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性肿瘤,微创手术效果好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转移是某些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骨组织引起的,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众多癌症中,乳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其他依次为肺癌、肾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等。
  脊柱是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同时,脊柱转移性肿瘤是脊柱最常见的肿瘤,约30%~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常见于肺癌、乳腺癌等肿瘤晚期骨转移,胸椎和腰椎是最好发的部位。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椎体转移发病率逐年增长,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翻身、起床等动作时疼痛难以忍受,只能长期卧床。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开放性手术以及微创手术等。放化疗为姑息治疗手段,疼痛缓解率约为60%,一般两周后起效,但不能改善因肿瘤破坏而造成的脊柱不稳,甚至延缓骨的愈合。开放性外科手术方式多为病灶刮除联合内固定,对出现恶性脊髓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因创伤大、并发症率高、恢复时间长等缺点难以被患者接受。
  微创手术因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缓解率高以及局部控制好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转移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中椎体成形术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手术过程中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即骨黏固剂,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骨水泥”这样的俗称),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加固病变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塌陷,并有效控制局部肿瘤进展。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患者接受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提供条件,甚至延长生命。
  不过,虽然椎体成形手术适合大多数以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脊柱转移肿瘤患者,但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并不适合:
  1.出现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患者;
  2.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3.合并感染患者;
  4.已知对骨水泥过敏患者;
  5.一般情况差,或预期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
  骨水泥可以通过细胞毒效应、热效应及骨水泥固化阻断肿瘤的血供等产生抗肿瘤作用;热效应可以导致椎体内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同时骨水泥还可以为脊柱病理性骨折椎体提供结构性支撑作用。大部分患者术后2小时腰背痛症状可获得明显改善,术后当天可下地活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椎体成形手术治疗椎体转移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为骨水泥渗漏,其滲漏发生率约为5%~10%,这与转移椎体皮质骨广泛破坏有关。但是只有少数患者在术后出现骨水泥导致的神经根压迫、肺栓塞等临床症状。
  总之,肿瘤患者如果出现剧烈腰背部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脊柱转移。一旦确诊,及时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避免椎体破坏进一步加重,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止痛效果。
其他文献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作为厌氧生物发酵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有机固废等污染物的处理。本文介绍了全混式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程及其相关特性。同时对其应用于餐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当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VOCs关注程度越来越大。本文对VOCs现有应用广泛的GC(GC-FID、GC-PID)和MS(GC-MS、PTR-MS、TOF-MS)方
疼痛是最常见的身体不适,久坐后腰痛,电视看久了脖子疼……尤其是中老年人,长年被慢性腰腿疼、肩膀痛和关节炎折磨。面对这些疼痛,大多人会选择忍或者吃几片止痛药。其实,除了忍和止痛药,热疗也可以缓解疼痛。  疼痛是求救信号,不能忽视  首先要知道,疼痛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目的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身体出了问题,需要解决。当然,疼痛也分轻重缓急,要分情况处理。比如,久坐后腰疼、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这些疼痛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感到自己的腿脚会慢慢变得不利索,鲁阿姨就是这样。鲁阿姨平日里总觉得右腿发凉,腿脚没力气,走路多了就会腿疼。她认为自己除了血壓偏高,身体没有其他大毛病,所以判定自己这是“老寒腿”,腿疼的时候就贴点止疼药膏,或拿热水袋敷一敷,根本没有放在心上。邻居每每看到鲁阿姨因腿疼而走不动路时,就会关切地催她去看医生。而鲁阿姨总是回答一句:“唉,不用看,我这是十几年的老寒腿
53岁的张女士不久前测出血糖偏高,同事小张推荐她吃二甲双胍,朋友小胡又说格列齐特效果不错,网上一查发现近几年的新药利拉鲁肽评价也不错……张女士纠结了,究竟哪种药效果最好?自己又该听取谁的建议选药呢?  其实,上述几种观点都没错这些药效果确实都很好。但张女士的“纠结”用错了地方。要知道,糖尿病患者是没有能力与权利去选择降糖药的,而应该在專科医师指导下配合用药。很多人问过我,糖尿病患者用药最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