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深的夜:那个救我的男孩命悬一线

来源 :知音(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国际疫情蔓延,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欧洲国家,是被称为“人间炼狱”的意大利。身在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林淼夕目睹了这一切……

意大利疫情前期:如常之下暗藏凶险


  林淼夕,生于1996年,陕西省西安市人。爸爸是一名美术老师,受父亲影响,她从小就对“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充满向往。2018年,她顺利拿到了米兰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通知书。
  米兰理工大学位于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市中心,这是欧洲境内第二大城市,拥有为数众多的展览馆、美术馆。
  2019年年底,林淼夕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分,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毕业和设计,她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2020年1月10日,林淼夕回到西安市。1月23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市封城,陕西省与湖北省接壤,周围的人都有些慌乱。她的高中微信群里,班长徐嘉敏每天都会在群里发消息,要大家减少外出,注意防护。随着疫情升级,1月25日,陕西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预案,咸阳机场的国际航班也陆续停飞。徐嘉敏打来电话:“淼夕,看样子形势紧张啊,你要回意大利就得赶快走,否则航班停掉,你怎么走啊!”
  本来,林淼夕打算等2月份开学再走,但情势紧急,她决定提前返回。她匆匆定好机票,于1月29日飞回了米兰。临行时,母亲把好不容易托人买来的两大包口罩硬塞进她的行囊里。
  飞机降落在米兰机场,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给大家测体温,确认体温正常方可办理通关手续。柜台美女看到林淼夕的中国护照,下意识地向后挪了下身体,对旁边的同事用意大利语说:“中国人,还好不是武汉,离远一点,他们的病毒很厉害。”林淼夕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心里既难过又生气。
  一出机场,大家都纷纷摘掉口罩,欢声笑语打成一片。林淼夕犹豫了一下,没有摘。周围的人向她投来不解的目光,她低下头,默默回到住处。
  1月31日,罗马两名游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这也是意大利国内的首例病例。意大利政府立刻中断了与中国所有的往来航班。林淼夕接到母亲电话:“幸亏你走得早,再迟一两天,你就走不了了。”
  此刻,國内的疫情防控一天比一天升级,但这一切并没影响到遥远的意大利。虽然已有确诊病例,但在乐观热情的意大利人眼里,航班切断就意味着病毒已经被阻挡在国门之外,他们照常在街头、在咖啡馆谈笑,动不动就来一个热情的拥抱。
  林淼夕将意大利的情况分享给徐嘉敏,他非常紧张:“淼夕,你可一定要注意,这种病毒传播很快的,你出门千万要戴上口罩。”林淼夕告诉徐嘉敏,按照欧洲的习惯,只有病情非常严重的人出门才戴口罩,健康人出门戴口罩,不仅要忍受异样的目光,周围人还会自动与你保持距离,把你当成移动的传染源。徐嘉敏告诫她,那就没事不要出门,不要去人员密集地区。
  林淼夕对比了国内的状况,总觉得米兰如常的景象下暗藏凶险。除了必要的购买生活用品外,她几乎不出门,在线上接一些设计图纸之类的活儿。

被轻视的疫情:那个英雄救美的男孩确诊了


  2月15日,学校开学。校园里,年轻人三五成群,无拘无束地打闹嬉笑。林淼夕则戴着口罩,抱着一堆书,紧紧贴着墙根走着。
  当地时间2月21日,伦巴第大区一位38岁的男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他的传播路径很广,影响到了周边五万居民,他被媒体称为“一号病人”。随后,又有威尼托大区的感染者被发现,林淼夕吓得心惊胆战,约了两个中国女同学琼和娜娜,决定外出抢购一些物资。
  由于附近的小超市物资不多,她们三个决定去远一些的区域。正当三人讨论去哪个超市时,几个梳着小脏辫,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当地小混混围住了她们,“讨厌的中国人,不要带着病毒在我们这里乱窜,滚回中国去!”他们一边说,一边推推搡搡。琼和娜娜吓呆了,林淼夕壮着胆子说:“请让开,让我们走!”他们哄然大笑,为首的小混混戏谑道:“撕掉她们的口罩吧!”说着就开始动手。
  正在这时,一声断喝传来:“住手!”一个高大的青年抓住了小混混的手,林淼夕抬头一看,原来是同校生安德鲁。他皱着眉头,冷冷道:“她们是我的朋友,我不允许你们对她们做不礼貌的事。”旁边两个看似安德鲁朋友的人,也走了过来。小混混见状,吹了声口哨就散了。
  林淼夕记得,安德鲁是米兰人,两人同校不同班,之前因为社团活动打过几次交道。她向安德鲁道谢,安德鲁笑道:“能帮助美丽的林小姐,是我莫大的荣幸。”得知她们的计划后,安德鲁建议,由他们三个护送她们去超市。林淼夕答应了他的“请求”。来到超市,她们三个立刻开启疯狂囤货模式。安德鲁看得目瞪口呆,“天哪,你们是打算把超市整个搬回去吗?”林淼夕向他解释,因为疫情要尽量减少外出,在家隔离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安德鲁摊开双手,不以为然。
  三个大男孩帮她们把大批物资送到家门口,安德鲁大方地说:“林小姐,我可以添加你的WhatsApp(一种社交软件)吗?”林淼夕答应了。
  2月23日,学校群发邮件宣布停课,很多学生涌上街头,敲锣打鼓为停课狂欢庆祝,当然几乎都没戴口罩。
  安德鲁发来信息:“停课了,我们去喝咖啡吧。”
  林淼夕苦笑着回复:“对不起,这个时候没有心思出门。”过了一会儿,安德鲁又说:“给你带的礼物放在你房东那里了,你记得去拿。”
  过了将近四十分钟,林淼夕才敢下楼。房东卡德丽娜把礼物交给她,一束粉红色雏菊和一块小小的可爱蛋糕。其实,在林淼夕看来,安德鲁高大英俊,温和有礼,有双矢车菊一样的眼睛,是不错的交往对象,可目前这种状况,她哪敢出门约会啊。
  随着疫情持续升级,意大利政府对伦巴第和威尼托两个大区中的11个市镇实行封锁。然而,大部分民众都没太当回事,该玩的玩,该上班的上班,该去酒吧的去酒吧,还是很少有人戴口罩。
  2月26日,林淼夕接到安德鲁的信息,他打算参加针对政府封锁的抗议活动。林淼夕连忙劝阻,她明白,这种大规模游行活动,简直是给病毒大开方便之门。然而安德鲁根本听不进去。   参加完抗议,安德鲁兴奋地给她发来现场照片,居民们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聚集在广场,手拉写着“还我们自由”“要自由不要口罩”等内容的横幅,抗议封锁禁令。林淼夕很担心安德鲁,但想到他不以为然的态度,还是把话咽到了肚子里。
  糟糕的状况还是发生了,2月29日,安德鲁发信息过来:“我头疼,咳嗽,很不舒服。”林淼夕直觉不妙,建议他赶快去急诊科就诊。
  安德鲁到达医院时,医院外面已经搭起了医疗帐篷,避免患者一窝蜂涌入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安德鲁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他的肺部感染较重,医生很快安排他住了院。
  林淼夕时刻关注他的病情。一开始,安德鲁还很乐观,他给林淼夕发信息说:“哦,我要去住院了,这真是个大日子。”但很快,情况就不妙了。病人急剧增多,医护人员不足,防护物资急缺。
  3月1日起,意大利的感染人数一路飙升。安德鲁所在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不断有新的确诊病人被送进来。医生和护士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忙碌,然而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需求。
  安德鲁告诉林淼夕,他亲眼看到一个年轻的护士崩溃大哭:“上帝啊,帮帮我们吧。”她哭完后又接着开始救助。有的医护累得够呛,直接靠着墻就睡着了。比医护人员更让人痛心的,是病人一个个离去。意大利老龄化严重,这次病毒更容易袭击老年人。因为呼吸机严重匮乏,当有同等需要时,医护人员只能把呼吸机留给治愈希望更大的年轻人。

走过至暗时刻:安德鲁渡过劫难


  一天晚上,安德鲁难过地说,住在他旁边的老亚当去世了,两天前,他还笑嘻嘻地谈到,等病好了要去法国看他女儿,在安德鲁手机上看到林淼夕的头像后,还直夸“美丽的东方小公主”。安德鲁痛苦地说:“老亚当死了,我是不是也会死?”林淼夕连忙找到国内疫情的相关数据发给他,告诉他:“你看,在中国,这个病的治愈率很高,你只要好好治疗,一定没问题的。”
  为了让安德鲁心情能好点,林淼夕每天和他视频。有时候她还会直播自己做饭的过程给他看。3月3日,林淼夕在家包饺子,安德鲁在视频中看着白胖胖的饺子大呼看到吃不到,太过残忍。林淼夕提议给他送一些去。安德鲁很高兴,但又担心她被感染,林淼夕笑着说:“我的防护措施全着呢!”
  她把饺子装在保温桶里,穿上雨衣,戴上口罩、墨镜和手套,包裹严实才出门。大街上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还有一些人没有戴口罩。她匆匆来到医院,几辆救护车停在门口,医护人员正把病人从车里抬出来,每个人看上去都疲惫不堪。她不敢多看,低着头把保温桶交给门房,交代几句后赶紧离开。
  在家门口,她看到了房东卡德丽娜,她一袭黑衣,眼眶红肿。没等她问,房东就说她母亲在养老院感染了新冠肺炎,刚刚去世,因为特殊情况,尸体直接被送往殡仪馆,她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看着伤心的卡德丽娜,林淼夕只能轻轻拍拍她的肩膀。
  安德鲁收到饺子非常开心,称赞道,果然每个中国人都是天生的厨子。林淼夕笑了笑。她以为安德鲁能顺利出院,谁知第二天,安德鲁就断了音讯。林淼夕给他发信息不回,打电话先是无人接听,后来就关机了。
  整整两天,林淼夕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她第一次意识到,离别,随时可能没有预兆地发生。第三天,她终于得到了安德鲁的消息。他说,就在两天前,自己病情突然转重,还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昏迷,“我差点以为自己就要死了,胸口很闷,我大口大口地吸气,就像被捞出水面的鱼。”
  林淼夕含着眼泪,发过去一个拥抱的表情。安德鲁告诉她,在自己有意识的时候,想到两个人还没有正式约会,小公主包的饺子他还只吃了一次,“我对上帝说,我还不想死,我有很多事没有做,我要活着。”林淼夕哽咽道:“快好起来吧,我还有很多拿手菜你没吃过呢……”
  安德鲁在度过危险期后,一天天好了起来。但整个意大利的形势越来越不妙了,每天新增确诊人数成倍上升。大批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同时有多名医护人员因为感染去世。
  林淼夕的父母每天关注着意大利疫情,一再让她回西安。林淼夕考虑到未完成的学业、居留期的问题,以及回程风险,还是决定留下。她用张文宏教授的话劝他们,“原地隔离是最好的办法”。
  3月10日,意大利全线封城,当晚,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向中国求助。3月11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名医生随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飞赴意大利,与此同时,中国大批医疗物资运往意大利。
  3月18日,安德鲁治愈出院,林淼夕开玩笑说要不要去接他,安德鲁认真地说:“不,绝不,经历这场灾难后,我觉得之前对它太轻视了,我决定待在家里,哪儿都不去,你也一样。”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此刻,时代落下的灰,终在意大利成了山。面对病毒,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林淼夕相信,在举国防疫和中国的援助下,意大利一定会渡过难关……
  编辑/王茜
其他文献
二战时,鲁尼在英国空军部队当后勤兵,负责给战斗机做保养。部队规定,战机的皮革座椅要用骆驼粪来保养。这让鲁尼苦恼不已,因为粪便的气味实在难闻,可又不能违反规定。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骆驼粪短缺,鲁尼暂时闲了下来。望着那些不能保养的战机,鲁尼问战友:“既然迟迟等不到骆驼粪,为何不用其他东西代替?”战友笑着说:“就数你脑瓜好使?既然部队规定必须用骆驼粪,就说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鲁尼本想继续追问,可听着战友们
“延安五老”分别是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他们出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日渐解体、封建王朝正走向衰亡,但传统科举制度依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延安五老”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科举的烙印。徐特立:十年读书,科场试手  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当时的洋务运动和新式教育并没有给徐特立带来太大影响,他依然延续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晋升之路,进蒙馆,读私塾。徐特
被追杀,惊险刺激的逃亡……这些电视剧中的情节,曾真真切切发生在黄子洋身上,成了他一辈子埋藏在心中的伤,总忍不住去看,却又不敢撕开……  日本打工,落入假发票圈套  黄子洋,河北省保定市人,典型的80后一枚,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梦想做老板挣大钱,开过面馆,摆过摊,批发过蔬菜,但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2012年的春天,他投资七八万在县城做早点生意,再次赔钱欠债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决定去日本打工。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红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大革命时期,历任红31军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西路军总部四局局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司令员、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军长等职;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刘岁章出生在一个不愁吃不愁喝的大户人家,家里有好几百亩良田,拴着大车,开着粉房、豆腐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刘岁章的爹是靠着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才积攒起这些家业的,他希望儿子以后不要像他这样辛苦,能干成大事儿。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有钱人家供孩子念书,没钱人家让孩子放猪。别看刘岁章的爹大字不识几个,却知道念书的好处,刘岁章天生聪明,功课学得特别好,天天都能得到先生的表扬,刘岁章的爹乐得嘴巴咧得老大,暗暗
在20世纪90年代某一年的除夕,著名“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突然收到一张山西某师范学校学生寄来的贺年片。除夕贺年,本该为祝颂,可这张贺卡却满纸狂言恶语:“请原谅我的冒昧,你没有什么了不起!十几年之后,你将被我擠得没有饭吃!新年愉快!”马烽看后却没有一点怨愤之情,他平静坦然地给这位同学写了封回信——  某某同学:  你的贺年片收到了。上边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请原谅我的冒昧。”这是一句套话。第二句为“
因为体弱多病,林海华的妈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趁着一息尚存,妈妈交给海华媳妇梁丽一个匣子,气息微弱地说:“这个你收着……你是个好孩子,妈没福啊!”  那匣子紫黑色,不大不小,是用上好的细木打成的,做工相当精巧,自打林海华有记忆时妈妈就有这个匣子了。海华见妈妈把匣子给梁丽,心里不免奇怪:妈做了一辈子教师,也清贫了一辈子,能有什么好东西留给梁丽?更奇怪的是,匣子留给儿媳而不是儿子。可母命大如天,他哪
克列伊泽尔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犹太人将军。他出生于沃罗涅日的一个军官家庭,完成学业后到一个铁路工地上工作。当时在工地上,工头是最具权威的人,对于工头的欺负,工人们大多只能选择忍耐。  可能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也可能是性格内敛,工头对克列伊泽尔格外挑剔,隔三差五地找他的茬。有一次,因为临时被派去其他组帮忙,克列伊泽尔自己的工作落下了很多,工头发现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他毒打一顿,完全不听解释。那次责罚,导
隆·延克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著名作家,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还只是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的一个小编辑,负责编辑一本不太出名的文学期刊。  一天,延克尔收到一份短篇小說来稿,寄稿人称该稿是她母亲在打扫老房子时,无意间发现的,自己读后感觉非常好,所以推荐过来,希望能被发表出来。  延克尔看完这篇小说,觉得内容很精彩,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文章的结尾处,还有几个潦草的字——“威廉·西德尼·皮特作”。  看到
陈叶芝曾是上海市一名检察官,后担任长宁区区长秘书,仕途看好。她32岁那年,儿子圣捷患了强迫症,且“极度弱智”,医生判定他只能活到三四十岁,心智永远是五六岁孩子的水平。离婚后,陈叶芝毅然告别官场,辞职给儿子“陪读”……  圣捷热爱的张国荣跳楼自杀后,他也跳楼自杀……陈叶芝必须为儿子“定制”一个英雄妈妈,让儿子一直活在温暖和快乐的世界里。20年中,母子俩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挥别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