漏感的作用是F谐振,实现零电压开关。其中C7为隔直电容,可有效地防止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低压直流侧滤波电容为C5、C6、L1为共模电感。
  实时检测的输入侧电流值同指令电流值比较,得到的误差信号经过PI环节输出,由改进型移相控制器UC3879组成的控制系统实时生成变换器的触发脉冲;系统实行恒流控制,便于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考核被测试的直流电源组,同时,也利于根据试验考核系统的功率等级,实现多个相同电子模拟负载模块的并联
  2.控制策略
  对于全桥变换器的控制通常有双极性控制方式、有限双极性控制方式和移相控制方式。双极性控制方式下的功率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很大,限制了开关频率的提高。有限双极性控制方式可使一对开关管是零电压开关,另一对开关管是零电流开关,适合选用IGBT作为开关管,能避免IGBT的电流拖尾。对于功率MOSFET,移相控制方式的拓扑结构简洁,控制方式简单,也有很多优点:
  (1)开关频率恒定,利于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2)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减小了开关损耗,可提高开关频率。
  (3)功率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小。
  因此,该DC/DC功率变换器的控制采用移相控制方式实现零电压开关。每个桥臂的两个开关管成180°互补导通(同一桥臂两开关管有一死区时间),两个桥臂的触发角相差一个相位,即移相角,通过调节移相角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的原边电流给关断开关管的并联电容充电,同时,同一桥臂即将开通的开关管的并联电容放电;当关断开关管的并联电容电压充电到输入直流电压时,即将开通的开关管集成的反并联二极管自然导通,这时该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开关管关断时,由于并联电容的存在该开关管实现零申压关断。
  (二)控制电路及主要参数的设计
  1.控制电路的设计
  移相控制器UC3879是UC3875的改进型,该集成电路提供了全部必要的控制、解码、保护及驱动功能,可独立编程控制时间的延迟,在每只输出级开关管导通前提供死区时间,为每个谐振开关区间里实现ZVS留有余地,总的输出开关频率可达300kHz,保护功能包含欠压锁定、过流保护,它适用于电压型控制或峰值电流型控制,图2是控制电路原理图,欠压锁定电平根据UVSEL端状态选定,有两个预定义的阈值:若UVSEL端浮动,则芯片在电源电压超过15.25V启动;若UVSPL端接VIN端,则在10.75V时启动。/EA端为误差放大器反向输入端,该端同COMP端之间接R、C补偿元件。CS端是电流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其反相端在芯片的内部设置成2.0V和2.5V;当该输入脚超过2.0V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将超过RAMP端的电压,移相角将限制在一个基本的值上,当该输入脚超过2.5V时,输出端关断。如果该输入脚超过2.5V的直流电压,输出端无效并且保持低电平,故使用该脚作为电压、电流保护的输入端。
  工作频率由脚RT及CT外接的元件R3及C10决定,如果工作频率为fs,振荡器的占空比为Dosc,则:
  二、结语
  这种基于软开关技术的DC/DC功率变换器,在功率为3 kw的电子模拟功率负载模块设计中成功地得到了应用。从实验的波形可以看出,全桥变换器的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减少了器件的开关损耗。经测试,系统的效率达到了93%,同时整个装置的功率密度也增加了
  参考文献:
  [1]《280W移相全桥软开关DC/DC变换器设计》
  [2]《单开关 DC/DC 变换器的一种软开关实现策略》
其他文献
介绍了纳米线的研究发展历史、纳米线应用在新型太阳电池上的特点和优势、Si基纳米线结构应用在太阳电池方向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纳米线作为新型一维平面结构所具有的电学
实现Windows环境下面向应用程序的透明的安全,采用的方法很多,本文从Winsock动态连接库安全扩展的角度出发,讨论实现透明的面向应用层的网络安全的方法,并对所采用的安全服务
In this paper, we have demonstrated a facile and low-cost synthesis of the ZnO/CuO nanocomposites by two-step hydrothermal methods.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
本文在分析QinQ技术与Portal认证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校园网络构建现状,通过对校园网汇聚层设备的技术应用实施,针对网内不同的用户及业务类型进行了端口隔离与访问认证,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隐患,完善了校园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
【摘 要】本设计主要为应用于半移动式破碎站控制系统。为保证破碎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与就地控制等控制方式。  【关键词】集中控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半移动式破碎站  目前半移动式破碎站在国内外如煤炭、矿山、建筑等多个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但在由于各行业的规模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其对破碎站的质量、技术、控制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破碎站采用较合理的控制方案是必要
In this study, an algebraic current-voltage (I-V ) equation suitable for the hand-calculation of ballistic nano conductors is derived from Landauer’s formulati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市场推广潜力的立方相碳化硅(3C-SiC) MEMS器件,详细描述了其中一些典型器件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及初步测试结果,并指出了要想提高器件的可
The high temperature creep behavior of carbon nanotube(CNT)/alumina was mediated by the surface chemical functionalization used for synthesis of composite powde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数据挖掘技术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同时针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结合笔者的相关实际经验,总结出如何在中职教育中融入数据挖掘技术,同时分析了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