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斐林试剂与碘液时的几点注意问题
1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性糖生成,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试剂分析:底物用淀粉和蔗糖做对照,不但要证明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还要证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用碘液只能检验淀粉的存在,从而证明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水解,不能证明蔗糖是否被水解,而用斐林试剂能够检验淀粉和蔗糖到底哪一个被水解,还是都被水解,进而证明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结论:鉴定试剂用斐林试剂,而不用碘液。
2 探索温度条件影响淀粉酶活性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试剂分析:由于实验探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情况,实验前后应保持温度不变,要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有无,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是否生成了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因为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要加热而改变了前后温度的一致性。
结论:鉴定试剂用碘液,而不用斐林试剂。
3 探索酸碱条件影响淀粉酶活性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试剂分析:实验证明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淀粉酶的活性的变化,通过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否进行来证明。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有淀粉存在则水解反应没有进行,说明此条件下酶失活;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是否生成了还原性糖,有还原性糖生成,则进行了水解反应,证明淀粉酶在此条件下具有活性。
结论:鉴定试剂中碘液和斐林试剂都可以用。
(单林兰 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中学 063502)
1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性糖生成,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试剂分析:底物用淀粉和蔗糖做对照,不但要证明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还要证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用碘液只能检验淀粉的存在,从而证明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水解,不能证明蔗糖是否被水解,而用斐林试剂能够检验淀粉和蔗糖到底哪一个被水解,还是都被水解,进而证明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结论:鉴定试剂用斐林试剂,而不用碘液。
2 探索温度条件影响淀粉酶活性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试剂分析:由于实验探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情况,实验前后应保持温度不变,要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有无,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是否生成了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因为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要加热而改变了前后温度的一致性。
结论:鉴定试剂用碘液,而不用斐林试剂。
3 探索酸碱条件影响淀粉酶活性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试剂分析:实验证明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淀粉酶的活性的变化,通过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否进行来证明。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有淀粉存在则水解反应没有进行,说明此条件下酶失活;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是否生成了还原性糖,有还原性糖生成,则进行了水解反应,证明淀粉酶在此条件下具有活性。
结论:鉴定试剂中碘液和斐林试剂都可以用。
(单林兰 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中学 06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