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反转还是死猫跳?

来源 :CM华夏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押注大宗商品的价格今年会上升,你的赌注可能已经得到回报。这段时间以来,黄金(GOLD)、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反弹,加之美联储加息暂缓,多家机构开始评估大宗商品的熊市是否终于走到尽头。一些投资者正在询问这是否是下一个风暴前的平静期,或更顺利航行的开始。
  大宗商品触底,投资者开始加仓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迎来一波反弹。
  3月17日,全球商品市场一片红火。备受关注的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纽约原油价格重回41美元。现货黄金则频频刷新高点,3月11日,一度上升至1287.8美元/盎司。在此期间,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也达到每吨62美元,比两个月前涨了近70%。种种迹象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已经触底,最恐慌时代或已过去。
  有数据显示,全球投资者增加了他们对大宗商品的配置。
  根据美银美林的调查,3月份对大宗商品投资的增幅创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纪录。大宗商品价格跳到9个月来的高点,接受调查的200位基金经理大约有13%现在“减持”,这一比例是急剧下降的,2月份时这一比例是29%。上述调查的受访者拥有5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
  为什么会发生?
  国际油价在不到两个月前还曾触及12年最低,但自当时至今已反弹约40%。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自从全球产油国开始讨论冻产计划后,油价便步入大幅反弹之路。全球央妈进一步宽松及美联储推迟加息的“鸽派言论”为商品价格走高再添动力。新兴市场货币大涨,美元持续承压。从计价货币角度考虑,美元周期见顶是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基础。
  美联储暂缓加息,这是因为担心美国经济增长并没有足够的加息基础,而且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的速度。因此大多数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在2016年内仅一次或两次提高利率,而耶伦甚至表示,负利率也是一种可能性。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需求不断减弱,库存增加等综合因素,去年是大宗商品史上最差的年份之一。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特别是贵金属和原材料市场的反弹,往往先于经济的长期增长。然而,商品价格企稳回升的基础是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消费的增长表明,整体经济活动可能将上升。
  而近期来自中国的需求大幅下降的担忧最近似乎减轻了,这可以解释金属价格上涨的原因。3月16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最新的5年计划,其目标是在2020年前,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到7%之间。同时,中国监管机构也在通过货币政策和政策手段确保经济增长,这就引发了一次贵金属价格的上涨。
  “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对于金属的强劲需求将进一步支持价格上涨。中国的5年计划应确认是乐观的,而该国正在经历增长放缓,崩溃是不可能的。”德国商业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一些投资者正在询问这是否是下一个风暴前的平静期,或更顺利航行的开始。我们认为是后者,鉴于投资者在去年的抛售后有更低的价位,而更多的不确定性已经确定。”该公司表示。


  是否可持续?
  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时间会不会长久?能否据此判断大宗商品熊市已经结束?业内仍有分歧。
  “近期的复苏表明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随着去年以来的负面因素逐步被消化,全球市场的恐惧情绪现在越来越少。”一位分析师表示。
  但作为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似乎不是太看好大宗商品。3月7日,高盛在研究报告中称,尽管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反弹,但这样“过早”的上涨不可持续。报告写道:在一个受供应驱动的市场中,价格上涨很难维持,因为原材料价格如果出现任何反弹,都会促使新增供应进入市场,导致反弹难以持续。高盛预计,未来一年铜价可能会下跌20%,铝价下跌15%,油价继续在每桶20至40美元之间震荡。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CEO麦肯齐表示,有迹象表明大宗商品将触底反弹,但铁矿石价格仍面临下行风险。自今年年初以来,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最高曾涨至63美元/吨左右,一定程度上寄希望于中国增加经济刺激。但之后再度暴跌至52美元/吨左右,麦肯齐将铁矿石昙花一现的反弹归咎于投资者补仓。
  中国因素影响有多大?
  大宗商品市场并不那么容易读懂,中国的供需状况以及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的意图都难以确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拉动前一轮商品市场荣景的引擎。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14年以来,中国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对大宗商品出口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商品价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本世纪初,当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始于2011年的中国经济放缓,则伴随着能源价格下跌70%,金属价格下降50%,农产品价格下降35%。但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商品价格暴跌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不完全正确的。
  在过去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期间,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600亿美元的意外收入。然而2016年开始,由于从石油到铁矿石等各类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不断上涨的价格消耗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食品、能源和金属消费国的资金,也增加了其通胀压力,压缩了中国央行通过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
  或许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进口大宗商品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需求量的激增,商品价格反弹的前景更加光明。
其他文献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移民最心仪的居住地之一。平均每10个中国移民,有7人选择住在奥克兰。中国人移居当地后大量投资买房:曾有报道称,去年2月至4月间,奥克兰有大约40%的房子被拥有中国姓氏的人买走。  海外移民人数不断增长,奥克兰成熟小区一房难求,中国新移民囤房囤地之风再起。  广州人Maggie在新西兰生活了十多年,三年前在奥克兰买了房子。当时,整个小区只有三四户华人,其他清一色是白
期刊
发起式基金清盘,这次出乎意料地落在了华夏基金身上。一文公告,华夏上证能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华夏上证原材料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合同终止并将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因为它的规模低于2亿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件事虽不会引起很大波动,但毕竟也是一种投资创新产品的失败。消息公布之时,这两只产品基金经理的心情如何,笔者不得而知,但原因无非是业绩差,遭遇赎回多。当然,并非所有的产品在面临这种境遇时都能顺利清盘
期刊
从国际商品指数CRB来看,自1月20日低点351.87上涨以来,已经完成1月22日、3月4日和3月17日的三级跳,假如像一些看淡后市的人所认为的那样,这是一波中级反弹行情,基本符合一个完整的反弹行情的最低要求,那么顶部是不是应该不远了?  首先看看商品之王——原油。如果说原油的下跌主要由于世界各地的原油库存量持续攀升,那么这次上涨能否持续的关键还应该看库存量。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数据
期刊
从2009年3月9日金融危机至今,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上涨了近200%。因为标普当日收盘在676.53,7年后的同一天收盘价1989.26,上涨194%。实际上美国股市主要指数从那时起都上涨了超过1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达160%,道琼斯运输指数均达到251%,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上涨了342%,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高达311%,罗素2000指数高达213%。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欢庆这个
期刊
500万人民币,可以在纽约近郊中产社区购买一间连排屋,或者于公立学校在全纽约排名居前的Bayside地区,买到一套面积11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两卫。如果把后者出租,租金回报率在4.8%左右,约相当于国内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的3倍。  如果你有更充足的预算,1000万可以在美国很多地区买到独立屋,居住宜人。但从投资角度,除了自用式的住宅外,也可关注纽约等大城市地区的多套间公寓楼。美国大城市租房市场火爆,在
期刊
500万人民币投资一套房?  在北京五环以内、上海内环以及深圳各中心区,500万顶多买到80平米左右的大两居或者小三居。如果不是自住而是出租,租金回报率低于2%,收益还不如支付宝。  同样是500万,可以在目前澳大利亚最炙手可热的布里斯班,买一套宽敞的四房或五房House。如果将它出租,净租金回报率可达5.2%左右。  世界不公平,但很合理。聪明的投资者总是顺应市场规律。  “劈死”高房价的“雷”
期刊
普通投资者的理财之路如同西天取经,一双火眼金睛是至关重要的武器:可以识别一路的妖魔鬼怪,历尽艰辛最终取得真经!如缺了这火眼金睛,终是免不了被妖怪饱餐的结局。可对于我们想理财的百姓而言,这双火眼金睛尤其难觅。  2016年注定是金融市场异常动荡的一年:P2P跑路频频爆出、A股剧烈震荡、各式理财产品鱼龙混杂……大多投资人缺乏对优质理财产品的识别能力,很难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随着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地跃
期刊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竞争战局中,以Uber(优步打车)与Airbnb(空中食宿)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集中于APP服务正在多个垂直领域颠覆传统行业,交易场景和社交属性被极大挖掘,引得各路资本争相角逐,“0元用车”、“0元点餐”、“0元住宿”等各类为争取流量而推出的补贴策略,虽然在供需两端风光无限,但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平台化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遭受质疑。同为共享经济重要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她的存在
期刊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资产配置路径。  赵荀(化名)是一位资深专业投资人,投资美股港股近10年,在多只中资股中收获颇丰。近来,他发现身边开立美股和港股账户的人越来越多,向他咨询的朋友和客户络绎不绝。  赵荀说,七八年前,投资海外股票是一件“时髦且小众”的事,且不说开户程序繁琐无比,佣金和手续费都相当昂贵,做这事的都是出于“真爱”,以专业投资者为主。如今,美股和港股开账已经实现全网络操作,注册海外
期刊
弱美元是阴谋论吗?  美元最近几周已经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挫败,这也促使投资者反思,引发抛售的真正幕后推手是什么?一些人甚至想出阴谋论的答案。  谣言盛传全球政策制定者在2月底的上海G20会议上达成了秘密交易。传言称,这个用以削弱美元的“上海协议”,旨在安抚今年以来越来越糟糕的金融市场。  “对任何阴谋论者而言,这一切都变得很清楚,”IG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克里斯·韦斯顿评论道,“全球央行在协调努力,以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