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射理论及其在计量测试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光散射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关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瑞利散射定律和米氏理论,对散射与粒度、表面统计特性以及晶体内部微缺陷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激光散射技术在计量测试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散射理论;米氏理论;计量测试;应用
  散射理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这一理论基于瑞利散射定律和米氏理论,前者是运用电子论的观点对光散射的本质进行了解释,其适用条件为散射体的尺寸应比光波波长小;后者是通过电磁波的麦克斯方程对光散射进行解释,获得任意直径及成分的均匀粒子的散射规律。在该理论指导下诞生了激光粒度测量仪,为计量测试又开辟了一个领域,现已成为粒度计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一、瑞利散射定律和米氏理论概述
  (一)瑞利散射定律
  1871年,瑞利从理论上对光的散射现象做出了解释,证明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四次方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瑞利散射定律。该定律的基本内容为:一束光射入煤质中,会引发各分子进行强迫振动而成为新的点光源继续向外辐射次级波,其与入射波迭加后形成合成波即为折射波,如果煤质是均匀的,折射波方向的合成波会得到加强,这就是光的折射;反之,折射波方向的合成波便会受到削弱,这就是光的散射[1]。
  (二)米氏理论
  1908年,米基于电磁理论,通过麦克斯韦方程对光波的衍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严格解,这就是著名的米氏理论。我们现将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称之为米氏散射,该理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应用于云雾、日冕、金属悬浮液以及胶体的散射等研究中[2]。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半导体材料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半导体材料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晶体内部微小缺陷的检查,越来越受到半导体加工业的重视,这一缺陷实际上是光在晶体内发生散射的根源,其对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基本特征均有所反映,因此基于该理论的应用技术也成为了无损探伤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二、散射理论在计量测试中的实际应用
  (一)粒度测量
  根据米氏理论,入射光波长小于粒子直径时,粒子散射将遵循衍射散射规律,此时可以将粒子散射视为具有相同直径的圆斑散射,这是基于巴俾捏补偿原理得出的结论。巴俾捏原理是光学中的一个原理,同样适用于解释电磁场现象,因此被引入到电磁场理论中,主要用于论述理想导电屏和导磁屏(互补屏)的矢量电磁场问题,该理论认为,满足互补条件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偶问题,其场分布同样也满足对偶原理。因圆斑的衍射效应与具有同等直径的圆孔相同,粒子散射可通过夫琅禾费圆孔衍射进行计算,即狭缝由小孔来代替,当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圆孔上时,通过透镜上的焦平面就可以观察到圆孔的夫琅禾费圆孔衍射花样。不同直径的粒子产生的散射光是不同的,在实际测量中,光电探测器上的光能量分布也是不同的,通常光能分布曲线越靠近中心,其颗粒直径一定是相对较大的,光能分布与颗粒直径的对应值也是唯一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测量粒度[3]。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综合运用,建立粒度测量数学模型,使得小颗粒范围和大颗粒范围的测量有了明确的粒径参数和适用范围,可确保测粒仪在整个测量范围的测量准确度。
  (二)粗糙度测量
  电磁波在物体表面上发生的散射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因影响因素较多,其规律也是十分复杂的,为化繁从简,应满足光学表面的条件,即入射电磁波的波长要大于物体表面的起伏高度。对于物体表面的维度情况,可根据傅立叶变换理论,由一维表面向二维扩展,在转换过程中,任一粗糙表面均可看作是由无数不同空间频率、振幅等叠加形成的,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可获得散射表面的功率谱密度,进而求得均方根粗糙度,获知散射表面微观形貌的统计特性。可分辨角散射技术就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利用该技术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有很多有优点,通过激光束水平投射,在入射面内进行扫描而获取分布图样,可直接获取表貌的统计特征参数,且无需对被测物体表面进行预处理。
  (三)晶体微缺陷检测
  激光散射理论在晶体微缺陷检测中得以广泛推广,常应用于散射检测Si等半导体晶体中的微缺陷,实践证明,其在检测微沉积物、金属聚积物以及微裂纹等方面结果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根据米氏理论,晶体的散射光由散射中心引发,散射中心由缺陷造成,如果能够获得光的散射图样,也就能够得到晶体缺陷的图象,进而获得缺陷的分布状况。以硅片内表层缺陷为例,利用200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探测,而激光散射技术则能够完成无损探伤,通过对比,后者在晶体微缺陷检测中的优势也得以充分显现,为适应当前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重视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激光散射理论的兴起时间较早,相关测量技术在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完成了从原理方法研究向工业应用研究的转变,其在计量测试中的实际应用,如粒度测量、粗糙度测量以及晶体微缺陷检测中,已经显现出强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徐军. 虚拟仪器在计量测试中的应用[J]. 信息系统工程,2013,10(1):98-99.
  [2] 王宇,茹宁,张大治,等. 激光与原子的相干性在计量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 计测技术,2014,12(5):5-7.
  [3] 赵延杰. 目标激光雷达探测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其他文献
考教分离是在学校考试中,为了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外在的压力,纠正考试中出现的考前划重点,考试试题透明度过高,试卷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逐步推开。文章从考教分离对考试功能的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管理,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摘 要:作为液压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液压缸,它的运行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执行原件,因此在设备中其性能的高低就显得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整体性能。本文从冷轧设备液压缸使用之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入手,简单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希望为广大液压缸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液压缸;冷轧设备;问题;故障;活塞;活塞杆  液压缸是冷轧设备液压系统的核心元件,它是将液压系统中的液压能转变成为相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学生减负。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激发学
摘 要:自从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不断上涨的同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大,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该行业竞争尤为激烈,令国内许多企业内部不断创新,使得许多机械制造企业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本文从机械自动化概念入手,简单阐述了它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现状;应用  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
技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乡镇中学的“双差生”,大多数人在中学时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文化素养相对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浓。进入技校,因专业课实行“一体化”教学,以动手训练为主,这些人自然提不起职业道德与法律之类内容相对枯燥的文化课学习兴趣。上此类课时,学生常坐在教室里心不在焉,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合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
摘 要: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然后阐述了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提出了落实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  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职工安于乐业、企业得以发展和社会能够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开展
概念是初中数学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更加深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前提基础,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数学概念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目的]探测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微卫星序列变异。[方法]利用150对小麦微卫星引物调查了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与杂交F1植株及亲本植株相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