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从旧的行为模式和习惯中走过来的,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接受新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使之与新的环境相适应,与企业的愿景相一致。
  
  这些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很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曾经有位企业领导对我说,他们花了不少的钱,把有关企业文化的书几乎全买了,结果越看越糊涂,一本书一个说法,不知到底该听谁的。确实,国内出版的企业文化书籍各种各样,良莠不齐。实际上企业文化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实践。所以即便书里说的都是对的,也不一定全都适用于你这个企业。理论只是提供一种指导,一种思路,一种认识,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自己创造性的实践。
  我们今天提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从总体上看,这种企业文化是和企业原来的环境相适应的。而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时,这种文化就会与现实发生矛盾,因为它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了。因此,要求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是天经地义的。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不满足现状,提出了新的愿景,这样,现存的企业文化可能就与新的愿景不适应,这就要求调整企业文化以支持新的愿景。而企业文化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使企业文化不断适应新环境的新要求,并与愿景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最基础的理解。
  环境变化了,或者新的愿景确定了,企业文化就要调整和转变,使之适应新的环境,与愿景保持一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意味着企业建设性的改变。其中有两个基础性的改变不容忽视。一个是实现组织的改变,如果没有组织的改变,就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另一个是实现个人的改变,如果没有个人的改变,也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建设。组织改变,可以促进和巩固个人的改变;个人的改变,也可以导致组织的改变,维护组织的改变。组织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系统的改变,二是奖励系统的改变。员工改变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理念的改变,二是做事方式的改变。
  我们是从旧的行为模式和习惯中走过来的,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接受新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使之与新的环境相适应,与企业的愿景相一致。如果看不清这一点,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停留在表面,抓不住实质的东西。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规范,并以此指导、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我们调查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强力推进这件事情。
  有些企业下了很多工夫,但就是成效不大。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真正弄清企业文化建设到底指什么。所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往现有的企业文化中注入积极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容,从而形成与企业的愿景一致的新的行为模式和传统。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全员思维体系转换的过程,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在“秀”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很难进行下去。
  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途径有很多,但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决不是抓一阵子就完的事情。有些企业把它当“活动”来搞,虽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过后企业依然如故,没有发生什么实质的变化,甚至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抵触情绪。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并融入其中,为其服务,促其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企业文化建设决不能游离于企业本应做的工作之外而另搞一套华而不实的东西。
  具体运作时,方法手段有很多,但基本的就是两点:说清楚,抓落实。说清楚,就是系统地阐明企业的价值理念,让员工明白这些价值理念是怎么提出的,它对企业的意义何在,它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它要求员工做出哪些相应的改变。把这些说清楚了,就好像给大家发了一个乐谱,大家就可以按照这个乐谱来演奏了。抓落实,就是把价值理念转化成全员的行为,并不断地巩固它、强化它。这一步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花力气最大,所下功夫最深,否则难以取得实效。说清楚与抓落实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相互联系、交叉进行的。说清楚是抓落实的前提,只有阐明了理念,行为的改变才会有方向。抓落实是说清楚的目的,没有行动的理念是空洞的,只有行为改变了,说清楚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落实抓不好,最初阐明的理念也不会牢牢确立。在落实中见成效,就会进一步把理念巩固下来。理念和成效相互作用,循环往复,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不断攀升的过程。
  因此,我们既要追求战略目标、战略成果,也要重视具体目标、具体成果。没有前者,容易迷失方向;忽视后者,前者也难以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一个个具体成果,就像一块块城砖,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筑起万里长城。我们要善于从实现小目标、取得小成果中发现大意义,总结新经验,用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坚定员工的信心,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出于这一点考虑,我们在运作时最好先易后难,先从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切入,然后逐渐扩大战果。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没有坚定的决心就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我们要有一股韧劲,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只有坚持者才会获得成功。正确的路总是难走的,但最终的成果定会令人惊喜。
其他文献
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是先进的管理潮流。而企业要进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管理,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北京出租车不愿意去西客站,司机说太堵了,送客人不好停车。看来,西客站在设计、建造时对汽车流量的发展估计不足,决策方法不太科学。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而就当前企业的情况看,紧迫的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价值观,以科学发展
目的:探讨终末期心力衰竭时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药物、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及心律转复除颤系统(CRT—D)对预防终末期心力衰竭时心脏性猝死。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该文就微型化学实验对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育的作用,从学生、教师和物质条件等进行论述。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日益增长,已逐渐年轻化,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已基本认识本病病因,诱发因素,健康教育,能够做到有效预防,控制发病率。而对中医辩证施护却是一个盲点,今做一些归纳与同事们共勉。  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心的病症有虚有实,虚症多由久病伤正,禀赋不足,思虑伤心等因素导致心阳受损,心阴心血亏耗;实症则由火 热 痰 淤所致。  临床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系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其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肠动力药可有效愈合胃食管反流病的黏膜损害,阻断食管炎向Barren食管发展进而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本文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周后评价其疗效显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
【正】杭州市的人口状况是杭州市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杭州市的人口发展趋势是制约和影响杭州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disc hem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治疗的深入研究,探讨一种安全、行之有效而又能减轻病人的治疗痛苦及经济负担的治疗方法,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为肯定,但从时间因素人手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针灸择时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