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消费多久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岁的蓝可儿死了,她为八卦爱好者提供了充足的谈资,每一位旁观者都可以用眼睛饕餮她的死亡。
  打开电视机,新闻中反复播着“离奇”的视频片段;翻开报纸,是“揭开酒店灵异面纱”等故弄玄虚的标题;上个微博,整个屏幕都是含有恐怖图片的帖子;进入视频网站,可能是她死前最后挣扎的录像,已经被尽情观赏了两百多万次。
  我们还要拿她的死亡消费多久?
  这个加拿大华裔女孩失踪三周后,尸体在她所入住的美国洛杉矶塞西尔酒店的顶层水箱里被发现。酒店电梯的监控摄像头留下了她最后的影像:电梯门一直没有关上,她手舞足蹈举止怪异。洛杉矶警方将这段4分多钟的录像公布后,案件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死亡变成一场全球网民均可参与的悬疑推理连续剧。
  蓝可儿的死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报道素材。台湾东森电视台做了长达一小时的特别节目,严肃的新闻在这里变成娱乐。镜头前,男主持人跺着脚、插着兜,激动地大声说:“真的是怪异、诡异跟灵异!这个案件已变成全球的大——新闻了!”
  蓝可儿的死被成功设置为热点议题。案件还没有被侦破,“民间福尔摩斯”已经迫不及待地一帧帧研究视频,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一位民警在微博上说:“像不像《名侦探柯南》的剧情?”住在洛杉矶的网友则秉承用脚调查的优良传统,去酒店进行了体验式考察,然后在网络论坛里直播着自己的推理游戏。
  蓝可儿的死填补了坐在屏幕前你和我的空虚。在无聊的夜晚和睡眼惺忪的早晨,不知有多少人躺在床上或者坐在马桶上,用手指一下一下滑着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像追热门电视剧一样寻找蓝可儿案件最新的进展。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亡消费多久?
  一个21岁的女大学生去世了,至今死因不明,她最后的影像却被反复播出,供人消遣。人们记住了所谓的凶宅,关心灵异,好奇犯罪细节,热衷于进行各种分析,可似乎没人想知道照片中笑容灿烂的女子生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样的音乐,也没人关心她的家人看到这些消遣是否要承受二次伤害。
  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有太多人感到一丝愧疚。大众媒体和网民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旁观别人的痛苦没有什么不妥。反正她距离我们的生活那么遥远,可以说毫无关系。洛杉矶市民在酒店附近张贴她的照片、摆放蜡烛纪念,可在大洋彼岸,她只是一个无关情感的抽象符号,一款娱乐消费品。一方面,是大众媒体热情地呼应读者的恶趣味。“If it bleeds,it leads(有血流,领先售)”一直是小报及24小时新闻提要节目的指导方针。别觉得新闻工作者冷血,要知道,20世纪初,深谙受众心理的英国报业大亨还曾说过“每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这样豪迈的话!
  这就是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曾在《旁观他人之痛苦》一书中分析过的黑暗心理。人们对逐一闯入眼帘的凄楚,反应可能是怜悯、愤怒、过瘾,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欣喜。我们喜爱观赏祸事,因为人们对暴戾的爱恋与恻隐之心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另一方面,这头内心的野兽在新技术的蛊惑下,走出牢笼甚至开始跨越底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即使不在案发现场,你也可以在电视节目、网络论坛、微博、视频网站上感受到现场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人们一遍遍地观赏着电梯视频,阅读网友分析的推理细节,然后加入讨论,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恣意享受他人痛苦帶来的感官刺激。
  不知不觉中,我们理所应当地消费一个女孩的死亡,以此满足自己的无聊、空虚和天马行空的想象。除了猎奇和娱乐,我们很难再有其他情感,包括怜悯、悲伤和负罪感,因为许多新闻在大众媒体或是社交网络上,最终都以娱乐的形式变成一场喧嚣。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人们对暴戾的感观容忍度越来越高,追逐更加刺激的影像,最后连生命也变成嬉笑怒骂的对象,忘却了对它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冷漠窥视着蓝可儿在电梯里的举动,津津有味地旁观一个生命的逝去。如果这一案件真的存在凶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一定比他多仁慈。因为通过新技术,我们也已经参与其中。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消费多久?
其他文献
2014年是90后创业爆发年,中关村出现了“21岁”创业热潮,连IDG资本都深入校园举办创业大赛,猎杀90后创业团队。  “我把公司人力资源部砍掉,员工自己开工资,明年我会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只是给他们开心一下。”90后“霸道总裁”余文佳获得阿里巴巴千万美元级融资后,在电视上放出狂言。  北京工商大学一份针对90后研究生的调查表明,超过80%的学生对“创业”有兴趣,近60%的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关于伤痕的话题在普通人眼睛里,可能是不能忘却的疼痛记忆,而在艺术或者哲学的空间往往是深刻的叙述和证明以及价值所在。“即便是伤痕,也可以证明成长历程中一段痊愈的历史”,女艺术家潘馨怡的言语在我看来是在向生命致敬,是在对时间和艺术发自心灵的领悟,当然,这种领悟从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地呈现。由于每个时代的片面真理同其他时代存在差异,艺术家的思考自然会与当下的问题作出调整来抵达永恒,这些真实的观念以什么样
一  有一次收到林雪来信,约我去本溪看望大学同学。本溪的刘兴雨,与我们一起编辑《新叶》诗歌专号,发了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和北岛、顾城、王家新等一批青年诗人被禁发的作品,引起了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的热情关注。去看望他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都因为此后的政治风波,在毕业分配时受到打击,他还是那份校园刊物的主编,处境不会比我们更好。  看到约定的日期,我忽然愣住了。信上写的是正月初二在沈阳集合,收到来信的时
和其他从台湾到海南创业生活、以一腔激情踏上这块热土的台商不同,已经在文昌生活了七年的林伟明脚下踩着的是一片故土,而他是一个归来的游子。“我的爷爷是海南文昌人,我的父亲出生在泰国,他有回来过文昌几次,但我之前从来没有回过老家。”于是当年迈的父亲提出想在海南终老、叶落归根的时候,林伟明便带着太太和三个儿子一起回到了这个对于他来说也许陌生的家乡。  联系起林伟明曾经的人生履历,你会发现举家归乡这个看似痛
2009年,刚刚从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毕业的特雷西·布里特·库尔(Tracy Britt Cool)叩开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大门。当时,库尔带来了许多从自家位于堪萨斯州曼哈顿的农场采摘的甜玉米和西红柿。她希望公司大名鼎鼎的CEo沃伦·巴菲特能录用她。这招很管用。第二年秋天,库尔作为巴菲特的财务助理,加入了伯克希尔·
能够作为中国之物代表的很多,比如汉字、比如水墨,比如中国结,比如长城,但惟有瓷器(china),成了“中国”(China),岂是偶然?  瓷器的美,正如中国的时代,汉唐是雄浑与绚丽的,宋元是简静与质朴的,明清是雍容与华贵的。或者这样的概括总有偏差,但印象却是如此。  瓷有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但是,我偏爱青花,或者说,不是我偏爱青花,而是中国人的审美趣味选择了青花,就像中国人选择了水墨一样,其气韵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巴菲特的名言曰: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这一次SEC抓住了巴菲特,他身后还有多少蟑螂?UBS们玩弄LIBOR操纵360万亿美元衍生品,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杨柳青青四月天,金融界却没有春天的气息,连续暴露出两大令人震惊的丑闻。一是闻名全球的金融大机构瑞士银行(UBS),被指控涉嫌在金融危机的2006年和2008年间,参与操纵伦敦银行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近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番雷人话语,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在微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触动了许多网友的神经。“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拜金?围绕这一焦点,大家展开了激辩。    教授发表雷人语:    40岁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  近日在微博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如此
喻国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主编。    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微博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你“织围脖”了吗?当这句话成为人们的问候语,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掀起中国人的“话语革命”。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微博为名人的“嘴战台”,再加
10年追杀:美军终结拉登内幕    “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于美东时间5月1日下午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从2001年纽约双子塔轰然倒地之日起,追杀本·拉登就成为美国、这一世界最强大国家机器不可推诿之任务。  “9·11”之后,本·拉登“潜伏”的10年,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全世界苦心搜寻的10年。10年里,一次次失之交臂,一次次从头再未。10年里,本·拉登“死”了无数次。但那些扑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