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行业“高门槛”时代的现状、特点与趋势

来源 :视听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优质动画内容创意及孵化的成本越来越高,优质动画片资源日渐稀缺,头部集中的现象越发明显,只有IP孵化、投入巨大、精耕细作、强势宣推的国产动画才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中国动画市场的“高门槛”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其他文献
信息化背景下,大视听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的复杂化程度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探索大视听产业发展路径需要首先厘清行业与国民经济不同产业领域关联互动方式.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对视听业与农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三个行业共生关系进行数据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视听行业已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与多个行业形成明确的共生关系,产业融合共生是大视听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视听行业的共生谱系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特征,发展环境和产业逻辑是对共生关系状态和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
在互联智能技术与视觉形态艺术不断交织的当代社会,“大视听”已然构筑了一种具有主导性话语的媒介景观模式.在“大视听”的话语结构影响下,电视媒体进行转型升级已成为一种时代性命题.技术赋能、内容建构以及产业重塑等三重维度的操演、定向与谋划,成为电视转型升级的关键理路,以此与“大视听”所内蕴的“深度融合”意义进行高度嵌合,从而绘制出一幅多元视听媒介和谐共栖的生态地图.
5G网络能力提升及其技术创新应用,带来了新的流量入口和新的传播场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更新了视听的定义,扩展了视听的内涵.视听行业的变革也为广电带来了新的突破口,5G时代广电应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视听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力量,集聚了上万家视听文创企业,形成强大的资源集聚优势,有力贯通了视听内容生产传播价值链、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链、电子信息设备产业链,刺激和带动了整个视听文创行业向科技化、协同化、流程化转型升级.本文以视听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例,分析当前头部视听产业园建设发展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为了更好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先后批复多个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逐步形成网络视听产业集群效应与示范作用.本文就2019年广电总局批复的八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与基地现阶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个人视角的短视频在城市形象的构建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力量.然而,其形式上碎片化、内容上同质重复和视野上狭窄单一的特性,在城市形象的构建中,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完整性及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个人视角下的短视频传播策略,以完整地展示城市形象.
媒体在实施人格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转变角色、建立形象、尝试交流、创新表达等手段,塑造媒体“人设”.本文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人设塑造”对于新媒体发展的作用,探究其作为信息有效传播的策略,更作为媒介未来融合发展方向的可能.
认真挖掘与利用苏州江南文化的红色基因,赓续苏州红色血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融合.本文立足“场域—惯习”研究视野,对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宣传实践加以审视,展现红色江南内部巨大的生命活力和逻辑张力,突出长三角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传播价值和导向意义.
本文在梳理、勾勒互动剧兴起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互动剧的互动方式与审美特征,通过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互动剧互动逻辑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交互美学视角提出互动逻辑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互动剧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人机关系的改变,从沙发土豆到赛博人,在机器逐步靠近甚至嵌入人类身体的过程中,人类享受并习惯技术、机器带来的便利,也形成对技术、机器的深层依赖,并在这一主动或被动的依赖中,产生情感、价值方面的异化,这一过程的背后同时隐含着资本、权力对人的控制.面对人机关系发展的隐忧,人应坚持自身的主体性,全面提升技术素养,用自身行动来促进适合人类发展的人机新文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