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教育公平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无歧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位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初中数学需要学生进行一些抽象和立体思维,各个学生可能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别,在课堂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此更应加强公平观念。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公平的现象
  对学生教学目标设定不公平。在应试教育及升学压力下,很多数学教师保持陈旧的观念。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瞄准的是中考指挥棒,在编写教案时只依据教材、教参,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落实到课堂上必然会让学生们产生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现象。
   “心理期待”明显不公平。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充满“心理期待”,教师的语言、目光、表情传递给他们是有希望、能进步的信息,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给予的是无希望的“心理暗示”。由此形成部分学生优势心理,部分学生自卑心态。
  教室座位的安排不公平。每位学生都想坐到教室里的黄金位置,而这样的位置有限。很多教师根据成绩来编排位置,让学生按名次依次选择位置,这样更加加剧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师生互动交流不公平。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作为主导者,在师生交往中总是喜欢选择那些成绩优异或表现积极的学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处在“观众”位置。互动交流不公平,必然产生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教师的语言运用不公平。教师常常以自己固有的想法和观念给学生添加标签,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坏学生。当好学生有问题时,教师一定重视对待;而当坏学生达不到要求时,有些教师会用偏激的讽刺言语来对待,这些都是严重的教育不公。
  课堂评价标准不公平。一些教师对学生背诵、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表现,不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情况,而用统一标尺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强的学生得到表扬,而较差的学生常常受到批评。实际上,学力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是不同的,只要他较之前有发展,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造成上述课堂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部的社会原因,也有教育自身、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改革实施已接近十年,但由于中考考升等级高中的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仍十分严重。为了完成中考任务,教师必然对有望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加大培养力度,对考重点高中无望的学生只能“蜻蜓点水”,甚至“听之任之”。
  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相邻学校或学区之间因为学额竞争而存在较为明显的利益冲突,各个学校均树立“英才教育观”,以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然关注那些成绩优秀和有特长的学生,对他们“刮目相看”。
  教师造成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很少考虑自己的教学措施是否公平,即使课堂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教师也熟视无睹。
  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影响。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其在性格特征、智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三、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育公平的对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面对禀性各异、学力不同的学生,要推进数学课堂教育公平,应采取以下策略:
  确立正确教育理念,践行教育公平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教育公平,就是要求教师确立教育公平理念,自觉地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平等地、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受到同样的教育,解決宏观层面上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改变心理偏见,创设教育公平的“心理场”。要建立公平的数学课堂就必须建立一个“参与教育机会均等公平”课堂,对全体学生都给予良好的教育期待。教师要通过教学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是一视同仁的。
  优化教学策略,力求教学过程公平。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公平有效,就应面向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发展的差异性,灵活实施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达到均衡,又要有所选择,既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又要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异性评价,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理地进行座次编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生座位,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兼顾公平。
  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化,满足学生需求。为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公平,我们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加以改革,这也是为了适应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社会发展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要真正公平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力求尽可能地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在整个初中课程中,初中数学是一门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课堂教育的公平,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内化;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探究’”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善于提问 学会内化 学会探究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即由学生把自己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或发现出来。如同只有自己在游泳才能学
期刊
[摘 要]大家都知道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知识信息与日俱增,中国人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在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学生知识面狭窄,教学设施不齐备等因素,让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为艰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努力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质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形成创新的发展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动手、分析等多方面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找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探究创新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精神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關键词]设计探究观察分析团体协作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认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
期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
期刊
勾股定理是初中教学阶段地位很高的重要概念,著名的定理,我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课本法来证明定理,我在这里介绍两种证法第一个就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加菲尔德提出的证明法,他的这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用这种方法来证明勾股定理的话效果相当好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希望广大老师可以尝试。                  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期刊
親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毕业了。当老师提笔为你们写下这段话时,心情感慨万分伤感的是平日里听惯了你们清晨的声声问候,看惯了你们一张张熟悉的笑脸,突然间,可爱的孩子却要和我们道别,当面对空荡荡的教室,一下子感到有些失落,不禁潸然泪下。然而那一刻,,眼角滑落的泪水却是幸福的!因为让老师欣慰的是,你们长大了,如同羽翼丰满的小鸟将飞向广阔的天空!  昨天,你们还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眼泪汪汪的牵着妈妈的衣襟,小
期刊
准确数,近似数在中学阶段比较难讲的学生容易弄错的概念,老师开课之前一定做好准备。我对这个概念的看法跟广大老师互相沟通一下  问题1: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03人  问题2:会议秘书长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约有约有五百人,里的503人是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五百人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定义,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例1.某班有32名人(32是准确数)大灾难
期刊
[摘 要]从学生的阅读心理来看,阅读的原动力即为阅读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又缘自于文本的趣味、缘自于读者的一种需要、缘自于一种有效的激励。初中语文综合阅读自然也需要这种阅读的原动力。初中生综合阅读的兴趣特别需要阅读趣味的支持。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和阅读内容的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 兴趣  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期刊
发表于1951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以“遁世者”著称于世的美国作家J.D.塞林格创作,作品一经问世在读者中激起极大反响,历经半个多世纪持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许多青年读者也一度成为主人公霍尔顿的模仿者,街上随处可见倒戴鸭舌帽的青年,然而不仅从外在形象的认同,更多青年读者认同这部著作的原因在于对主人公所反映在文本中的精神世界的认同,他们所认同的不仅仅是霍尔顿对于青春、成长的生命体验,更是对
期刊
【内容摘要】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轻松愉快教学质量学习能力  同樣一篇文章,有的教师授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受益匪浅,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讲课,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只好闭目养神,上课简直成了一种痛苦。为什么会有这样同的效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