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9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负性情绪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全文查看链接   1.2.3.2 护理干预组护理方法 ①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舒适护理服务模式之前,一方面加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舒适护理服务理念和精髓,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舒适护理服务理念和精髓贯穿于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另外,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知识的培训,采用集体讲座和个人教育相结合、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全面系统地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做好铺垫;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一旦确诊需要长时间坚持透析治疗,患者家属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家属因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较重而易产生悲观、恐惧、失望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讲解患者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大致治疗过程和可能并发症,减少患者家属盲目的担心和恐惧,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触摸、亲切友善的微笑、耐心的倾听等方法,能够让患者家属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爱和安慰;③出院后的随访:采用飞信、建立QQ群、建立通讯录、热线电话等个性化方式进行随访,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全文查看链接   [参考文献]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强骨固松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服用强骨固松汤,观察两组各指标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P < 0.0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8.3%,P <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12±8)分、(135±9)分,P 0.05),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阿罗洛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8月收治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疗程为4周,可根据入选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变更,观察治疗1、2、3和4周后患者的用药情况、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比较。 结果 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比较得出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罗洛尔能够有效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61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术前肠道准备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给予口服甘露醇,对比两组患者回肠末端至直肠上段的肠管直径、肠道清洁程度等指标。 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患者回肠末端至直肠上段的肠管直径均明显小于甘露醇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颈内静脉置管后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综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包含1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另15例行患侧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后3、6、12个月行彩超复查评价静脉通畅程度。 结果 经颈内静脉置管溶栓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彩超提示下肢深
[摘要] 目的 探索使用“1 3”质量管理模式用于防范患者压疮发生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预防压疮时,我们使用“1 3”质量管理模式:即出现问题时要寻找本源且针对性地完善、制定一套有效流程,并进行分享,以防相似问题再次发生。成立住院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小组,将重症监护室、放疗科等5个压疮高风险科室作为重点科室进行试点观察。 结果 自防压疮方案在全院各科室实施后,统计2011年1~6月期间,高危人群压疮发
[摘要] 目的 评价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各40例,共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以评定疗效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 结果 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和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项目分、阴性项目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项目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8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具有随机化,观察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发热及疱疹消退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疗效明显
[摘要]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和饮食行为习惯(P)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抽取石河子大学在校的1 7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不及格率67.0%,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其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6例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法;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法。 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A、B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B组疗效好于A组(P 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