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科各年段的课外阅读均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但现实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能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能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使得课外阅读的习惯难以养成。因此,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较差。
  那么,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该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兴趣入手,培养爱读书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需求的内驱力。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的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教师要经常利用教学之机,向学生有意地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古有匡衡凿壁借光,勤奋读书;近有年轻时代的毛泽东闹市读书,追求读书忘我的境界;还有陈毅将军看书入迷,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2.活动激趣。在学校,老师要尽量多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像讲故事比赛、读书心得演讲比赛、摘抄佳句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好书引读,赏析激趣。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多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好书。如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4.展示成果,体验乐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实践中,我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对学生的每一次收获,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完善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鲁迅先生说,读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支持。
  学校要多向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
  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努力在农村小学建起图书馆、图书室或诚信书柜等,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读书心得体会活动等等。
  三、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会有效率,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令人费解,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不管是动画、漫画书,还是小人书,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如《安徒生童话选》、《水浒传》、《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樱桃小丸子》等书籍。
  2.指导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①提纲型:读一读,圈一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其表达事物的方法。
  ②动感型: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摘抄型: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既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又陶冶情操。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④想象型:想一想,写一写。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四、形成习惯,完善阅读量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养成选一本读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定下读书的时间。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五、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张表格,让学生自主填写,家长签字。
  课外阅读记录卡
  学生姓名
  记录时间
  读物名称
  阅读页码
  字词积累
  我的感想
  读物类别 □童话寓言 □世界名著 □历史地理
  □科幻小说 □卡通故事 □自然科学
  □学习辅导材料 □其他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虽然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条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积极拓展读书渠道,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附:
  作者通讯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力行路小学校
  邮编:646001
  联系电话:15309084355
  电子信箱:459386698@qq.com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探讨Toll受体1/2(Toll like receptor1/2,TLR1/2)信号对荷瘤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建立小鼠肺癌荷瘤模型,MACS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
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全国各地区都掀起了旧村改造的热潮,其目的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其途径是围绕城市或城镇周边的农村区域,实施整体拆迁,并另选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 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 五方面的探究:  I.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 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要开展公共外交,标志着公共外交正式提上我国政府的议事议程。公共外交是由政府主导、面向社会公众,以传播和交流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国家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