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自主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勇于探究、主动参与、自我评价的能力,以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爱学、好学、乐学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积极主动和自觉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趋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受的讲课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与数学知识贴近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课堂有魅力。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抛物线”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广场的喷泉、投篮球时篮球运动的轨迹、家中吃饭用的碗、拱桥等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所要认识的抛物线。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训练,培养能力与技能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学生不容易掌握延伸知识,教学中又杜绝搞题海战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引导解题方向,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教“弧、弦、圆心角”一课时,在归纳弧、弦、圆心角的性质时,给学生三个圆,其中有两个等圆,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任取一段弧,提出疑问:“能否在其他两圆上取到相等的弧?为什么?等弧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请适当添加条件,你又有何发现?验证你的结论。”最终学生归纳出了弧、弦、圆心角的性质及推论,进一步发现了弧、弦、圆心角、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实验、归纳总结,经历了数学概念、原理及性质的推理全过程,很好地掌握了新知识。
  三、以学生为主,推进自主学习与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法指导和学生个性特点相结合,既要学生间交流,又要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以实现自主学习与交流。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出示图形后,先让学生猜想其性质,再引导学生从其概念出发,分别从边、角和对角线方面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全等三角形,经过讨论证明很容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既可以培养良好的团队互助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又能拓展思路。教师要关注每位學生的学习动态,做到及时引导、点拨和反馈。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同时要留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和内化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利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鼓励质疑,培养探索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探索和创新能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层层设疑,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体现思维的逻辑和层次性,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规律和方法;对于学生课外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相似时,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作斜边上的高,可把原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都与原三角形相似。学生或许就停留在这一结论上不再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及时反馈,自我反思与评价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做好自我反思与评价。反思能力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补漏。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思维过程与解题方法,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红梅.初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科研,2011(15).
其他文献
某天,有同事在闲谈中跟我说起读大学孩子一个月的花销。然后问我,你前夫,儿子他爸,每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我愣了一下说,没给钱啊!同事惊诧:你没跟他要吗?哦,我忘了。忘了还有跟他要钱这回事了。此时距离孩子离家读大学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了。  不是矫情,我是真忘了。我原本早就打算好的,每个月跟他爸爸要2000元,让他直接打进儿子的账户。为此我非常理直气壮:作为父亲,他缺席孩子的成长,没有给予孩子任何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