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绥化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0级在读。联系电话:18714554931
  【摘要】阅读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对幼儿开发智力、诱发学习兴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在成长学习阶段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幼儿阅读的重要性决定了应该注重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以下本文将先从幼儿阅读的重要性谈起,继而从幼儿园、日常生活及家庭氛围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能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阅读兴趣;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能够让人产生学习动力,从而能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幼儿时期的各方面能力都处于萌芽之中,如果老师与家长对他进行被动式的教育,幼儿会产生逆反心理,其效果自然不尽人意。在幼儿时期,家长都会给他们买一些漫画书、故事书等,这是家长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但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局限于让幼儿阅读故事等,而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
  一、幼儿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儿童在五岁之前语言能力已经形成,阅读能力开始逐渐积累。但是,由于儿童认知能力的不足,他们的语言把握能力十分有限,这就需要老师与家庭的正确引导。儿童在幼儿时期,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意志力比较薄弱。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其爱玩的天性,极易形成逆反心理,因而常常不能持久。阅读对儿童智力发育的益处非常大,如果强行让儿童去进行阅读训练,儿童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其训练结果必然不如人意。因而,正确引导儿童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这关乎着儿童是否能够自主地、积极的进行阅读活动。
  阅读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幼儿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生长阶段,他们的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都处于学习的好时机。阅读可以让儿童迅速的了解、感知世界,这是让儿童得以认识世界与人生的重要方式。
  二、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创造适合的阅读环境
  幼儿自进入幼儿园开始,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来源。当儿童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则是儿童学习的主要管制者,那么阅读兴趣的培养则落在了老师的头上。以下将着重对老师如何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希望能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若要儿童真正的喜欢上阅读,老师要创造有利于儿童阅读的环境,促使儿童自主的去进行阅读活动。所谓阅读环境,就是指能够让儿童引起阅读欲望的环境、背景。这就像学习语言一样,学习英语时,老师总会讲,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则要在相应的环境之下去学习,对于英语而言,其环境则是英语国家与地区的生活,在这种生活环境内,学习英语就变得自然与容易许多。阅读也是如此,在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中,阅读兴趣的培养则变得容易的多。
  首先,老师让儿童班级这个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味道,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室的环境中添加阅读的因素,让儿童在耳濡目染当中自觉的去进行阅读。老师还可以订阅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如《故事报》、《看图识动物》、《幼儿画报》、《幼儿识字》、《幼儿智力世界》等。老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阅读中心,这个阅读中心放置一些儿童喜欢看的书籍,要求小朋友在阅读之后,应自觉还回原处;老师应在阅读中心设置一个评比,看看哪些同学阅读的次数的最多,老师可以给出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这样,儿童阅读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起来。同时,这个阅读中心,老师要将其设置的诗情画意些,这对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操也是有好处的。当学生一进入教室之后,他们马上就会看到阅读中心,给他们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鼓励他们在课间或休息时,多多地进行阅读。
  对于阅读能力培养最大的障碍,便是汉字的储备不足。由于幼儿年龄与认知能力的缺少,他们所认识的汉字十分有限,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也将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在汉字上过关,从而能够顺利的进行阅读活动。老师可以在学习园地中,设置一些认字活动;老师还可以利用偏旁部首来对儿童进行汉字的训练,比如老师在学习园地中写一个部首,如木字,让学生来比赛进行填字,看哪些同学能写出含有这个部首最多的字。这样,儿童在比赛与竞争中,不知不觉的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又如,老师可以每天在学习园地中写出几个生字,让学生来进行记忆,这些字必然是常用字,当学生记住了这些字之后,老师应再找到有这些生字的文章,让学生共同来读,从而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培养的时候,所选择的材料、漫画书等一定要保证难易适中。如果难度过大的话,是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如果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过于困难,兴趣就不会产生了,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没了积极性。
  (二)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
  阅读是一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与日常生活相脱离,否则便进入了僵化的誤区。将阅读置于生活当中,就是让儿童把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是又不能让儿童把阅读当成一种全部的生活,这是不利于儿童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的。此时的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智力的时期,他们没有自控能力与调节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对其进行调节。因而阅读在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就要靠家长来掌握,既要让儿童将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又不能让儿童把阅读僵硬化了,成了两耳不闻天下事、只知道学习的儒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如果老师与家长将阅读能力的培养置于生活之中,似乎就容易的多了。
  首先,老师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早上八点开课之前,有些幼儿会来的早,老师可以让这些儿童先看一会阅读书刊,比如看个小故事,或是风俗人情等。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安排这位学生进行讲述,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当然,老师更可以在每堂课的最初几分钟里,对学生讲一些阅读中心的书上面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自已去看,然后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表现好坏,进行一些恰当的奖罚,以提高小朋友进行阅读的积极性。   其次,老师可以利用午饭过后的时间,来对儿童进行阅读训练。当吃过午饭后,老师可以让儿童在操场上集合,一边让他们小小的活动一下,老师可以放点轻音乐陶冶一下他们的心情。随之,老师可以选一本百科全书,让小朋友们自己去选择听什么,比如故事、笑话、名人轶人等等,当老师讲过之后,老师可能找一些小朋友再进行一遍讲述,这样,儿童的阅读能力就会被训练出来了。小朋友在这之后,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去睡觉了。
  再次,在每天离开幼儿园之前,小朋友们都比较兴奋。经过一天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玩耍,他们感觉到有一些疲惫。但是一想到要见到爸爸妈妈,又可以回家,他们的情绪是很高昂的。老师不妨可以利用离园前的这段时间,让孩子进行了一下语言能力的锻炼,比如,学生可以把自己这一天阅读过的书目、故事或是收获等讲述出来,让他们对自己一天的阅读收获有一个了解。此外,老师也可以通教材中的故事,讲一些课本外的知识,比如老师可以介绍一本书,并将这本书的故事大概讲给学生听,如果有学生感兴趣,老师可以将书借给他。这样,儿童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
  (三)注重家庭氛围的熏陶
  阅读兴趣的提高,与家长和学校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前,父母便是子女的老师,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的任务则落在了父母的身上。家庭,是孩子除了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小朋友每天除了八小时在校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在家庭里度过。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会对小朋友进行不自觉的熏陶,让儿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去主动的进行训练。
  儿童有着好奇的天性,对于任何事物都十分新奇。家长可以把孩子的卧室、书房布置成具有浪漫气息的生活场所,让孩子在吃穿住中,受到家中环境的熏陶。其次,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经常放一些关于知识的磁带、光碟等,让孩子只要在家中,便能受到来自听力方面的训练。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科普知识的书籍,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会,并对儿童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这样,他们就可以自觉得去进行阅读活动。提高阅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赘言,只对以上三个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幼儿园教育有所帮助。阅读是一个人受用终生的能力,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老师与家长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虽然儿童的阅读行为大多发生在学校,但这并不代表着,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任务都在老师身上,家长作为女的监护人,也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费立双;《早期文學教育》[M];辽海出版社;2002.09:101-103
  [2]范丽;《幼儿早期阅读与识字4》[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1:74-76
  [3]易进,林丹华;《幼儿语言教育2》[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28-29
  [4]徐治娴;《语言能力培养》[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07:81-84
  收书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实验小学吴波收 联系电话 18714554931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体验中,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不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积极发挥学习的主体作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将主要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语文,姓“语”名“读”。“读”是自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首先,读的量要大,面要广。其次
【提要】优化课堂教学,还应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要在解决乐学、善学爱学上下工夫。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的语文作业设计,注重了趣味性差异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语文是一个外延宽泛,内涵复杂的学科,和数理化比较起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教育教学 应用  【摘要】随着知识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普及,它改变了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运用和体现也越来越多元化,使教育模式变得更加高科技,内容涵盖丰富。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普遍应用使教育模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在职业教育中的为学生提供模拟教学
【摘要】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學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谈一点自己浅薄的认识。  【关键词】探究;主体参与;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主体性教育正是着眼于促进人的发展,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