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质量。当然,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保障教学安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情景;教学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21-01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数学教学缺乏吸引力,并且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甚至放弃数学。针对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生活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计划的运用生活情境,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
  小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把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在课堂当中多创设一些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间题,让他们把生活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生活实例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实践已经是一个人必须拥有和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一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当中引入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敢说、敢做,在生活当中敢运用。
  二、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1.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优良的数学教学情景,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由于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作为一门抽象性与严谨性并存的学科,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将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紧密结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生活情景,并有层次、有计划的加以利用,促使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景时,应当贴近生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情境中,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熟练的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比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星期日,小明的爸爸妈妈带小明去游乐园,小明爸爸用100元钱买了三瓶水和三个汉堡,一瓶水1元钱,一个汉堡10元錢,还剩下多少钱?通过生动且真实的情景,学生能够联想到自身,并认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优良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2.将情境回归生活,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应用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助于促进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分米和毫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几分米、几厘米没有明确的概念,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比如小东的文具盒长20厘米,数学书的厚度为8毫米,橡皮的长度为三厘米,板凳的高度为40厘米。在此种方式下,数学教学更具真实性,便于学生理解,并且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距离的同时,有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生活情境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并不是随便运用,而应该有层次、有计划地运用,由浅到深,这样能让学生逐渐地理解和更好地学习,以便于解决问题和获得答案。如,在给学生教“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报数游戏,让报到是2的倍数的同学先站起来,然后让报到是3的倍数的同学再站起来,然后让同学们分别观察。教师就可以间同学们观察到什么,有没有发现有的同学站起来了2次,并报出站起来2次的同学的数字分别是6,12,18…由此让学生认识公倍数。师:“找出一个最小的数字,再找一个最大的数字。”生:“最小的数字为6,没有最大的数字。”师:“说得很对,2和3的最小公倍数为6,我们称它为2和3的最小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有很多,所以不存在最大的公倍数。”由此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把握教学重点,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新课程十分强调低年级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学习材料与其生活经验相关联时,学习数学活动就会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此时,学生们对学习数学最感兴趣、最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多设计一些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情境进行有效运用,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理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梁绍玲.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其他文献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针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和各项经济活动而采取的具有控制能力的方法、措施,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制度。企业如果要
期刊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小学数学教育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应当对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优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
摘 要 课堂导入工作开展成效如何影响着教学开展的高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课堂导入策略是提高历史教学高效性的重要方式。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利用课堂导入策略,以新课改内涵为指导,充分应用多种课堂导入策略,提高课堂成效及教学应用水平。本文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應用课堂导入策略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我从杂志社回来,在家已近四年再也没有出去上班.为的是圆我心中已经做了很久的梦一个作艺术家的梦.可是开始一段时间却不知画什么.我有过在北京办两次画展的经历,但仍然是没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将无法表达任何实物。”可见,词汇的学习在语言学习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
先说巴婴全名曰:王巴婴.他的学生叫他“老王”,朋友叫他“巴哥”.rn群山雪峰,江河飞瀑,都是画家巴婴笔下的素材,宁静崇高,巍峨坚韧又都是画面传达出的精神意象.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使的实行,我国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小学中,间接带动了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点,本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说明,并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和措施,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
杨爱群艺术简历杨爱群女,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教员。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曾师从著名画家、教育家魏传义先生。2003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就读
期刊
本文从学习者语料库研究和语料档案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者语料档案的概念、建设方案及可能研究的课题。重点论述了外语学习者语料档案建设与研究的意义,旨在发挥基层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