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是先进的管理潮流。而企业要进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管理,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北京出租车不愿意去西客站,司机说太堵了,送客人不好停车。看来,西客站在设计、建造时对汽车流量的发展估计不足,决策方法不太科学。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而就当前企业的情况看,紧迫的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文化管理,从而使企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于企业价值观
人的理想、态度和行为都是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是人使然,所以归根结底是由企业价值观所决定的。
有位厂长问我,价值观和利益观是不是一回事?我说,你说的利益观,就是金钱观。而价值观的概念要宽泛多了,它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评价标准,包括对金钱的评价标准。对企业来讲,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人生观”、世界观。而科学发展观,就是企业正确的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术,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与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相吻合的。
要科学发展,就要在观念上进行调整。首先不能再拍着脑袋决策了,要研究事物发展规律。比如,看待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要理性。希望每年增长20%,就是不理性的。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有10%就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二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三是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现在我们农村人口都要实施医保,对鳏寡孤独、没有经济来源的人都要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障,这都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成果。
现在,以人为本理念已经被企业普遍认可。但从人力资源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强调一点,企业以人为本,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很细,企业招聘一个人要考虑这个人能否接受企业理念,不能接受就不让你进来。因为他们认为,改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太难了。有水平的企业家非常重视企业价值观,经常会把一些好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员工,灌输到企业行为之中。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个很时髦的话题,而竞争力的提升还要靠价值观。产品竞争力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制度,制度的背后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而价值观的形成要靠文化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文化与管理是不可分离的。文,就是主张,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化,就是把价值观变成企业理念,以企业理念进行管理的过程。所以,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源头,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源头,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企业通过正确价值观的贯彻落实,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兼并重组中,常常是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吃掉价值观缺陷或完全错误的企业。“三元”兼并“三鹿”,这个“蛇吞象”案例就是有力的说明。三元集团市场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坚守了底线。他们说,我们的奶是最好的,没有加任何东西。我们再怎么想发展,质量也要得到保证。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无论如何都不能加进去。可见,一个企业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是多么的重要,三元发展和三鹿破产的原因旨出于企业价值观。
怎么样运用正确价值观来提升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呢?人的修身很重要,而企业修身就是把优秀的价值观真正导入到企业管理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一定是在创业时就播下了种子,在发展中完善提升的。有很多企业因为创业时文化种子没播好,就没能建立起好机制,没有发展壮大,甚至最终死掉了。在创业阶段,企业的价值观比较单一,一切为了生存;到了成长阶段,企业价值观不断引进、生成新的内容;到了成功阶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已经定型。企业价值观的提升过程是长期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年长一圈。
以企业正确价值观对企业进行管理,关键要靠一把手,靠管理经营团队。如果企业领导说要诚信,而到关键时刻自己就不讲诚信了,那就不会起到好作用。企业价值观的管理有三个模式,即价值观的导向、导入和导出。导向,就是要把不良价值观去掉,吸取优秀的观念。导入,就是把价值观渗透到制度里,规范企业的一切行为。导出,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贡献上,如品牌的提升,市场影响力的增强等。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对管理作用不明显,是有很多原因的,如价值观与管理没有紧密结合,企业责任体系、绩效管理、组织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些都需要企业一把手和职能部门精心策划,精心实施,大力推动。
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就是企业良好行为的养成过程;价值观的贯彻过程,就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领导研究问题,首先要从企业价值观分析入手,看看问题涉及到企业价值观的哪个方面,从价值观切入分析,很多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日本一位企业家说,一个人的成就,等于思维方式乘以他的热情,再乘以他的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的成功也要依赖它的价值观乘以员工的热情,再乘以企业的能力。因此,价值观直接关系企业的成就。
关于企业文化管理
当前,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是先进的管理潮流。而企业要进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管理,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它指明了企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同样也指导着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价值观的提炼等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科学发展观是高度统一的。企业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标准,用以检验企业每一条理念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然,这需要我们把企业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来理解。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宣传活动,是职能部门的工作,就不可能达到这个认识高度。你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发展的根基,你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应该落到企业的文化里,落到企业的价值观念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就会落空。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要清晰地知道明天的业务是什么,市场形势发生了哪些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该做怎样的布局,等等。解决战略问题,就是要不断调整内部流程、组织体系和产品结构。制度,是解决企业活力的问题。企业如有好的制度,员工会努力工作,企业会有活力,企业效率也会极大提高。而企业选择什么战略,制订什么制度,都与价值观有关系。我经常说一句话,检验一个企业是否真正理解了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企业文化在这个企业的地位如何,是不是用科学发展观调整了企业的价值观,是不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企业的文化现状。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如果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员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把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措施固化下来,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那么这个企业就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企业文化的过程。
很多企业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新审视了企业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改进的措施,促进企业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什么企业管理要向文化管理迈进呢?大家都知道,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一个发展脉络和趋势。很多老板说,我们也有制度,我们也有奖金,为什么留不住人呢?我说,你知道沙漠吧,人在沙漠上是很痛苦的,一天都呆不下去。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沙漠一样,没有吸引优秀员工的条件,所以员工来了又走了。德鲁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管理思想家,他说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的时代。有数据表明,96%的企业活不过十年,但哪个企业都想基业常青。现在市场变化很快,危机是常态,一个产品刚出来半年就可能被淘汰。企业要做百年老店靠什么?靠技术、靠管理、靠资本、靠文化,文化是根,要想成为百年企业,得把根扎好。
总之,深入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一定要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北京出租车不愿意去西客站,司机说太堵了,送客人不好停车。看来,西客站在设计、建造时对汽车流量的发展估计不足,决策方法不太科学。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而就当前企业的情况看,紧迫的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文化管理,从而使企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于企业价值观
人的理想、态度和行为都是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是人使然,所以归根结底是由企业价值观所决定的。
有位厂长问我,价值观和利益观是不是一回事?我说,你说的利益观,就是金钱观。而价值观的概念要宽泛多了,它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评价标准,包括对金钱的评价标准。对企业来讲,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人生观”、世界观。而科学发展观,就是企业正确的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术,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与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相吻合的。
要科学发展,就要在观念上进行调整。首先不能再拍着脑袋决策了,要研究事物发展规律。比如,看待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要理性。希望每年增长20%,就是不理性的。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有10%就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二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三是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现在我们农村人口都要实施医保,对鳏寡孤独、没有经济来源的人都要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障,这都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成果。
现在,以人为本理念已经被企业普遍认可。但从人力资源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强调一点,企业以人为本,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很细,企业招聘一个人要考虑这个人能否接受企业理念,不能接受就不让你进来。因为他们认为,改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太难了。有水平的企业家非常重视企业价值观,经常会把一些好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员工,灌输到企业行为之中。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个很时髦的话题,而竞争力的提升还要靠价值观。产品竞争力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制度,制度的背后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而价值观的形成要靠文化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文化与管理是不可分离的。文,就是主张,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化,就是把价值观变成企业理念,以企业理念进行管理的过程。所以,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源头,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源头,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企业通过正确价值观的贯彻落实,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兼并重组中,常常是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吃掉价值观缺陷或完全错误的企业。“三元”兼并“三鹿”,这个“蛇吞象”案例就是有力的说明。三元集团市场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坚守了底线。他们说,我们的奶是最好的,没有加任何东西。我们再怎么想发展,质量也要得到保证。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无论如何都不能加进去。可见,一个企业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是多么的重要,三元发展和三鹿破产的原因旨出于企业价值观。
怎么样运用正确价值观来提升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呢?人的修身很重要,而企业修身就是把优秀的价值观真正导入到企业管理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一定是在创业时就播下了种子,在发展中完善提升的。有很多企业因为创业时文化种子没播好,就没能建立起好机制,没有发展壮大,甚至最终死掉了。在创业阶段,企业的价值观比较单一,一切为了生存;到了成长阶段,企业价值观不断引进、生成新的内容;到了成功阶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已经定型。企业价值观的提升过程是长期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年长一圈。
以企业正确价值观对企业进行管理,关键要靠一把手,靠管理经营团队。如果企业领导说要诚信,而到关键时刻自己就不讲诚信了,那就不会起到好作用。企业价值观的管理有三个模式,即价值观的导向、导入和导出。导向,就是要把不良价值观去掉,吸取优秀的观念。导入,就是把价值观渗透到制度里,规范企业的一切行为。导出,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贡献上,如品牌的提升,市场影响力的增强等。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对管理作用不明显,是有很多原因的,如价值观与管理没有紧密结合,企业责任体系、绩效管理、组织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些都需要企业一把手和职能部门精心策划,精心实施,大力推动。
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就是企业良好行为的养成过程;价值观的贯彻过程,就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领导研究问题,首先要从企业价值观分析入手,看看问题涉及到企业价值观的哪个方面,从价值观切入分析,很多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日本一位企业家说,一个人的成就,等于思维方式乘以他的热情,再乘以他的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的成功也要依赖它的价值观乘以员工的热情,再乘以企业的能力。因此,价值观直接关系企业的成就。
关于企业文化管理
当前,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是先进的管理潮流。而企业要进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管理,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它指明了企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同样也指导着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价值观的提炼等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科学发展观是高度统一的。企业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标准,用以检验企业每一条理念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然,这需要我们把企业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来理解。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宣传活动,是职能部门的工作,就不可能达到这个认识高度。你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发展的根基,你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应该落到企业的文化里,落到企业的价值观念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就会落空。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要清晰地知道明天的业务是什么,市场形势发生了哪些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该做怎样的布局,等等。解决战略问题,就是要不断调整内部流程、组织体系和产品结构。制度,是解决企业活力的问题。企业如有好的制度,员工会努力工作,企业会有活力,企业效率也会极大提高。而企业选择什么战略,制订什么制度,都与价值观有关系。我经常说一句话,检验一个企业是否真正理解了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企业文化在这个企业的地位如何,是不是用科学发展观调整了企业的价值观,是不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企业的文化现状。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如果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员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把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措施固化下来,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那么这个企业就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企业文化的过程。
很多企业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新审视了企业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改进的措施,促进企业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什么企业管理要向文化管理迈进呢?大家都知道,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一个发展脉络和趋势。很多老板说,我们也有制度,我们也有奖金,为什么留不住人呢?我说,你知道沙漠吧,人在沙漠上是很痛苦的,一天都呆不下去。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沙漠一样,没有吸引优秀员工的条件,所以员工来了又走了。德鲁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管理思想家,他说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的时代。有数据表明,96%的企业活不过十年,但哪个企业都想基业常青。现在市场变化很快,危机是常态,一个产品刚出来半年就可能被淘汰。企业要做百年老店靠什么?靠技术、靠管理、靠资本、靠文化,文化是根,要想成为百年企业,得把根扎好。
总之,深入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一定要切实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