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典中的“所可”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西晋竺法护《持心梵天所问经》、前秦鸠摩罗什《思益梵天所问经》和北魏菩提流支《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这三部同经异译佛典中使用的“所可”一词进行比勘,可知“所可”的意思等同于“所”,“可”用作词缀,不表达实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考察“易可”、“宁可”、“难可”、“或可”、“容可”等一系列“一可”式复音词,结果表明:在中古汉语时期,“可”已经作为一个词缀在汉译佛典和中土文献中广泛使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矿床学的角度,对支家地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热液隐爆矿床概念以及与它有关的隐爆构造及引爆热液概念,认为该矿床是一种含矿
硅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开展不久。本文应用含金石英脉、花岗岩和二长岩硅同位素组成对比,探讨了含金石英脉硅质来源。认为东坪金矿石英脉硅主要来自附近的燕山期
该矿床以特有的地质特征、复杂的物质成分、丰富的综合利用资源为特点,为此制定了综合富集流程,对富集样品的金银铂钯赋存状态及其分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燕山地区金、银、铜、铅、锌、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中生代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之一。区内中生代构造对矿体、矿床的控制作用有6种基本型式。环状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构造之
塔前—赋春成矿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海西—印支期,伴随萍乐坳陷的裂陷、扩张、海侵,来自古风化壳和海底火山喷发的矿质沉积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形成黄
关键词:元稹;吐突承璀宦官集团;元和逆党;唐宪宗;唐宣宗;段文昌;装度;制诰改革  摘要:元稹与宦官之间的结交是在当时宦官内争的特定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元和年间,宦官内部派系斗争激烈,于是,与吐突承璀宦官集团有着很深矛盾的元稹进入了元和逆党的视野。元和末年到长庆初年,与元和逆党结交的元稹成为元和逆党打击政治对手的工具,由元稹起草的相关制诰也往往成为他打击政治对手,拉拢政治盟友的政治工具,这恰恰违背了
<正> 1990年我队新上的某县铜多金属矿,因岩层裂隙发育、破碎,钻探施工中岩(矿)心极易发生堵塞,钻进回次进尺短,生产辅助时间长,施工进度慢。为此,我们
历史上人类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与之相应也出现了敬畏自然、依从自然的环境伦理和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伦理。生态文明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发现,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变量中,教育变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倾
上古曾称天子所居之处为"县",进而扩而大之,将整个国家也称为"县",以"县官"指天子;"官"有国家义,天子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因此由"官"又引申出天子义。对"县官"、"官"二词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