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困难,警惕“精神癌症”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早起对身体有益,还可以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但是对有些人来说,早晨起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专家告诉我们,如果早晨起床后打不起精神,很可能提示我们身体某些功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小问题最终有可能衍变为某种“癌症”。起床困难到底预示着体内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
  起床困难在医学上被称为起床困难综合征,一般有入睡早、夜里睡不踏实、早晨醒了之后有“起床气”、全身没劲、吃不下饭、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表现。起床困难综合征提示了人体的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病情容易发展成“精神癌症”——抑郁症。


  5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其自杀成功率高达15%。每年因抑郁症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了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一人之计在于少阳


  《伤寒论》把错综复杂的病症用三阴三阳来分类,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将病症分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抑郁症和起床困难综合征,都是体内少阳功能失常所导致的。肝气疏泄,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心阳振作,胃的降浊,脾的升清,肾气的藏泄功能,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都离不开少阳之气。少阳是人体中微弱的阳气,虽然阳气量小,但是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能量转化,都有温煦长养、推动促进的作用。
  阳气的运动趋向是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少阳最怕阳气虚衰。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阳气会逐渐减弱,这时更要呵护少阳。
  1.早晨起来喝点什么能振奋少阳
  有些人早晨起床后打不起精神,会选择喝咖啡或茶,这些饮品虽然有提神的作用,但对少阳阳气的生发并没有什么作用。如果是因少阳阳气不足而导致的起床困难,专家推荐喝桂香橘皮饮来缓解。


  2.桂香橘皮饮
  【药材】
  肉桂3克——助阳气
  香橼5克——疏通气、化痰
  橘皮6克——疏通气,调和肝脾胃、化痰
  【功效】振奋少阳阳气,使气的运动由中心向四周发散。
  【用法用量】三味药泡水代茶饮,早饭后喝一杯温的。
  【禁忌】口渴、口干鼻干、舌红少苔等有阴虚之证的人不适合。

阳气不足,从胆治疗


  在《黄帝内经》中,把春天和早晨的阳气命名为少阳,还用少阳命名人体的胆腑。胆属于六腑之一,胆腑的阳气就像春天和早晨的阳光一样,不亢不烈,但五脏六腑的功能要想活跃起来,都需要少阳胆腑的阳气来激发和推动,因此《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胆的四个功能对全身都有影响,藏精汁、疏泄的功能正常,胃气就可以降浊,脾气就可以升清,消化系统的疾病症状如恶心呕吐、打嗝、腹泻、大便秘结等通过舒胆可以化解。疏泄、决断、寄相火的功能正常,就能处事果断少犹豫,思维敏捷少迟钝,精神愉快少抑郁,遇事淡定少焦虑,精神放松少紧张。
  1.从胆论治的疾病


  阳气不足、少阳之气生发无力、晨重夜轻或春季加重类病症,通常考虑从少阳胆腑来调节。
  肝阴肝血滋养不足易出现眼干目涩、口干、唇爪不华等血虚的症状,通常从疏肝、养肝血的角度来治疗。


  【专家提示】出现了脾胃症状,并伴有惊惧、胸闷、犹豫不决、口苦咽干、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时,要考虑从足少阳胆腑论治。
  2. 和法:小柴胡汤
  【药材】
  柴胡——解少阳经脉中的邪气
  黄芩——清少阳胆腑的郁热
  半夏、生姜——化痰饮、和胃、降逆、止呕,助柴胡疏通少阳的阳气
  人参、甘草、大棗——补脾气
  【煎煮方法】
  (1)煎煮第一遍时,用小火煮药半小时,倒出药液,放在一旁备用。
  (2)药锅中再加入冷水,水量比第一次略少,继续小火煮20分钟,倒出药液,丢掉药渣。
  (3)将两遍药液混合后,倒入锅中继续用小火将药液浓缩15分钟,即可关火。
  (4)根据医嘱分两次服用。
  【功效】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能更好地达到和枢机、解郁结的作用。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常用方,少阳胆腑出现问题累及全身所致的脏腑失调,可以考虑用《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人一方,如有需要请专科医生为您开药方,药物使用谨遵医嘱。
  (编辑 宋 瑾)
其他文献
有這样一种美食,它是粮食中的“全能冠军”,集18种健康功效于一身,尤其对有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体重、高尿酸这“五高”有着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关键是,它还十分美味,适当的烹饪可以诞生各种形式的美味。它是什么呢?  这种粮食中的“全能冠军”就是荞麦。荞麦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也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其中钙含量是普通米面的80倍,它还含有锌、硒、铁、铬、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
期刊
一针见效  有6位患者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疼痛、肩部疼痛,腰背疼痛,他们均接受了针灸专家“一针”的针灸治疗,经过专家扎针之后,这六位患者不同部位的疼痛无一例外地立刻得到了缓解。  这位名为“一针”的高手,独自一人只用一根针、一个病只用一个穴位、从扎下到起针仅用3秒钟,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就能得到缓解,真的如此神奇吗?更为奇怪的是针灸专家“一针”扎针的部位,对颈椎疼痛的患者所扎针的部位是手,对肩
期刊
酷暑难当,孩童大口大口地舔着冰棒以解暑热;老人围坐在树荫下扇着蒲扇、吃着葡萄以消暑气;而年轻人、上班族们则坐在空调房中叫了外卖,吃着冰凉的甜品以消暑解闷。为什么在这炎炎夏日,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这么爱吃甜食呢?  钱教授解释,在中医的阴阳五行中,五味与五季一一对应,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季也与现在通常理解的四季有所不同,分别是春、夏、长夏、秋、冬,而其中苦味便與夏季相对应,因此在夏季我们
期刊
癌症其实是一种民间的通俗说法,它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英文名为cancer,这个词汇的本义为“螃蟹”,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的膨胀、扭曲,很像横行霸道的螃蟹。人们之所以“谈癌色变”,是因为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而且还有侵袭性及向远处扩散和转移的性质,如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可能会导致死亡。癌症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在抗癌的道路上也要坚持,不管是在生活方式还是饮食习惯上,都要养成
期刊
鲜花,是中華文化中美的象征,无数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留下了无数描写花、描述美的诗篇,鲜花更是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中的花草为我们提供芬芳、节日的鲜花寓意祝福抑或怀念,更作为饮食元素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味觉享受,比如夏季清暑常吃的百合,充满地方特色云南鲜花饼,闲暇时光调上一壶花茶也是十分雅静的享受。鲜花,也作为中药材的一个重要的分类,以其特有的种种疗效贯穿了祖国医药的古今。中医认为,花类药物大多具有
期刊
某天,郝万山教授的诊室来了特殊的一家四口:失眠的爸爸,月经不调的妈妈,咳嗽哮喘的女儿,长了湿疹的女儿男朋友。这四个人的病看似完全不同,但是郝万山教授通过脉象、舌象等中医诊断后,发现他们都有郁闷、焦虑、紧张的情况。所以,郝万山教授在每个人的用药上,都用了疏肝的柴胡和香附。  那个爸爸就问了,他们四个人是不一样的病,为什么前面的药都一样呢?郝万山教授解释说,那是因为他们四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情绪不
期刊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当食物进入胃中,会在胃酸、消化酶与胃蠕动(机械碾磨)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随后进入肠道被人体吸收或排出。胃酸是消化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化学本质是酸性很强的盐酸。食物会被胃酸所腐蚀、消化,但胃壁本身却不怕胃酸,这神奇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〇 胃黏液  胃由黏膜層、黏膜基层、黏膜下层、固有基层以及浆膜层构成。胃黏膜层以下分布有腺体,腺体分泌出来的胃酸和胃
期刊
治病还是治“证”?  我们常说“治病治病”,然而在《黄帝内经》看来,“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而是证。这里首先要区分的是“证”和“症”,由于年湮代革,现代人往往“证”“症”不分,所以用“症”来解释“证”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实,症与病同义,而证则是病的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整体的动态及病态反应,包含了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是疾病本质的具体体现。  举个例子,感冒时出现畏寒、发热、
期刊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  一个人脾胃好不好,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王老说:“脾虚的时候运化不好,往往有眼袋,尤其到了三四十岁时眼袋深重。鼻头是脾所主的位置,如果鼻头发红往往是胃里有湿热;鼻头发白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脾开窍于唇,口唇的血色反映气血状态,脾胃不好消化吸收
期刊
药物,是现有治疗手段中最为核心也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药品的种类持续增多,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不过,科学用药这一问题很多人并不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李国辉主任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姜争主任告诉我们,药物用对可治病,用错反而会致病!那么,应该如何科学用药呢?一、药物要求一日服用三次,应该怎么服  曾有一位患者因关节疼,需要服用止疼药来治疗。用药医嘱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