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局部给药的屏障及克服屏障的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药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部结构的复杂性使药物经眼表局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极低.基于纳米制剂的新型眼部药物递送系统,因其更易克服眼部给药屏障,使得药物经眼表局部给药后有效递送至眼组织内成为可能.介绍了眼表局部给药后药物递送至眼内需克服的屏障,总结了克服给药屏障的重要方法及眼用新剂型的临床进展,并对眼表局部给药系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眼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深部巷道大变形难控制问题,基于深部巷道围岩梯度破坏机理及巷道等强支护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围岩梯度支护分级控制原理和屈服破坏判据.针对巷道围岩破碎区,采取锚杆和高强水泥材料加固控制;对围岩塑性区,采取锚索和纳米基水泥材料控制,由此实现基于梯度破坏机理的巷道围岩分级三维承压壳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半径、支护强度以及加固厚度对梯度支护模型的敏感度较大,当 r=R1和 r=Rp时,基于围岩梯度破坏的梯度承压壳发生屈服破坏的极限强度分别约为25和15 MPa;理论分析验证加固后的梯度承压壳可以实现破碎区边缘和塑
1聚糖:生物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构件rn糖类与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同为组成生命的基础大分子.然而,与核苷酸构成基因、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线性和单一组合连接方式不同,单糖聚合为聚糖(glycan)可以由多种单糖、多位点、多空间方位的方式连接,产生多种结构的多聚体,包括了线性和分支状结构,如由单一葡萄糖就可聚合成直链淀粉和肝糖原这2种结构全然不同的聚糖.除了为生物体储存和提供能量外,还有一大类由多种单糖聚集而成的聚糖(例如N-糖链或O-糖链等)修饰在核酸、蛋白质或脂类等分子上.其中,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链,与细
期刊
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根本驱动因素.由于表观遗传学变化是可逆的,参与表观遗传修饰的基因和蛋白质已成为胶质瘤治疗中的新靶点,因此,靶向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小分子抑制剂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靶向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小分子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为进一步研究煤孔隙结构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低温CO2吸附法、低温N2吸附法、压汞法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方法,对8种不同瓦斯赋存条件下煤样全孔径(0.35~11 000 nm)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煤样的开孔纳米孔隙(直径≤100 nm)占总孔容最高达92.7%,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98%以上;SAXS测试对应孔隙范围内,闭孔孔隙比例占总孔容6.2%~80.9%,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22.9%~87.5%.建立了煤体失稳条件下的孔隙破坏模型,分析了含瓦斯煤纳米孔隙结构破坏和骨
糖组泛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下细胞和组织产生的所有糖链的集合.蛋白上糖链的合成受到了基因的严格调控,且很少受环境影响.并且,个体水平上血清中糖组非常稳定.研究人员在肝病研究中发现,岩藻糖、多分支、平分N-乙酰葡糖胺和唾液酸等糖型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综述了糖组检测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诊疗及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肿瘤新生抗原是指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可激活CD4+T和CD8+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因肿瘤新生抗原未经历中枢性免疫耐受,故其免疫原性高.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种类有DNA疫苗、RNA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及纳米疫苗等,是高度个体化疫苗,相对安全且副作用小.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和筛选新生抗原;利用佐剂或生物材料设计制备免疫原性更强的新生抗原疫苗.临床上肿瘤新生抗原疫苗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放疗、化疗等联合应用,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肿瘤新生抗原的概念、肿瘤新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最为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30%~50%,复发率居颅内肿瘤首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溶酶体途径参与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且2种调控途径存在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与耐药,二者可能是该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溶酶体途径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的认识已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注氮参量的设置与煤体致裂效果密切相关,为研究液氮冷冲击循环过程中不同冷冲击时长对致裂效果的影响,开展不同冷冲击时长(5,10,15,20 min)液氮溶浸试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对比分析各组煤样孔径分布、孔隙数量、孔隙度及吸附/渗流孔变化规律,进而表征煤样在不同冷冲击时长下的孔隙发育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冷冲击时长下煤体孔隙特征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冷冲击时长下中大孔的变化率表现出前期快速增长、后期缓慢增长的现象;冷冲击时长与孔隙度参数变化率、吸附孔和渗流孔占比变化率均呈现指数相关关系,具有“前期
基坑开挖前抽水施工可引起较明显的基坑围挡偏移,并进而诱发围挡后方地层运动,坑外紧邻地下结构对土体运动的阻隔将导致变形规律复杂多变.为探明坑外既有地下结构对开挖前抽水引发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工程实测资料开展了 一系列数值模拟研究,以紧邻地下结构埋设深度与坑内降水深度为主要变化参数,对比了各工况下降水引起的基坑变形模式、最大围护结构与土体变形发展规律、坑外地面沉陷面积与围护结构侧移面积关系等.研究表明:坑外紧邻地下结构的存在整体减小了开挖前降水引起的围护结构侧移和坑外地面沉降,且地下结构埋深越大,变形被减
本文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生成预裂纹长度服从幂律排布的缺陷砂岩试件,通过改变幂律指数和预制裂纹数量,对砂岩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Mori-Tanaka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建立了与单位面积裂纹数量及裂纹长度相关的损伤砂岩强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幂律指数越大,试件中长裂纹的占比越小,并且试件单轴抗压强度随预制裂纹总长度的增加而减小;2)当预制裂纹数量保持恒定时,砂岩试件抗压强度随幂律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幂律指数保持恒定时,试件抗压强度随着预制裂纹数量的增加而减少;3)本文建立的强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