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是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语文知识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丰富的学习内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文学情感,这时语文科目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二选择。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意义,并结合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课堂应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背景,中职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引路人的作用,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工作和组织工作。综治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着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这让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中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潜移默化的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学生道德水平与价值观念的正确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文化如何有效应用到中职语文课堂中意义重大。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也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如果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比作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敲门砖,那么传统文化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髓则是中职学生文化内涵的体现,将会给予中职学生强大的文化精神支柱,这样中职学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够获得审美水平的提升,这为中职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非常有效地充实了中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各个专业的中职学生群体当中,日复一日的精化自身的专业技能需要有良好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匠人精神的体现,传统文化融入到中支语文课堂当中,能够有效推动中职学生专业素养的日益精进,在盛华学生精神认知的同时,帮助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涵。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融合效果,想要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融合,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创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定位和理解,并且指导学生以人文素质培养角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融合效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价值和指导意义,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效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学习能力与品质。例如,学习《诗经》、《楚辞》等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角度,突出这些语文学习内容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学生及时补充课文当中的背景素材,指导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角度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有效提高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效果。
  (二)构建教学情境中渗透传统文化
  新课改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效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在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增强语文知识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情境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贾府人物关系图,指导学生补充其中的人物空白,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探究欲望。教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的理解和情节认知,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角色扮演,有效升华语文课堂的情境内涵,使学生在揣摩人物特征和内心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能够分析贾氏家族兴衰的原因,通过短片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深入思考,有效了解封建贵族日常衣着和礼节常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视野,有效拓展中职学生的学习知识范围,使他们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
  (三)文学作品欣赏中感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有效了解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备传统文化内容的文章,这些文章很多歌颂祖国山川,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有许多精选文章阐述者着仁、义、礼、智等传统美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讨论,在文本鉴赏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能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含义有一个良好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有效丰富终止语文课堂的内涵,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蕴含的历史细节,更好的在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如在《雨霖铃》的教学中,文章的结构和情感塑造以及艺术表现都有鲜明特点,在学习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送别》歌曲,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展开文本讨论,指导学生思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的特殊内涵,并为学生介绍创作者的生活背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诗人的创作风格。
  (四)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口头叙述来帮助学生讲解传统文化,那么很难使中職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教师必须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渗透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语文课堂的知识内涵,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提升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中职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开展竞赛活动,通过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组织“竞赛诗会”,帮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当中获得传统美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情感,借助传统文化的多个角度来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和形成情况。如此,就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发展,使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的重要途径,结构传统文化对学生展开中职语文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教室必须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与终止语文课堂的融合方式,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尤小霞.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80-81.
  [2]杨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2020(46):117-118.
  [3]周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传播力研究,2020,4(18):173-174.
  (作者单位: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类技术手段推陈出新、优化改革,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大社会产业中的应用较为广阔,能改善传统工作模式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于人工智能背景之下,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笔者将围绕现实基础开展细致论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  人工智能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多年来的创新研究与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它本身有低谷期以及高潮期。从
期刊
【摘 要】为了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有必要厘定对刑法的可诉性的基本认识,并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谨慎立法、科学释法和完善刑事诉讼法三个方面试寻规范刑法的可诉性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刑法;可诉性  德国著名法学家赫尔曼·坎特洛维奇在其巨著《法律的定义》中对法律的可诉性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释,他认为法律必须是可诉的,必须能够被法院适用于具体的程序中。①法律规范有国界之分,但可诉性作为自然属性则是
期刊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进一步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原则上实践學时在总学时中的占比要达到50%以上。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还存在着实践不足的问题,与抓手丰富的新工科相比,新商科实践教育则显得捉襟见肘,还存在着诸多人才培养痛点有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痛点  (一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未被赋予初次鉴定申请权、公检法机关启动权不受约束,导致被追诉人不信任公检法机关指派或者委托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引发被追诉人和公检法机关的冲突。鉴定启动权如何配置即价值选择问题。为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应当由法院作为刑事鉴定唯一的启动主体,赋予被追诉人与侦查、检察机关鉴定申请权。  【关键词】刑事鉴定;启动权;申请权  一、问题的提出  鉴定、司法鉴定、
期刊
【摘 要】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背景下,针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设备、师资、课程与学生角度提出多项教学改革方案,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过程考核;学生社团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工业机器人作为终端设备,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已经多次出台政策用以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发
期刊
【摘 要】“佛系”青年往往奉行“无所谓、都可以、没关系”的人生信条,这一人生信条已成为时下部分90后的生活标签。作为青年亚文化形态的“佛系”文化已渗透于90后的生活、工作、学习诸方面之中。90后之所以趋之若鹜于“佛系”,是社会转型、网络盛行、父母影响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习近平有关奋斗精神讲话的指引下,将“佛系”青年转化为奋发有为的青年,是时代的需要。在树立奋斗之志、练就奋斗之领、落实奋斗之感等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兼顾群众性和社会性,又要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守正创新,在各项工作中毫不动摇地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相辅相成  一、守正创新与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难点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挑战明显
期刊
【摘 要】医学影像专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医学影像教学当中,要注重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有效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为医学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生能力;教学  随着医学影像知识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相关的医学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增强医学影像专
期刊
【摘 要】高考是每位高中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考验,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应站在高中生的角度,结合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对授课方案进行针对性地调整,让教学模式与高考标准相契合,在实现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命题趋势进行简析,提出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对策,力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环节做好调整,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期刊
【摘 要】景区玻璃栈道旅游行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当下已经成为了一大经济发展特色,因此与之相关的玻璃栈道勘察、设计、验收等等工作也就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对当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国景区玻璃栈道勘察方法的发展和进步当下较为滞后。本文主要针对于这一类工程的勘察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来让我国玻璃栈道行业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景区;玻璃栈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