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2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在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素养呢?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下讨论,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策略
  1 创建教学的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来创建教学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这样才能更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发现时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应用。举例而言:在进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来创建教学的情境“你们家都是谁去买菜呢?你们知道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土豆多少钱一斤吗?”,学生这时可能会陷入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再去引导学生“如果我买一斤土豆,两斤西红柿应该付多少钱呢?”,学生们就会叽叽喳喳地讨论起算法来,教师这个时候再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咱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有的时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你们慢慢地去考虑我能否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2 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多教师都是采取的“填鸭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给自己的知识,教师告诉学生1+1=2,学生就只能记住,而不会去探究这个加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培养数学的思维。举例而言:在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拿出几个教具来告诉学生“这个是圆形,这个是长方形,这个是正方形”,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去进行“这节课咱们来学习图形,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四周,你能找出来你周围都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吗?”,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观察自己的四周,看看都有哪些图形,有的学生会说“我们的桌子是长方形的”,有的学生会说“学校的花园是圆形的”,学生们都进入了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数学素养也在无形中慢慢培养出来了。
  3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它指的是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不是去找到老师寻求一个答案,而是优先与自己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力求去探索出答案。新课改实施之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用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来进行课堂的教学,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去重视这个教学的策略,充分地去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有所收获。举例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觉得很有难度的问题就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进行探讨,让一些优秀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建议,一些有疑问的同学把自己的有疑问的地方抛出来让大家一起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更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素养,而且也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都进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 展示教学中的数学之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
  很多教师对这一点可能会有疑问,数学应该是一门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怎么跟学生的审美还扯上了关系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数学也具有它独特的美感,需要我们的教师慢慢去发现其中的美学并传输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数学中的审美素养。举例而言: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从网上搜集一些由各种形状拼接的图形,在进行图形的教学时把这些图片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去观察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审美的素养。
  5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言行,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
  要想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仅应该是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习惯和数学的审美素养,也应该去培养学生的自身的品格和特性,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品格。无论是哪一门科目的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数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在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去告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们会回答“集体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大”,因此教师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集体的作用,做一个开朗的人,积极地去融入我们的集体学习。在进行数学加减法运算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因为粗心而出现计算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去告诉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不能马虎,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习,认真对待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以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去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这样去教导学生“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技术是不是很先进,大家是不是更喜欢这样的方式呢?这些都是我们的科学家通过自己一步步的研究和总结才能得以运用的,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去学习、去创新,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实现我们的价值”。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变的更加有效。
  总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养是教师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它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去总结去发现.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教学一定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贾恩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策略小议[J].教育艺术,2013(09).
  [2]刘宗华,王昭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成才之路,2009(34).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中心学校 湖北省黄石市 435200
其他文献
2010年全国试卷1(理科)第10题是一道考察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好题,可以从数形结合、导数、函数、不等式、根的分布等几个视角考虑其求解途径,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2010年全国卷Ⅰ(理科)第10题已知函数f(x)=|lgx|,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