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什么不敢频繁轰炸延安?等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军为什么不敢频繁轰炸延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凭借自己拥有数千架飞机的空中优势,对中国各个城市狂轰滥炸,犯下了滔天罪行。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飞机,投弹11000枚以上,17600多幢房屋被毁,死者更高达10000人以上,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重庆大轰炸”。
   与此相反,日军在1938年11月20日、21日两次轰炸延安后,再也不敢轻易去了。据《解放日报》统计,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日军轰炸延安的次数是17次。是什么原因致使日军飞机不敢在延安上空轻举妄动呢?
   原因有三点。
   一、延安防空准备得当。
   自1937年开始,延安即着手采取措施,准备应对日军的空袭。
  据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该校在1938年挖好窑洞之后,逐渐向外迁移,搬到北门外和东门外的几个山沟里……上级一再提醒,要注意防空。
   因此,除1938年11月20日上午,延安在遭受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时损失较大(日军共投弹数百枚,炸死炸伤军民152人,毁坏房屋380间)外,后来再有轰炸时,延安军民均住在窑洞里,并提高了防空警惕性,因此损失并不严重。
  比如1938年11月21日,日军飞机第二次轰炸延安时,群众有序地疏散逃避,无一人伤亡,日军飞机只炸伤了几匹马。
   由于防空准备得当,因而面对敌机轰炸,延安军民泰然处之,甚至,在敌机轰炸后,延安军民将未爆炸弹拆开,从炸弹壳里掏出炸药。
  他们用这些炸药作染料,染出黄色的布匹,缝制军衣。他们还把炸弹壳敲成碎块,打造开荒用的镬和锄。
   二、延安地势险要。
   1938年春,日军接连攻占临汾、运城,并在两地修建了轰炸机的前进基地,以便于轰炸延安的飞机从此处起飞。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因此,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延安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与汾川河交汇之处,自古以来有 “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经过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后,延安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到山上的窑洞中。城内尚存的房屋,有的拆迁到北部,大部分迁到南郊。一时之间,日军的飞机失去了主要的轰炸目标。日机如果要轰炸,就必须俯冲到丘陵沟壑里才能投弹,而纵横交错的丘陵沟壑实在是令日军飞行员头疼,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撞到沟壁上机毁人亡。
   三、延安配备了高射机枪。
   1938年11月20日和21日,日军两次轰炸延安,造成了较大损失,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延安没有防空武器——高射炮、高射机枪,所以日军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1938年底,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此前,制枪能手刘贵福曾带领15名军工工人从山西太原来到延安,被分配到延安兵工厂。他们得知1938年11月20日和21日延安两次被轰炸的惨景后,下决心要造出高射机枪,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保卫延安。
   很快,兵工厂就造出了两挺高射机枪,一挺放在清凉山山顶、一挺放在宝塔山山顶,两挺高射机枪射出的子弹形成一道交叉火力封锁网。
   1938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第三次空袭延安时,由于军民提早隐蔽,城防高射机枪齐发,日机仓惶投弹后逃跑,此后很长时间内不敢再来。
   虽然没有打下日机的记录,但从此,日军的飛机再也不敢轻易骚扰延安了。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华空军的轰炸机被大批调往东南亚参战;同时,相比于重庆,延安不仅没有太大的轰炸目标,而且轰炸效果不佳。所以从1942年开始,日军对延安的轰炸基本停止。
其他文献
“如果中国灭亡了,我还能逃到哪里去”  从1988年到2001年,金信40余次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走遍中国所有省份的韩国人。他曾说:“等我走遍中国时,我要写一篇文章,就写我是一个中国人。”  金九是著名的朝鲜独立运动领袖。在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他的政治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孙中山,被誉为韩国“国父”。20世纪初,日本侵入朝鲜半岛,金九流亡到中国,建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日本投降后,
期刊
“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褚时健东山再起之后,他种橙子的哀牢山成了神圣之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要上哀牢山和褚时健聊聊;都市白领朝九晚五,人生迷茫要来哀牢山问问褚时健;情感受困的年轻人,试图自杀,想来哀牢山听听褚时健的建议;企业家陷入瓶颈,不知如何破局,也来学学这位老前辈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成功却无比迷茫,褚时健的传奇是一座
期刊
很多人把父亲叫做“国贼”  那个时候,日本人不了解中国,父亲甚至怀疑有可能被人在饭里下毒。父亲从中国回来后,自民党要求他辞去议员职务,甚至要求他剖腹谢罪  日中恢复邦交已经40多年了,两国很多的年轻人都已经把这段往事给忘记了。作为田中角荣的女儿,我(田中真纪子)了解父亲为恢复日中邦交而产生的烦恼,仍然记得那段辗转反侧的岁月。   40多年前,日本和台湾之间有《日华和平条约》。当时,“亲台派”在日
期刊
徒手抓鸡粪、摆摊卖水果、背着输液袋在山上奔波……如履薄冰地一步步走下去,花了近20年时间,最终以近90岁的高龄,实现了一代“橙王”的华丽蜕变  2003年,著名企业家、深圳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来探望褚时健,看到他蹲在山路边和一个铺设水管的工人讨价还价。直到多年后,王石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工人要80,褚老还价说,60吧。”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王
期刊
“因为家庭出现困境,我帮着母亲当家,得到了很多人生经验和做事经验。一个人小时候的环境的确很重要,小时候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会给以后的人生经历带来很大影响。”  褚时健自少年起,就不断品尝命运的无情。他15岁丧父,后辍学回家和母亲撑起了全家生计;他青年求学时遭遇战争,亲人牺牲;1950年母亲也离他而去。这段经历促使他养成能承受、坚韧、埋头苦干的性格。     “人必须有一技之长”   1928年
期刊
秀才、总编辑、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共中央总书记、“叛徒”“汉奸”……毛泽东曾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陈独秀为革命奔走30年,4次坐牢,但他像“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他的子女有的走上革命道路,义无反顾,英勇牺牲;有的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与张作霖既为兄弟又是同窗  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1879年10
期刊
“五四运动”100周年  原计划于5月7日举行运动,为何提前到5月4日;被捕学生的“牢狱生活”;谁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称呼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1919年5月4日那些当事人和亲历者如今已大多不在人世。但他们中许多人都在文章、书信和日记中记下了对那场运动的观察、评价和思考,那些余温尚存的鲜活记忆为后人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途径。     罗家
期刊
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  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陈独秀的反叛精神,体现在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上,引起巨大的争议。  陈独秀考上秀才后,很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1897年冬,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这是一场包办婚姻:门当户对,文武相亲,至于当事人对结婚有什么意见,则无关紧要。  高晓岚长陈独秀三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出身将门却目不识丁。结
期刊
“越是艰险越向前”  他有时穷得只有一件汗衫,一天喝两顿稀粥;凡是认准了的目标,就奋不顾身地去追求;从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  陈独秀一生清贫,过着俭朴的生活。他出生于一個大家族,父兄、继父相继去世,陈家家产只有他一人可以继承。可是他“向来不问家事”,视家产如敝屣,对家业的兴衰全不关心。有一次他到北京,他家开的一间铺子的掌柜听说小东家来了,请他到铺子去一趟,赏个面子,他说:“铺子
期刊
“中国的外交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和’字。”曾任中国驻亚欧多国大使、外交部发言人的孙玉玺回顾自己40年外交生涯时,对中国外交作出了这样的评述。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伊始的80年代初,世界格局一直都处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对外交往极其有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新中国的领导人抓住一切机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发展外交。   本期精彩连载讲述的这些外交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