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生态毒理学家“宅”在昆山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州昆山的菜市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肤色黝黑的印度人来买菜。你可别以为他是个厨师,其实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个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生态毒理学家。他光顾菜场,买的不仅是自己的食物,还有实验所需的材料。他就是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的生态毒理实验室负责人汤姆森·马泰(ThomsonMathai)博士。汤姆森的第三个GLP实验室2011年底,56岁的汤姆森受龙灯公司邀请,首次来到中国来到苏州昆山,组建了该企业第一个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原则的生态毒理实验室,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德国
其他文献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报道,支持英国脱欧者承诺,脱离欧洲后,英国将会更好地与中国开展贸易.
维吾尔族画家阿布都·希克尔的油画《传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传统艺术的世界里,生硬的泥巴注入了灵性的生命,土陶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生活在艺术里,艺术在生活里,陶罐
“时间到了,是该洗澡的时候了,这个巨人已经走得太远,该休息一下了。洗过澡,放松一下,然后,此人还能有更大的动作。”8月3日,美国网友qclead在获悉壳牌高层人事变更计划后,在FT留言板上写下了这段话。  实际上,在这之前,壳牌已经至少疲惫地走过了三个季度。壳牌2008年财报显示,当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28.1亿美元,这是10年来出现的首次季度亏损。此后,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让壳牌也跟着一蹶不振。20
《商务周刊》:在您看来,这一轮国进民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刘小玄:应该说大约2003年、2004年是一个分界线,从那个时候国进民退就出现萌芽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企业的生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马铃薯生产与消费国,近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1亿亩,总产约1500万吨,是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但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和管理配套技术的研究
新加坡报业控股亚洲网4月17日报道,根据《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近日联合公布的调查,上海在4个一级指标中的得分均排在所有城市的第一位:政务环境
阳光帅气的美国小伙Eric有个响亮的中文名肖锐,是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唯一的一位外籍员工。从留学北大到成为北大国际合作部的员工,Eric的经历在众多外国留学生中显得尤为独特
用种植取代狩猎,肥沃的两河新月地带和黄河流域产生了早期人类文明,往事越千年,流水线、铁路和电话将制造的全过程可以高效完成,于是以标准化、规模化为特征的巨型工厂在欧美的交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这一消息虽然刺激了市场的各种反应,但相对而言,3G给电信市场和运营商带来的
2008年开始发起的"上海写作计划",今年迈入了第10个年头。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9位作家来到上海,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驻市作家们写下的《上海小笼包》《萦绕不散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