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赞歌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ei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曾经这样对我说过:人活着就要放出生命的光彩,那世上的一切光明才会属于你。但是,你想过没有?也许你要经过一千次的挫折,一万次的失败,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自古以来,凡成大事业者,个人素质是本中之本。而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渊博的知识,都是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倘若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要想驾驭大事业是十分困难的。古人提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培养这样素质的两条途径。万卷书,可以闭门苦读;而万里路,必须走出家门,投身到“江山”中去,接受大自然的陶冶。跋山则登高览胜;涉水则临江击浪。从览胜中陶冶情操,开阔胸怀;于击浪里锻炼毅力,磨练意志。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就会使自己的素质得到提高,形成一种内力,化作驾驭事业的力量。这里的“江山”,我们故且不论它是大自然,只把它比作读书以外的各种需要脑力体力并用的平凡事。所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虽然是平凡人,但平凡人干平凡事,于平凡中见伟大。就像冯至的《十四行集》,诗人借鼠曲草来表现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诗人觉得这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即“贵”,“白”两字,因为它避开了人间一切功名利禄的诱惑,对人世间为追名逐利而发生的“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默默否定,在它身上,没有俗气,显得高贵纯洁,它远离尘嚣,在“静默”,“淡泊”中坦然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过着一种看起来“渺小的生活”,却是质朴无华,实事求是的典范,体现着认真,坦诚,平实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有着平凡中的洁净,伟大,有着光明磊落中的骄傲。诗人对鼠曲草“高贵和洁白”的品格的尊敬与礼赞,也是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在这首诗中,人们不难领悟出一种严肃的人生思考:对于高洁的人格的追求;对于平实,认真,执著的生活态度的赞许。在诗人看来,伟大就在平凡之中,只要心灵高尚,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即使像小草那样渺小,那样默默无闻,也自是一种高贵的生命范式,自有高风亮节长留人间,并能在生死交替中走向不巧。
  她,我敬爱的老师,无论干任何事,她都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叫一声“苦”,自己的事自己干,从不牵累别人。哪里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是“浪涛汹涌”,哪里就有她“浪尖搏击”的身影。但功名利禄,她从来都是于世无争。我感觉她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和奶。
  有时,我也见她发脾气,甚至会说不好听的话,但这只是在愤怒时爆发的。人们说,有愤怒就好,因为在愤怒中激发动力,鼓起无穷的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再怎么困难,她在极度气愤之下,遇到事情还是好好干,仿佛原谅了一切。她说:其实,是自己作怪,是自寻烦恼,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生活里到处都充满着阳光,只要你去发现.就会感觉到。可见,她是一个平凡人,有着平凡人的性格,但她做事就像伟人,有着伟人的气度:风风火火,能干就干,不能干,尽最大努力去干。我不仅要赞美她,还要崇拜她:她的品格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她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她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她的胸怀是那样的
  美丽和宽广。就像沙漠里的白杨树,伟岸,坚挺。
  她在同事之间,从来不斤斤计较,把任何人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是别人伤害了她,得罪了她,陷害了她,她都装着不知道,依然谦恭对人,她的胸怀像大海一样,虚怀若谷,广博无边,她是新时代的宰相,肚里能撑千百万大船。她有着宽宏大度的气度,目的为了团结合作,搞好工作。为了顾大局,她牺牲了自己许许多多的利益。在没有人懂得她的苦衷之下,甚至误会了她,辜负了她,但是她却含着眼泪,咬紧牙关,仍然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
  有一次,刚下课,就见她忙着扫地,擦桌子,洗口缸,晒被子。一会儿帮小孩穿裤子,系鞋带;一会儿又给小孩洗脸,洗手,擦鼻子。这是在幼儿园时,现在在领导岗位了,从来没见她偷懒过,对待工作踏踏实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除非生病了,实在动不了了才肯歇息。我问她:“您那么拼命地工作,为了啥?”她亲切地对我说:“小而言之,是为自己,就是希望自己工作好,能为别人做点实事;大而言之,是为了孩子们,希望他们个个健康成长。”她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崇高而伟大的,虽然她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人曾写文章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人都是“主观为自己”。这样的行为和人生观是存在的,但并非一切人都是如此。远者看:在以前革命斗争中曾出现过千百万为他人,为集体,为人类社会而忘我工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人,如李大钊、方志敏、董存瑞、黄继光、雷锋、张华等;近者瞧:身边的我看到的和没看到的,连同我的好老师。可见,人并不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活着。世上人种多多,各有各的人生观。正如鲁迅所说:“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出来的都是血。”我要用我这双眼睛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去找出单单属于我的东西,也就是与我的思想水平,我的兴趣,我的世界观和我的美学观相结合起来的东西,这也是我对这些共见的生活的独到见解。我终于发现了我的老师,她虽不是圣贤,但我要记住她的优点,摒弃她的缺点和过失,她在我心目中就完美无缺了。我曾问过她:“您苦了大半辈子,想要的,得不到。您不觉得亏吗?”她引用了部队作家王愿坚曾应邀到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学在谈到创作经验时风趣的话回答我:“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懂得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如果要谈什么经验的话,那么加减乘除法,就是我创作[工作]生涯的经验之谈:我用加法来积累生活;用减法来裁剪生活素材和提炼主题;用乘法来对待自己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感情;用除法来对待自己在创作[工作]上所取得的每次成功,个人创作[工作]上的成功是被除数,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等是除数。”她,我最敬爱的老师,她是平凡人,干的是平凡的小事,但她的形象,是伟大的形象。她是我们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她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对待困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无穷力量。
  她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神化,是我们民族的楷模,是我们民族的丰碑。
  她是谁?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李奇彩老师。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发生改变,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的探索经验,我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1 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占用了约三分钟时间进行了打电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应该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最终获得答案。这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提问方式的教师多,可是,效果却不一定好,存在一些问题。其实,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提问要将技巧。  【关键词】提问;手段;目的;技巧    提问技能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
期刊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成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课题。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创设和再现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让学生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是课堂的延伸和最终目的,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及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效课堂;
期刊
语文教学不单是识字、朗读,关键是通过这些语言的符号,透视出人的心灵世界,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语文的教学不应是单纯的说教,更不是用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进行简单的包装,而是沿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在生动、快乐、向上和谐的氛围中塑造出完美的人性。  1 提倡民主和谐课堂,做学生的好朋友  由于种种原因,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今还存在于我们不少教育者的头脑中。在
期刊
教师的教学贵在创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本质差别,就在于对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传统教学强调对教材的忠实教学,对考试的目标教学,而随着现代知识的传媒速度的提升,教师只教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更无法实现课改的要求,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更需要教师走出语文教材,融入学生生活,才能使教材更加丰厚。  现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最关注的是流行音乐,他们也许说不出几位当代作家,却能轻松说出许多流行歌手,而
期刊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其次要营造一个和谐、开放、合作的的教学氛围,再次要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1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
期刊
我是沈阳市第一七0中学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每天从晨光微露到星光闪烁(6点半至21点半),我都是步履匆匆的忙碌着。从学生手拿记录本问我你是哪个班级的,怎么不穿校服到如今家长对孩子说你们的老师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会给你象家长一样的关爱;从一周上29节课不知道累到如今经常腰酸背痛;从刚毕业的90多斤到如今药物和压力双重作用下的一百二三十斤;从轻度近视到如今的高度近视,这十几年中我体会了育人的责任和辛苦,同时
期刊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掌握这些新理念,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 让“生活
期刊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一方面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中,我抓住课文延伸拓展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效果尤佳。  在课文内容教学中,我采取了“朗读感知——自由交流”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列举的恐龙灭绝的五种富有代表性的假说。然后,要求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