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角度来探讨“农民工市民化”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农民工的市民化?从最基本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农民工融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是核心是对庞大财政资金的需求……
  什么叫农民工的市民化?当然有很多的概念和定义,有不同的论述。从最基本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农民工融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通常讲的在城市有活干,有房住,有学上,有保障,这个问题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核心是对庞大财政资金的需求。农民工市民化到底需要多少钱?我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它的口径有大有小,包括内容有多有少,要计算成本的话首先需要对成本口径做界定。我们界定的成本是把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而且按照现行的政策必须由政府支付的那部分新增财政资金,包括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就业成本。农民工自己负担的成本、企业的成本不在此计算内。
  专家做了一个小的成本模型,包括刚才讲的四项。随迁子女的教育成本里面分两部分,1400万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的学校里面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还有一部分是假设这1400万全部要通过新建学校来解决的话成本是多少;养老保险方面不包括企业和个人支付的成本,医疗也是一样;最低生活保障成本,主要是使用了现行城镇的标准,包括享受低保的比例和保障水平进行推算;保障房方面,我们参照了香港3廉租房覆盖近30%的人口比例标准;就业成本方面,限定在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所所支出的用于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方面的支出,不包括政府为了创造就业岗位,比如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的成本。在一系列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假设我们现在要将在于城市居住的将近1.6亿的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这四项成本按照2011年的价格计算的话大概就是1.8万亿。
  这个计算结果出来后,研究人员分别在一些场合进行了汇报,也听到一些反馈,总的意见是觉得偏低。对这个问题专家有这样几个想法。第一,这个计算是按照2011年时点的价格来进行计算的;第二,使用的数据标准是按照全国平均的标准,就会忽略到各个地区和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第三,这是一个年度数据,即如果要把这1.6亿的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财政每年都要支出这么多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成本实际是非常大的,相当于现在整个全国财政支出每年的15%左右。以未来的眼光来看,这个成本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大,原因有几个,第一,1.6亿农民工只是现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额,还不包括本地务工的1亿人,以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每年还不断地有人口要进城,基数会增加。第二,公共财政对于整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补助标准也会逐渐提高;第三,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也会变宽。综合这样一些因素来考虑的话,我们认为,1.8万亿只是根据2011年数据所进行的一个时点价格的计算,未来要一直运营下去的话,成本的确是相当巨大的,相当于现在整个全国财政支出每年的15%,而且是刚性运行,只增不减。
  对于这个数据,到底1.8万亿或者说每年这么多能不能承担,我们后来做过一些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从时间角度考虑,我们很多专家提到2020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这样算起来的话,今后8年每年分担的成本是2261.45亿元,有些专家认为2020年还解决不了这个事,假设到2030年到第三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解决,每年的成本大概是1005.09亿。除了时间概念还要考虑空间主体,农民工市民化的这部分成本大家说起来是由政府来承担,但是政府内部客观上还有由哪一级政府来承担的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有一个理论上的分摊,假设中央政府要承担随迁子女的教育和养老保障,理论上应该承担4152亿,地方政府主要承担一些地方性事务,比如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在地区之间,我们的农民工主要是从中西部流出,主要就业地点是东部,按照现在农民工的分布情况,大家可以看出来东部地区要承担66%以上;如果按大中小城镇来算,大家可以看清楚,4个直辖市占到10%,省会城市占到44%。
  对这个数据,看一下这个成本是不是高到现在无法承担?有一个基本判断,1.8万亿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虽然非常高,但是如果把时间长度拉长,而且多个承担主体来考虑的话,这个成本不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与其说总量问题,不如说是结构问题,涉及到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核心的问题是我们要设计出来这样一个方案,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分工,有多少钱是应该由中央财政来拿的,多少钱是地方政府来承担的,然后调整相应的转移支付公式,通过各种方面特别是调整转移支付系数、比例等等一系列方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我们认为还可以从钱和地两个方面进行对地方进行激励调剂,地是土地使用指标,钱是指中央政府给的转移支付,由此释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均衡起步的政策信号。
其他文献
2014年我国消费仍将呈现比较平稳的次高速增长,比2013年增速有所提升但是不会提升太多,预计在13%到14%之间……  2014年我国消费仍将呈现比较平稳的次高速增长并将主要依靠消费内生增长动力拉动,信息消费有望成为最大亮点。政策层面很难出台短期刺激政策,而是更加趋于长效机制。预计2014年消费增速将达到13%到14%之间。  2013年前11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万亿元,同比增长
期刊
2014年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盘活财政存量,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新年伊始,关于2014年主要经济目标的讨论热度不减。  据悉,财政赤字根据专家判断,2014年比2013年的12000亿预计会有所增加。  不过由于目前政府沉淀的资金比较大,是否仍需要举债存在争议。  北大经济学院财政专家林双林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7.7%左右,高于7.5%的经济
期刊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4%和52.6%……  债务清单亮相了!国家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  实有债务加上或有债务合计高达30万亿,超出预测高限。从结构上看
期刊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将在今后7年内分“两步走”有序、逐步地实现市民化……  在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商务部的4位部门负责人围绕新型城镇化、财税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发表看法。并与中外代表对话,释放了中国应对
期刊
习近平就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最近,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数字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行取得的成效,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中
期刊
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及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通报,并部署下一步规划……  自2013年3月国务院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以来,食品安全管制持续呈高压态势。  近日,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及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通报,并部署下一步规划。在采访中获悉,截至目前,我国5000余项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已经清理完毕。截至2013年底,全国例行监测网络已覆盖150个
期刊
紧随支付宝发布7.6手机钱包,微信强势推出微信支付资金被盗全额赔付,补上微信在移动支付安全方面的致命“软肋”……  随着互联网消费和支付的日益渗透,年底消费盛宴即将到来,支付行业提前开始了在创新性和安全性上做文章争抢市场。紧随支付宝发布7.6手机钱包,微信强势推出微信支付资金被盗全额赔付,补上微信在移动支付安全方面的致命“软肋”。而面对这些新生第三方支付的频频进攻,银联也再次高举网络支付安全大旗,
期刊
2013年全国共有2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8%。受其影响,中国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正进一步减弱……  2013年全国共有2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8%。机构分析称,收入增长更集中于中等及低收入人群,受其影响,中国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正进一步减弱,这将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据悉这是在人社部陆续披露的信息基础上作出的初步统计。
期刊
“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
期刊
全球科技已进入密集创新时代,并在诸多领域引发巨大而深刻的产业变革,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产业链及市场……  科技将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科技已进入密集创新时代,并在诸多领域引发巨大而深刻的产业变革,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产业链及市场。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通过创新驱动,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