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 咱家的故事

来源 :风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咱家
  
  知道“东北人”在上海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大红大绿的热闹成一片!门口永远有穿着红绿特色乡土衣服的男孩子,热情地跟你打着招呼,如果是雨天,他们竟然还撑着跟衣服一样花色的伞!一口一个“咱家,咱家”,在这样的大都市,显得分外亲切。
  
  进了“咱家”的门,在他们家的菜单上,你会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多年以前,咱家几个创业人浪迹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寻梦。梦无着落,却因为想回家,想咱妈和咱奶奶做的咱那疙瘩的菜饭,而有了八张桌的小店,名曰‘东北人’。小时候,街上很流行费翔和他的‘天边有朵故乡的云’,贼多来自四面八方、南腔北调的人挤在咱家小小的这疙瘩里,亲热地吃着,乐着。也有位贼老的爷爷哭了,他说从解放至今他已经40多年没吃到家乡的窝窝头和粘豆包了。后来,咱家有了场无辜被殃及的火灾,咱家人和正吃饭的客人一齐丢了自己的东西救火,一齐在废墟前落泪。那时候那台没被烧坏的破电话成了咱家的热线,全是咱哥咱姐咱妹咱弟咱叔咱婶吃过咱家饭的人打的。咱家人除了哽咽着‘嗯哪’剩下的全是眼泪。于是所以才有了咱家人的22天日日夜夜一砖一瓦重建咱家的奇迹。才有了咱家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文化,和咱家永远为客人着想、用最好最鲜的原料,用最自然营养的方式,吃到最后一口也可以退换,吃得不满意就可不买单的承诺及咱家‘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用心良苦的深情……”
  我深深被这段文字温暖着,环顾四周,这显然已经不是当初会让人流眼泪的小店了。问了老板,他自豪地告诉我:“今天的咱家这疙瘩,有了很多间店有了成千名咱家人。有了老家绿色食品基地,原材料采购基地、粗粮加工基地、咱家人培训基地。有了老井、石磨、大铺炕、灶台、风车、摇篮、农家院等很多故乡风情。有了40余种老家传统手工水饺、粗食杂粮、高山野菜和百余种风味溜炒炖菜。贼多的名人明星往来、贼多的爱情故事……”噢哟!
  
  咱家的菜和二人传
  
  “咱家”这里有酸菜、蕨菜、桔梗、婆婆丁、曲麻菜、豆腐、粉条等等,可用拌、炝、煮手艺,炮制冷菜佳肴;羊、驴、鸡、鱼等普通肉类,则以炒、溜、炸、焖技法,精烹热菜系列。粗粮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窝头、大饼子、粘豆包、煎饼、小米粥、(米查)子粥,均可让人品味“黑土地”营养之美食,故而招惹客似云来。就连土豆和萝卜,都是直接从东北空运而来,为了就是让上海人可以吃到正宗的口味!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一盘老豆腐,上面淋上酱汁,放在竹箩里。吃在嘴里,有一点点原始的土味,很让人留恋。“咱家”所有的菜,都有那么一股淡淡的土味,一股淡淡的思乡味道。就如同他们的店内布置,东北的摇篮,大柜子,墙上生产队长的奖状,就连包厢的门,都叫“生产队长”、“刘老根”……
  如果你喜欢,一边吃菜,一边随时可以点个二人传,“咱家”的服务生可都是多才多艺的主儿,你喝着酒,他唱着曲儿,热闹得像是在过大年!在上海我敢说,没有一家饭店可以做到这样的精彩。
  
  推荐特色菜:
  


  火烧驴肉
  原料:驴肉、野生蕨菜、平菇、青椒、胡萝卜、洋葱、胡椒等调味料
  做法:
  1. 把驴肉加上各种香料卤煮好(选择驴腿肉,切片)。
  2. 把各色伴菜处理好,起油锅。
  3. 油烧至七分热,下驴肉及伴菜煸炒后出锅。
  4. 将菜放锡纸锅,淋上特制酱料,下边用微火加热,上桌。
  味型:
  此菜经传统菜改良而成。味香,活血。特别适合冬天食用。
  
  鹿筋烧海参
  原料:发好鹿筋、海参和葱等伴料
  做法:
  将鹿筋改条,海参切条,葱切条;锅烧开水下鹿筋、海参分别焯一下;另起锅放油烧七成热下鹿筋、海参冲一下倒出,回锅下葱条,炒出香味,下鹿筋海参,加高汤、盐、味精、酱油、醋、水淀粉勾芡即可。
  味型:
  味道香浓,入口即化。大壮筋骨,抗寒,《本草求真》说它“补阳”。
  
  铁板狍子肉
  原料:狍肉、鸡蛋、淀粉、胡椒粉、花椒油、葱末、姜末、素油等
  做法:
  1.将鲜狍肉放入冷水内浸泡三至四小时取出,沥净水,切成片,放碗内,加入胡椒粉、精盐、味精,拌匀腌10 分钟左右,加入鸡蛋,加湿淀粉抓匀待用。用碗加盐、酱油、淀粉、味精兑成混汁待用。
  2.锅加油烧至八成热时,将狍肉逐片放入锅内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原锅底留油,放葱、姜末、蒜炝锅,放入狍肉片,烹入醋,倒入兑好的汁水拌匀,淋花椒油,出锅装入铁板即成。
  
  味型:
  浓香型铁板菜。狍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一定补虚作用。狍肉适用于虚弱、营养不良、四肢乏力等病症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强身少病。
  
  其它特色菜:
  坛烧鹿肉、全家福饺子、狗肉沾酱、特制羊腿、小鸡炖蘑菇、黄金猪手
其他文献
女人嫁男人,无非就是寻个依靠,有个慰藉,疲倦累心时身边有宽厚肩膀无偿提供服务罢了。所以男人也千万别相信什么“因为我心中的小鹿砰砰乱撞,他就是我等待一生的人,这是我俩前世的约定,这辈子非他不嫁”如此这些女人自己听着都会脸红的矫情话。  恋爱与婚姻,完全两码事。  前者好比两人同去看一场电影,欢欢喜喜,轰轰烈烈。影片中跌宕起伏,悬疑惊险兴奋的诸多情节让彼此身心巨爽,回味无穷。即使最后是场悲剧,到底也赚
期刊
有的演员天生一副艺术面孔,这辈子只能去拍那些让人羡慕的电影,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是电视剧演员的命,即便他们在演电影也让你无时无刻不在想,他们还是出现在小屏幕上更合适。  当然,这不是说演电影就高人一头,不过就任何一个学表演的人来说,上大银幕才是毕生的追求,或者是一种肯定。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可以让你在电视上看得非常舒服,看得非常惬意,林心如就是其中之一。    天生一个好名字    林心如,如此美妙的一
期刊
腮红是妆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却经常被我们忽视,全体的彩妆中及整体妆容气氛中,腮红和胭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雅,干练,知性,可爱,全都可以被她打造,你要哪一种效果?看看本期我们为你选择的8款热销产品,用腮红为你打造天天好气色。      red earth 盈亮胭脂  产品卖点:哑光色彩营造自然健康的妆容,突出完美肤色,珠光效果捕捉光线,突出脸庞的轮廓,白天与黑夜微妙色彩配合不同环境,符合白昼与夜
期刊
冰天雪地的十二月,却是party扎堆的时候,如何变身party达人,届时惊艳登场,成了每到party季女人们最烦恼的问题。何不跟着《风采》一起,将从头到脚的美丽悉数收获,你一定就是最抢眼球的那一位!    眼周变身目标   眼妆历来是party妆的主角,由于现在我们有神奇的遮瑕膏,可以让恼人的黑眼圈自动隐身,也就是说,我们在party前所需要做的功课,自然地落在了消灭眼角的小干纹和眼下的水肿问题上
期刊
在见到中孝介的刹那,觉得被他的宣传照和广告词骗了。那些明亮光线里表情清澈的写真,和那个“地表上最温柔的声音”的形容,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他应该是像陇泽秀明那样如同花瓣般美丽敏感的男孩子,说起话来轻言细语,声音仿佛泉水淙淙流过……  事实完全不是那样。  他的面部轮廓非常清晰,非常瘦削,肤色很暗,眼睛很大,有长的睫毛,因为笑容很浅,所以让人觉得眼神深邃。总之,虽然英俊,却是又冷又硬的感觉。他有着日
期刊
去采访冯良鸿,具体的地方对出租汽车司机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不过司机是个耐心的人:“咱们就慢慢找吧,反正那边画画儿的特别多。”于是顺着机场辅路直向东,一路上有不少画廊的路牌。到东郊的北皋村,车开进了一个大院子,据说以前是一家汽车俱乐部,一栋栋灰色的,线条简洁的低矮楼房,看着朴素却透着骄傲。    见到冯良鸿,马上明白了为什么人家都叫他“大冯”。身材高大,应该是年届不惑了吧,却依旧非常挺拔。黑夹克黑布
期刊
对于李鸿雁最初的印象,是一抹浓浓的绿色。那是她2007年的一场发布会的请帖,名叫“诱绿”。她大胆地用了如此鲜嫩的颜色,一只翠鸟与白色牡丹的纠缠布满整张画面,并用一只绿色织锦缎袋轻轻套住,在林林总总酷得不行的请贴中间,它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某些情节。错投了时空的请贴的主人,不知是何模样?    她的工作室位于泰康路,工作室外,就是“INSH”的旗舰店。当然,见她本人之前,我先走进了她的“INSH”
期刊
人生大舞台,大家都是演员。女人更甚了,混迹社会,总是需要一些演技傍身的,恋爱、工作、学习、交友都需冥思苦想去善处与应付。别说什么“本人性格如此,不介意别人怎么看”这样的话,等到真正没人看的时候,你就知道何为“痛苦”二字了。所以,情商高的女人,知道自己在何时何地应该高贵优雅,提升档次与格调。有些事,你绝对要装,而且要装到底。为什么?讨男人欢心呗!他开心了,你不自然也开心了吗?千万别学有些傻姑娘,成事
期刊
想象总是要容易一些,无论是对自己、抑或对别人。  许多人关于自我成长的想象,就似切·格瓦纳和他那台轰鸣不息的哈雷机车——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而对于别人,人们的想象总是始于猜臆、止于最深。就比如郭富城,人们对他的想象始终定格在了他的全盛时期——热舞不休的俊美天王。  现实从未如此。  “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常常只是人们假装热血的标榜,是对无所事事、荒娱不已的人生的无奈托词。对自
期刊
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床上说的脏话和男友不相伯仲?不错,有时候这些话语的确能让两人快活起来,还能让性爱加温。而那些闺秀女子是不是也因此决定打算放弃自己的淑女形象,主动取悦男人却不知道怎样开始呢?抑或你已经在床上放胆尽情说那脏话,却无意中冒犯了男人呢?到底我们要怎样才能抓住那条敏感的分界线?好与不好,实在很难区分,以下的步骤或许会让你有些启发。而且,值得正视的是情趣脏话并非所谓的屏蔽词语,而是一些充满诱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