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ng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说明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密切关系。英语作为中学主要科目之一,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之一。英语教师应当看到课文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应积极发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把德育过程与英语语言教学融为一体。
其他文献
农村环境是影响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外界因素,农村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健康。在农村建设中,容易忽视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兴趣常常对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和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兴趣会使学习变得不那么枯燥,促进学习成功,学习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教学,从初一开始所有的教学出发点就是
部分家长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学生学习思想有负担、压力大。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今天的英语教学与往日为了应付考试的哑巴英语大不相
英语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
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各省市逐步开始自主命题,这一高考"多元化改革"表面上消解了高校录取标准不平等的现象,实则以一种更隐蔽的手段加剧了教育地方保护主义。分省命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强调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好以下两点: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
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的研究与实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