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消融和起搏器治疗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接受经冠状动脉消融肥厚心肌(TASH)或起搏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例充分药物治疗不满意,心功能Ⅲ级(NYHA)以上的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随机接受心肌声学造影指导下的TASH或根据血压优化PR间期的右心双腔起搏器治疗.其中2例接受TASH治疗者并发永久起搏器依赖而安装永久起搏器.对单纯接受TASH(13例)或起搏器(8例)治疗者进行了平均24个月的随访.结果 接受两种治疗方法的患者心功能和主观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TASH组心功能由3.2±0.7级改善到1.5±0.5级,综合症状积分由5.9±1.6下降到1.8±0.7,P均<0.001.起搏器治疗组心功能也由3.0±0.1改善到1.9±0.6级,综合症状积分也由4.5±1.3下降到2.3±1.6,P均<0.01.综合症状改善程度TASH组明显优于起搏器治疗(4.2±1.5比2.3±1.3,P=0.007).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TASH组平均下降了(79.9±35.5)mm Hg(1 mm Hg=0.133 kPa,P<0.001),起搏器治疗组平均下降了(49.3±37.7)mm Hg(P<0.05),平均下降率分别为84%和53%.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率>75%和<50%TASH组分别有10例和1例,起搏器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3例.TASH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与术前比较变化显著[分别为(22.2±4.1)mm比(17.1±3.2)mm,(41.5±5.3)mm比(44.7±4.6)mm,(23.5±4.4)mm比(28.3±3.6)mm,P均<0.05],但没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随访中,TASH组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中有2例转为慢性心房颤动,起搏器治疗组中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中1例发展成慢性心房颤动.结论 TASH和起搏器治疗两种方法均能使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综合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综合症状改善TASH优于起搏器治疗.TASH显著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起搏器治疗中等程度降低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TASH导致的左心室流出道重构不会导致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收缩功能的异常和左心室的扩张,但同样存在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其他文献
时隔4年,名噪一时的南京“鹰爸”何烈胜以特有的教育方式重回公众视野。2016年2月1日上午,雪后初晴,位于南京市仙林地区的江苏体育学院操场上,一群孩子在“鹰爸”何烈胜和“祼跑弟”何宜德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着一场难得的“雪地裸身”训练。此次参加的共有14个孩子,其中3个女孩,最大的上6年级,最小的只有3岁——她正是“鹰爸”的女儿、“裸跑弟”的妹妹何宜静。  据悉,这群孩子是从各地招募过来的,最远的是从
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劣质信息生产与奖励系统中马太效应叠合的怪圈。怪圈的出现使劣质信息广受关注,优质信息却无人问津。本文通过分析此现象的产生机制及其可能导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或)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心内科住院伴有脑缺血症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颈动脉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动脉管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效果、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58例患者中室速10例,室早48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
网络直播营销的出现,对图书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图书编辑必须做好沟通工作,协调各个环节;甄选优质合作平台,打造多维立体信息传播系统;提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形象;保
把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可见上抛运动的特征是:(1)初速度v0竖直向上,(2)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3)具有往返性。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庆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在其王牌电视新闻栏目《天天630》中新增了一个特别版块《630公开课"云课堂"》。节目以经典诗词为载体,聚焦少年儿童中的古诗词爱好
笔者总结1990年5月~1995年5月应用6542、碳酸氢钠治疗血管性头痛15例,总有效率100%,其中第一疗程治愈10例(占66.6%),第二疗程治愈5例(占33.3%),两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故疗效显著。
小儿急性中毒256例临床分析张玉芒(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市461000)小儿中毒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我院儿科自1985年1月~1994年12月10年间共收治256例小儿急性中毒,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本文探究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体融合,以中国主流媒体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及发展原则进行探讨.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