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选药别抢“方向盘”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岁的张女士不久前测出血糖偏高,同事小张推荐她吃二甲双胍,朋友小胡又说格列齐特效果不错,网上一查发现近几年的新药利拉鲁肽评价也不错……张女士纠结了,究竟哪种药效果最好?自己又该听取谁的建议选药呢?
  其实,上述几种观点都没错这些药效果确实都很好。但张女士的“纠结”用错了地方。要知道,糖尿病患者是没有能力与权利去选择降糖药的,而应该在專科医师指导下配合用药。很多人问过我,糖尿病患者用药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是病情还是患者的年龄?或是患者体型?都不是。糖尿病患者明确自己并没有用药选择权(处方权),这才是选择降糖药最重要的原则。
  如果没有在医师指导下,而自行选择降糖方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大多不太美妙,很少有“不翻车”的。即使患者勤奋好学,看过千百篇糖尿病用药的文章、音频、视频,甚至是教材、指南,都不可以自行选择降糖药。如果把身体比作一辆车,糖尿病患者就是这辆车唯一的乘客,而医师就是专车司机,载着“乘客”,把这辆“车”驶向健康之路。“选择降糖药”就是指由谁来负责驾驶。显然,驾驶权在“司机”而不在“乘客”,即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这一权利在于医师。因为所有药品都存在不良反应、禁忌证与适应证,只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专科医师才有制订合适降糖方案的能力。而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积极沟通配合,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并遵医嘱用药。
  当然,糖尿病患者有更换医师的权利。如果感觉与某医师沟通费劲,或者不信任某医师,可以也应该及时更换自己的主治医师。好比“乘客”感觉某位“司机”老是飙车,或者老是慢吞吞开车,坐得不舒服,完全可以更换“司机”。但绝对不能越俎代庖,自己代替医师给自己开药。
  在选择降糖药时,首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患者应主动向主治医生反映用药后的感受,包括有没有胃肠道反应、有没有低血糖症状、有没有体重变化或者其他不舒服等。这既是糖友的权利,更是糖友的责任。就好比“乘客”可以向“司机”反映,“这车太快了,我有点儿头晕”,“车窗关得太紧,我想透气”,或者“现在刚刚好,我坐得很舒服”。特别是,要和医师反映自己能不能坚持用药。因为有些药必须三餐服用,如果很难坚持做到,应该主动向医师提出,以及时更换药物种类。此外,饮食、运动、合并疾病、家族史、生育需求等,都会影响到降糖药的选择,患者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一样,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也不一样,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与反应性也不一样。即使别人吃了某种降糖药,效果很好,也不等同于自己可以吃这种降糖药获得同样的效果。相反的,还可能因个体情况不一样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用药绝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随意换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请专业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及调整药物。
其他文献
动脉硬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对心、脑、肾等生命靶器官的危害性极大。如果能早期识别以下动脉硬化的征兆,加强自我防护、监测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就能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1.情感异常。常常因为生活中的小事激动、发脾气、忧伤、情绪波动大;或性格反常,表现为热情变淡漠、慷慨变吝啬;还有些人可出现焦虑、抑郁或恐惧等情感障碍。  2.头脑不舒服。经常觉得头发沉、发闷(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头晕、头痛,常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作为厌氧生物发酵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有机固废等污染物的处理。本文介绍了全混式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程及其相关特性。同时对其应用于餐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当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VOCs关注程度越来越大。本文对VOCs现有应用广泛的GC(GC-FID、GC-PID)和MS(GC-MS、PTR-MS、TOF-MS)方
疼痛是最常见的身体不适,久坐后腰痛,电视看久了脖子疼……尤其是中老年人,长年被慢性腰腿疼、肩膀痛和关节炎折磨。面对这些疼痛,大多人会选择忍或者吃几片止痛药。其实,除了忍和止痛药,热疗也可以缓解疼痛。  疼痛是求救信号,不能忽视  首先要知道,疼痛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目的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身体出了问题,需要解决。当然,疼痛也分轻重缓急,要分情况处理。比如,久坐后腰疼、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这些疼痛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感到自己的腿脚会慢慢变得不利索,鲁阿姨就是这样。鲁阿姨平日里总觉得右腿发凉,腿脚没力气,走路多了就会腿疼。她认为自己除了血壓偏高,身体没有其他大毛病,所以判定自己这是“老寒腿”,腿疼的时候就贴点止疼药膏,或拿热水袋敷一敷,根本没有放在心上。邻居每每看到鲁阿姨因腿疼而走不动路时,就会关切地催她去看医生。而鲁阿姨总是回答一句:“唉,不用看,我这是十几年的老寒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