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特色 实践 创新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吉臻,1951年生,山西人。1982年获华北电力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是该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2001年1月起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学部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二部副主任、国家电力科技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自控专委会副主任、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FIEE)等职。他带领其学术团队完成了20多项国家和企业的重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项、教学成果奖励3项。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贯彻教育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精神,提出了“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追求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学校“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近日,记者就大学特色、大学责任、实践教学、创新人才等问题采访了刘吉臻校长。
  记者: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十五”期间取得了哪些成绩?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刘吉臻:“十五”期间,学校发展迅猛,尤其是进一步理顺了学校管理机制。我校始建于1958年,以满足我国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校址设在北京北郊,原名为北京电力学院,隶属电力工业部。1969年学校迁至邯郸,1970年又迁至保定,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实行北京和保定两地办学。2003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成立由国家电网公司等7家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河北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学校几经变迁,在逆境中崛起,在曲折中前进,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水平大学。
  近年来,学校构建和完善了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大电力学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并根据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新能源等学科。学校现拥有11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项目工作站,14个博士点专业、46个硕士点专业、3个专业学位点,53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学校现占地1,400亩,建筑总面积92万余平方米。
  学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600余人,毕业生以基础知识牢、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核心的优秀毕业生群体,是电力人才的摇篮;专任教师1,400人,教授2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65人,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教书育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国际三大检索量总体排名已经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2005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多。学校重视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累计创产值近20亿元。2006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已经成为我国电力人才的培养基地、电力科技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
  记者:为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请问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的办学方针和发展目标是什么?将在哪些学科或者研究方向上有计划地重点攻关?
  刘吉臻:“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握学校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按照“抓住一条主线,构建两个体系,营造一种氛围,实现两个提高”的工作思路,实现“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用10年~15年的时间,把学校初步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目标。
  学校非常关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关注国家对能源和电力发展的需求,我们确定了“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发展道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人才支持的形势,特别是电力工业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新兴学科、强势学科,始终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龙头地位;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统筹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适应电力工业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学校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
  具体来讲,在电力、动力、环境等多个学科上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谋划学科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制定实施方案。针对国家提出的“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方针,学校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技术研究和需求的管理研究,把节约能源研究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针对核能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比重加大,但人才短缺的情况,学校引进了“中国核能快堆之父”陆道纲教授等一流专家在内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高起点、有特色”地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成为国内培养核电技术和管理人才的5所高校之一;针对我国风能和风电的开发出现的人才的严重匮乏、风电设备的国产率很低和技术跟不上的现状,学校主动承担责任,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的支持,率先筹建了国家第一个风能动力专业,以缓解风电人才的紧缺,填补人才培养的市场空白。能源与资源的关系、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等环环相扣,对国家未来的影响深远。学校引进了“973”科学家黄国和及其团队,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将研究定位在包括大气、水的有效利用和防止污染等一些更加宏观的、新的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站在利用能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宏观把握。所有这些形成一个围绕能源电力核心的、全面的学科体系,这是我校的规划,最终要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并落实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
  记者:办学特色对一所大学的重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请问学校对于办学特色是怎样认定的,又将怎样去发展?
  刘吉臻:我认为,特色首先应该是学校的目标定位特色。特色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哗众取宠,特色是指别无我有、别有我优的东西。特色决定了每一所学校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也预示着学校的发展未来,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明确自己在社会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这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当前,国内一些知名高水平大学在很多方面已走在前列,我们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达到或者超越他们的。其实,我们不必盲目地朝着他们的强项赶超,而应根据国家的需要,找准各自定位,各安其位,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办出一流,在各自学校的目标定位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学分成不同的类型,倘若你能在同一类型的学校里面办得最好,那你就是一流的学校。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的特色不是简单的电力特色或者是行业特色,国内外很多大学都有电力学科,有的整体水平比我们还要高。而我们的特色是构建和完善了能够支撑国家能源电力和谐发展的电力学科群系,在现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环境、核能、水利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学科专业,开展特色研究,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以此为基点,学校延伸打造一流理工科学科体系,同时还积极发展与特色相关联的人文社科专业,比如能源法、电力法。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侧重国际一流的工程师的培养,“重实践、强能力”是我们的特色,这也是我校的毕业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样“抢手”的原因所在。数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在前列。
  学校的特色还表现在大学文化方面。一所学校的特色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既有有形的东西,又有无形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一种有别于人的大学文化。特色还应该表现在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教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等学校一系列的工作上。学校坚持“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理念,并践行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在艰苦卓绝的创业征途中,经过几代华电人顽强拼搏和艰辛努力,逐渐形成了“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是我校曲折办学道路和优良精神传统的准确展示,是华电人相信自己,以精卫填海般的雄心和愚公移山般的壮志,深入挖掘自己潜力,在逆境中崛起,在曲折中前进,不断做大做强的生动体现。“爱校敬业,追求卓越”既是职业道德之凸显,更是学校繁荣昌盛之所系。我们的学校是每个学生成才的沃土,给了每位教师熔铸师德丰碑的空间,给了每位学校管理者施展才华的阵地。这种大学精神已深深植根于学校的沃土之上,感召着无数华电学子为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正是有了这些特色,学校才能向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快速前进,不断地向世人展示自己个性魅力,并得到公认。
  记者:“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又是怎样践行这一理念的呢?
  刘吉臻:“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是新形势下学校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诠释,是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这么一所大学”问题的回答,也是学校结合自身定位与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凝练而成的办学理念。所谓负责任大学,可以解释为:大学应该为国家、社会、学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承担起社会赋予的相应职责,即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质量责任。
  提出该办学理念3年多来,负责任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已成为华电人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它是广大师生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共识和普遍价值观的认同。学校的师生员工都以此为标准,工作兢兢业业、敬业爱岗、追求卓越,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断增强,一丝不苟地履行社会赋予大学的所有职责。同时,它也是我们党政领导团队在大学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有关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并逐渐升华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改革发展等问题的决策和规划都面临着取舍,“怎样才是对国家、社会和师生负责,怎样才能让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唯一标准。背离客观现实、教育规律,仅仅做表面文章、不负责任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干。比如学校规模问题,我们强调质量责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控制本科生规模,适度增加研究生数量,要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的质量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高额经费的支撑。大学在这方面愿不愿意花费或者愿意花费多少,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是负责任大学的标准之一。我校在教学、实验、实践等一系列环节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在经费和地皮紧张的情况下,斥以巨资租用土地建成了工程训练中心,同时学校还积极主动与电力企业合作建立了几十个社会实践基地。这些都是“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强调政治和社会责任。一所负责任的大学还应该急社会之所急,切实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所关注的问题。学校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质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还注重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学校依据我国工业和能源发展的需求,有目的地拓展了社会急需的部分专业。
  教育事业不是产业,应该少一些功利,多一份责任。当前,教育界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很大原因在于功利色彩过于浓厚。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学校应该立足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地、尽全力地去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并且上升为学校的工作目标和理念,否则就不是“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
  记者:学校“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社会认同,请问学校在这方面有何具体的举措?
  刘吉臻:我校始终强调注重实践、增强能力、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构建“合格 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合格是基本的要求,拓展是向更高的标准去发展)。围绕这样的出发点,多年来学校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始终注重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主干专业方面积极构建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专业教学基础。新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四个突出”:在基本实验教学模块中,改革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突出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在校内工程实践模块中,改革金工、电工等传统的单纯操作式的实习内容,增加设计、工艺、制造等30多个系列的设计性试验项目,突出工程实践的设计性与创新性;利用校董事会组织体制,在校外建立石景山电厂、河南新乡电厂、唐山陡河电厂等几十个实习基地,突出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火电机组、核电机组、电网调度等仿真系统,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实验与实践教学中,突出实践手段的先进性。学校“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博得电力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70余项奖励。
  学生只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一个工程师的培养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应该更偏重于工程性的培养。工程性教育是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统一。工程师在实施一项工程的时候,要符合科学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考虑到这个工程给人和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是伦理道德、法律等。工程性教育关乎学生的全面成长,涉及学生社会责任、经济、法律、伦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正是鉴于这样的理解,我校注重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着力营造和优化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等。例如,选派专业名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以他们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吸引一大批年轻学子,通过他们的影响,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党委积极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确立了“抓住主线、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创建品牌”的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高效多元的学生成长基础平台,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校把精卫填海般的雄心和愚公移山式的壮志全部倾注到大学的发展当中,矢志不渝!我们有信心到2008年也就是学校建校50周年时,使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中的一所强校,然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知名大学。
  [责任编辑:赵英臣]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党课的课程特性,将党课解构为时间、地点、主体、客体、内容、形式六大基本要素,构建出研究生党课的全要素分析理论模型。具体分析了研究生党课六大要素,提出了党课各要素进行完善和拓展的创新方向和改进举措,基于此重构了研究生党课矩阵体系。结合案例对党课矩阵体系的实施进行阐释,指明了从党课主动要素到被动要素依次选定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党课;全要素分析理论;党课要素;党课情境  党课是党组
摘 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作为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历经萌芽初创直至最终确立,显现出独特的制度优势。全面把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历史演进、科学属性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加深对这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制度执行的内生动力,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彰显制度优势。  关键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发展;文本;特点分析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发展脉络 
摘 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强化实践认同,不断强化实践锻炼,不断创新实践载体,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牢牢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构建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群众路线实践载体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以“旅游学概论”课为例,探索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旅游学概论”课的“课程思政”设计包括确定思政教育目标、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选择思政教育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组织思政教育评价五个方面。基于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就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丰富教学手段,把握学生特点,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合
摘 要:高校如何将传统教学督导制度与现代教育评价和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有机结合,这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也是学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同济大学在构建“全方位监控、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本研全覆盖”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断改善督导评价和“升级”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基于质量保证体系督导评价“双轮驱动”,推动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把立
摘 要:通过对斯坦福大学Bio-X中心的案例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一些积极的科研文化特质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些积极的科研文化特质又与大学管理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管理层的管理态度、行为和政策促进了积极教师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教师科研文化;跨学科研究组织;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  随着社会和科技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的增加,科学研究从同质性、学科性以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本着“溯本寻源、传承创新”的宗旨,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的公办高等院校—北京服装学院,于2017年首次实施“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开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该工程践行两年多来,在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日前,本刊就这一专题采访了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马胜杰。  记者:
摘 要:为进一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了解毕业生和在校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分层抽样和追踪调研的方式,对1,389名同济大学在校生和近五年毕业生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母校教育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在校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在体育设施、宿舍、实验室、学术讲座以及职业规划和指导等软硬件设施上需要改进;在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应该进一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教育;同时,要注重
摘 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加强制度建设。对高校而言,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查找到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落实专项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活动的成果固化,并进一步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结合起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高校现代大学制度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
记者:贵院是于2003年8月1日由顺义区政府创办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请您介绍一下,顺义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高学通: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54.8万人,常住人口73万。近年来,顺义区作为北京重点新城和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经济迅猛发展,大批高科技企业相继落户。以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临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