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挖掘教育素材,内化德育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在教“nationality”一词时,我把一面国旗挂在黑板上,结合教学内容教“WeareChmese.Thisisournationalflag.Welove-ourmotherland.”这样在教英语单词的同时,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自然而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课堂教学,活化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防止千篇一律的向学生讲大道理,使学生感到枯燥,要做到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品德教育。
  1.重组教材
  教师要重视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性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更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并把大纲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这些真正需要中,真正挖掘出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讲授《TravellinginChina.》一课时,有很多学生在阅读了课文并了解主人公的游览路线后,提出了自己认为更为合理的路线,然后再把课文的记叙顺序重新组合,并设计了一个导游的任务。这样又陶冶了情操,还激发了自己对生活、对科学、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2.激励教育
  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所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德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善于发挥激励功能,练就高超的激励艺术。运用兴趣、情感、榜样、等手段激励学生。
  讲授《TheOlympicGames》一课时,我鼓励学生用英语讲述已举办的奥运会的一些情况,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尽管语言的运用并不完美,但学生的兴趣悄然产生了。
  初一课本第13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谈论国籍、所住城市和所说英语。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外国的国旗或旅游纪念品等,课堂上向大家介绍它们是来自哪个国家,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旅游时购买的纪念品,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在用英语表述时,有的只能进行简单的陈述,有的甚至还能讲述一些风土人情,无论他们说多说少,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增强学英语的自信心。
  3.小组协作
  讲授《Therelayrace》一课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编排一场短剧,以表演的方式完成故事内容。小组成员可以是水平相当的,这样英语学习较薄弱的学生在本组内不会产生畏惧心理,都敢说话,积极参与活动。从各组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表演这个短剧,这样随意性强,既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又培养了合作精神。讲授过去进行时时,我设计了Summary部分,很多学生对同组或同班同学的肯定和鼓励,都感到特别的高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从而使合作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另外,我还注意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形象生动的简笔画,悦耳动听的歌曲,妙趣横生的课本剧表演等一些直观的方法来活化德育教学。
  三、搞好课外活动,优化德育
  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增强英语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
  学习《Whydoyoulikekoalabear?》时,根据本单元的特殊性,我带领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带着我布置的任务去调查。
  在节日来临之际,我还组织学生制作贺卡,画上漂亮的图画,写上亲切的祝福,如“Bestwishesforyou.”(衷心的祝福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尊敬他人,关心他人的美德,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随着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接触面越来越宽广,对西方文化也会了解的越来越深。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必须随着发展。在教学中也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的教育。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只要我们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挖掘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就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广阔的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小班化正成为不少学校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学校全面小班制的班级情况,分析了实施语文合作性学习的有利条件和具体策略.
询问和质询是代议制民主模式下,权力机关普遍实行的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重要方式,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从实际的政治实践来看,我国的各级人大开展的询
自上学以来,我经历了大小无数次的考试,对于考试,我确实可谓是“身经百战”了.但这些考试当中,我感觉到还是上一次的考试让我难忘,那次考试可以说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应急问题提出“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的重要思想。随着全球人口不断膨胀,地区发展更加不平衡,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科技不断创
总结了国内90多个热液型金及铜、银、铅锌、锑、钨等典型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液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
澜沧大黑山勘查区位于著名的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南东方向约10 km。最近在大黑山勘查区内实施地质填图时发现若干条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并在这些矿(化)体的两侧发现与
【摘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在当前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为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英语教学 思考 应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老先生在两千年前曾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
长期以来,我们初中英语教学一直延袭使用语法翻译法,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语法。很多教师认为,教英语无非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很多老师判定学生英语学习好与坏的标准是看其英语知识掌握的多少,不注重英语知识的运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严重缺乏英语交际能力。很多学生英语笔试得了高分,面对真正的外国人却语无伦次,表达不清。下面我就想谈谈自己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人们是如何逐渐习得语言的
期刊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
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石更是国民教育的根基,在由人口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基础作用。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免费之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