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US-CN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US-CNB甲状腺结节778个,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结果

778个结节中均穿刺成功。排除21例不能诊断的结节,病理诊断结果中恶性结节占16.4%(124/757),良性结节占83.6%(633/757),恶性的结节中微小结节所占比例为12.1%(15/124)。US-CN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4/124),94.8%(600/633)和94.8%(717/757)。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统计,2者间在血流多少、边界情况、结节内部情况及钙化情况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长径的各组比较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能安全、有效地获得甲状腺结节组织,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免疫层析法快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检测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和经验。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分为实验组(免疫层析法)45例和对照组(纳米碳负显影法)47例。比较术前、术后血钙、血磷、PTH值、病理结果等。结果在良性病例中,实验组术后血钙、血PTH值均稍高于对照组,分别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的重要并发症,术中保护主要靠辨识,目前主要依赖术者的个人经验,内镜、手术放大镜放大显示,纳米碳、亚甲蓝、5-氨基乙酰丙酸、抗甲状旁腺抗体BB5-G1等染料使用,核素标记,接触式内镜,冰冻活检、穿刺检查等都是近年来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这些研究进行了整理。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前瞻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CN0期PTMC患者共200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分成单侧中央区清扫组和双侧中央区清扫组,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双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1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因首次手术不规范或术后复发而需再次手术的患者资料。再次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术101例;腺叶加峡叶切除13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94例;同时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65例。结果术后RLN暂时性功能下降8例(7.01%),永久性RLN功能下降1例(0.88%),暂时性
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复杂疑难甲状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46例复杂疑难的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式,其中MDT组23例,围手术期进行MDT诊治,对照组23例,围手术期治疗按常规手术模式进行。结果46例术后无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
目的分析长径≤0.5 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特点,探讨其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的长径分为≤0.5 cm组和0.5~1cm组,分析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
PTC近年来呈高发态势,尽管多数患者生存预后良好,但疾病复发并不少见。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手术首先涉及腺体的处理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指征、具体的手术范围仍存在诸多的争议。本文对PTC、包括微小癌的腺体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范围及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情况逐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