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归为社区管理的人群日益庞大,要求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增多。所以,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加强社区文化团队建设,对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团队建设 构建和谐
一、高度重视文化团队的健康发展
发展和建设社区文化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社区文化团队建设和管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任务、新要求。
目前,社区建设模式采取的形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和睦、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美好的人居环境。社区文化团队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几年来,武鸣县各社区的文化团队得到了可喜的长足发展,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例如红岭社区,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已建起了两处文体活动中心,包括1个多功能露天戏台、1个羽毛球场、1个田径跳远场地,2个灯光球场、2个乒乓球场、5个气排球场,总面积达2900平方米。每当夜幕降临,文体活动中心就灯火通明,青少年有的打球、有的歌舞,一片欢声笑语。自2010年5月以来,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全县气排球比赛,男女38队参赛。2010年,在社区戏台就演出了10场文艺晚会。2011年春节期间举行的两场精彩演出,至今仍让观众记忆犹新。这样的活动,社区居民都踊跃参加,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居民们欢聚一堂,共享社区文化大餐,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反映了武鸣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红岭社区“彩霞”艺术团成员有35人,半数以上是退休教师,也有退休干部、职工和工商个体户和农民等行业人员。该团坚持送戏下乡,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先后到全县13个镇、屯作宣传演出,在县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08年曾代表武鸣县参加南宁市老年人文艺大赛荣获二等奖。在建国六十华诞和建党九十周年,彩霞艺术团先后在该县人民会堂为观众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社区各类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内,一起管理这个微观小社会,一起建设家园,一起享有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地推进社区走向繁荣。因此,我认为,要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团队建设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提升社区管理的范畴中,组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推动社区团队更健康地发展。
二、开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文化。社区文化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而推动社区文化工作的思想、组织、业务和设施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详细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要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要以文化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建立文化专干队伍,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社区文化队伍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
社区文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需具备固定的设施与设备;把社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为群众排练文艺节目,举办展览,进行科普和时事宣传,开展图书报刊阅览,举行各种活动必要的场所;尽可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吸引广大群众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其次,开展赋予地区特点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不同,社区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民族、不同社区的群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风习和文化传统。要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并顺应其规律来开展活动,只有这样,社区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本社区的文化土壤中,当地人民乐于接受,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最后是建立相应的文化机构。开展社区文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机构。有了机构组织,才可以有效地开展本地的社区文化。建立机构,首先是开发本社区现有的文化设施、设备,其次是挖掘本地区的文化人才。开发文化设施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即城市建设规划要考虑到如何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一个区域的同时,要有一个文化的、长远的眼光,考虑到几十年、几百年的发展趋势。第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文体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团队建设上,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建立群众文体干部的培训机制,培养和引进有号召力、有特长的骨干后备力量,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此外,还要挖掘社区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建立志愿者队伍,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社会施展才能和技艺。社区之间还可优势互补,人才资源互相支援,做到人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有序推进,利国利民”的原则,使社区文体团队健康稳定地发展,从一个侧面增强基层政权的影响力、凝聚力,更加充分地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团队建设 构建和谐
一、高度重视文化团队的健康发展
发展和建设社区文化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社区文化团队建设和管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任务、新要求。
目前,社区建设模式采取的形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和睦、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美好的人居环境。社区文化团队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几年来,武鸣县各社区的文化团队得到了可喜的长足发展,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例如红岭社区,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已建起了两处文体活动中心,包括1个多功能露天戏台、1个羽毛球场、1个田径跳远场地,2个灯光球场、2个乒乓球场、5个气排球场,总面积达2900平方米。每当夜幕降临,文体活动中心就灯火通明,青少年有的打球、有的歌舞,一片欢声笑语。自2010年5月以来,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全县气排球比赛,男女38队参赛。2010年,在社区戏台就演出了10场文艺晚会。2011年春节期间举行的两场精彩演出,至今仍让观众记忆犹新。这样的活动,社区居民都踊跃参加,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居民们欢聚一堂,共享社区文化大餐,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反映了武鸣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红岭社区“彩霞”艺术团成员有35人,半数以上是退休教师,也有退休干部、职工和工商个体户和农民等行业人员。该团坚持送戏下乡,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先后到全县13个镇、屯作宣传演出,在县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08年曾代表武鸣县参加南宁市老年人文艺大赛荣获二等奖。在建国六十华诞和建党九十周年,彩霞艺术团先后在该县人民会堂为观众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社区各类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内,一起管理这个微观小社会,一起建设家园,一起享有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地推进社区走向繁荣。因此,我认为,要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团队建设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提升社区管理的范畴中,组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推动社区团队更健康地发展。
二、开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文化。社区文化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而推动社区文化工作的思想、组织、业务和设施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详细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要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要以文化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建立文化专干队伍,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社区文化队伍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
社区文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需具备固定的设施与设备;把社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为群众排练文艺节目,举办展览,进行科普和时事宣传,开展图书报刊阅览,举行各种活动必要的场所;尽可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吸引广大群众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其次,开展赋予地区特点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不同,社区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民族、不同社区的群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风习和文化传统。要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并顺应其规律来开展活动,只有这样,社区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本社区的文化土壤中,当地人民乐于接受,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最后是建立相应的文化机构。开展社区文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机构。有了机构组织,才可以有效地开展本地的社区文化。建立机构,首先是开发本社区现有的文化设施、设备,其次是挖掘本地区的文化人才。开发文化设施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即城市建设规划要考虑到如何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一个区域的同时,要有一个文化的、长远的眼光,考虑到几十年、几百年的发展趋势。第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文体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团队建设上,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建立群众文体干部的培训机制,培养和引进有号召力、有特长的骨干后备力量,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此外,还要挖掘社区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建立志愿者队伍,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社会施展才能和技艺。社区之间还可优势互补,人才资源互相支援,做到人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有序推进,利国利民”的原则,使社区文体团队健康稳定地发展,从一个侧面增强基层政权的影响力、凝聚力,更加充分地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