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利于化学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几个方面。从而授学生以“渔”,学好化学。
  关键词:兴趣 读艺 阅读习惯 预读 复读
  
  对于化学这一理科性质的学科,应怎样将阅读充分融合进来呢?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兴趣,乐于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化学课本肯定没有小说、连环画有趣,致使一部分学生人为课本枯燥、味如嚼蜡,越学越糊涂,从而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兴趣。在今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化学的阅读能力,就是通过阅读化学课本还让课外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用以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与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阅读。在培养阅读兴趣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编入的一些选学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有点体现了当今最新的科技成果,如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用镁作军事上的照明弹等等,让学生乐于阅读。
  二、传授读艺,提高能力
  阅读方法大致有精度、泛读、快速阅读、细读等几种。对于初中学生,主要介绍精读,所谓精读,就是针对不同的内容,从不通的侧面进行仔细阅读、理解、运用。
  (一)精读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特别集中,几乎贯彻全部的教学内容,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双基”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逻辑性、概念性、抽象性等特点。
  在阅读化学概念时,主要抓关键词(划上着重号),引导学生剖析词义,最终达到“读到字缝里去”的境界。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还应该经常进行比对阅读,如对比原子与分子、元素与元素符号、纯净物与混合物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悟性,能较敏锐地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较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精读后的复述
  阅读完教材后,要求学生复述其中主要的主干内容,这一过程通常安排在听完讲授后。阅读后的复述,课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它必须经过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抽象、概括、归纳、联想等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阅读后的复述课运用在多种形式的课内,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不同程度的学生课挖掘出不同的复述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忽略自学,以“听讲”为唯一信息来源。
  (三)精读习题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讲解例题是,将是不傲越俎代庖,自己将题一读了事,而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细心读题,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提示“信号”,发现题中“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四)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泛读
  对于一些教学大纲要求一般了解、常识性介绍,而内容本身又通俗易懂的,可以通过给出阅读提纲进行阅读。阅读一般性材料,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节,笔者采取的做法:不给出阅读提纲,给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出该节的主要内容,最后由教师综合,经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整个教学。这种阅读方法相当于精读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为取得较好的泛读效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的讨论,对关键问题穷追猛打。
  三、培育阅读心理,形成阅读习惯
  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关键,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育健康愉悦的阅读心理。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项工作应该从第一堂课就开始,至始至终要求学生通读材料,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采取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要求独立完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下几个几乎人人都能达到的目标:通过一年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能较顺利地阅读材料,体会各段材料的意义,并能结合教材解答一些问题。由于这一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学生不会觉得遥不可及,但是“跳一跳,够得着”。平时的训练中便能保持一种愉悦的阅读心理。
  (二)阅读习惯的形成
  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主要有:①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阅读的实效。②读思结合的习惯。阅读能力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让语音能力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只有一边阅读,一边联系地思考,才能弄清所读的内容,实际上带着问题的阅读习惯和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是相伴而行的。③读写结合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学习的两种重要手段,读写一定要有机结合。例如,学生初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各种化学用语时,就应该是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这样的阅读,好像是牵着一条线在走,非常清晰。④读解(题)结合的习惯。解题,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巧能力的好方法。经常有学生反映老师讲例题时觉得很清楚,可到自己做题便又觉得无从下手,如果学生有读、解结合的习惯,这问题便不复存在。读解结合可以是读例题与解题相结合,读笔记与解题相结合,通过读例题、读笔记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次复习机会,通过题可以检验阅读的成效。
  四、预读、复读,提高学习效率
  (一)指导学生预读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阅读教科书,教师要向学生讲清预读的意义。预读的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讲,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懂的问题上这样将会学得快,记得牢。
  (二) 指导学生复读
  指导学生在复习中预读的意义在于进一步理解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使记忆牢固,教师要教会学生复读的方法,课后及时复习、阅读,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阅读课本、笔记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此时的阅读,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反复思考,划出重点,提出中心,理出脉络,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提纲或综合表解,也就是做好阅读笔记,读写结合。这样眼看、脑想、手写,系统掌握的知识就很牢固,从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我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在学知识,而是在读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其他文献
期刊
如何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省委书记夏宝龙有个观点:对干部队伍中的那些快牛要备加关爱多喂料,对那些不思进取的慢牛要常加提醒多策鞭,鞭打慢牛才能出活力.这一说法发人深思.
期刊
在高速铁路和无砟轨道铁路方面快速发展,其施工的高程控制测量要求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存在着精度不高、测量速度慢等缺陷。尤其是在山区地区,我们需要引入
摘 要 本文从网络舆论环境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及面临的主要他监督模式共同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合力。网络监督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是新时期执政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网络监督 反腐倡廉 对策研究  一、网络监督的内涵  对于网络反腐的内涵,当前学界的研究论述不够丰富,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网络反腐不仅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听取网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独立学院的试办不仅是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大胆探索,同时也开辟了扩大高等本科教育资源和办学规模的新渠道.本文阐述了独立学院产生的重要性,并认为独立学院其立院
期刊
蓝图展开,使命召唤.rn10月29日召开的海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发布: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确定为:到2015年,“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增加
体系作战的出现以及发展,军事作战逐步依靠信息系统的发展完善。在体系作战中,对战争中各个要素的需求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所以,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应该跟紧军事战争体系
在新形势下,加强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应急作战保障能力对于提升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也是新世纪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军的信息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