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艺术手法鉴赏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要借助一些艺术手段来辅助表达诗歌的情感和主旨。我们把这辅助表达手段叫做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诗歌中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往往与诗人构思、立意分不开,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重点考查的内容。
  我们看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考查情况:
  ①广东卷考查了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第一小题的提问是: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一首是唐代钱珝的《未展芭蕉》,另一首是金元好问的《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提问的方式是: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③北京卷,则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诗歌《江堤》的写景手法,其中C是:“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以上都是以诗歌的艺术手法设问,直接考鉴赏查诗歌的艺术手法。此外,间接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如:
  ①辽宁卷考查张耒的《初见嵩山》,其中第1小题的设问是这样的: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②江西卷考查秦观的《江城子》,其中第2小题的设问是: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从历年高考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来看,主要的设问方式有:
  ①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诗歌赏析。
  ②诗/某诗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③诗/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④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哪些修辞手法?揭示了什么主题?
  ⑤诗歌在写某景、某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⑥诗歌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分析。
  从上面的设问方式可以看出,有些是“小角度”设题,而有些则是大角度设题。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一般说来,小角度设题考查的是诗词的局部,大角度设题,则侧重于考查全诗词,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前者难度低、分值小,后者难度高,分值大。答题时,要弄清题目的要求,看清分值很关键。
  那么,如何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呢?
  首先熟知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这是基础。如果连常见的艺术手法都不能识别与判断,鉴赏显然是一句空话。诗歌中,艺术手法主要分三类:①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烘托、渲染、用典、虚实结合等。②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通感等。③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熟知这些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利于我们确认被考查的诗歌的艺术手法,从而展开鉴赏。例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最后一句“曳碧云斜”,这句是写景,写景通常运用的手法与描写有关,还与抒情方式有关,从诗句分析不难看出,这里运用了白描,同时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有了这样的确认,后面的赏析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其次,掌握运用艺术手法的技巧与规律。尽管诗歌艺术贵在创新,但是诗人在长期探索、运用艺术手法时,却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套路,或者说规律,为我们理解诗歌提供了依据。如,写景诗,诗人往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所借之景与所抒之情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形成了一些套路,如杨柳、芳草、长亭、关山、烟波表达离别之情,用西风、残照、斜阳、鹧鸪表达羁旅之愁。再如咏怀古诗,往往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
  这“古”与“今”必然存在着今昔对照,言古其实是为了说今,只是诗人因某种原因,不能明说罢了。还有咏物诗,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常常通过刻画、塑造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来表现自己的“志”,“物”与“志”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2012年天津卷《野菊》,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野菊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这正是诗人杨万里的人格写照。
  最后,理解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而诗人别具匠心的构思、立意往往就通过一定的表达效果传达出来,所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关键是理解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这表达效果,包括对诗歌的意境、形象、构思、立意、语言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哲理等。如烘托,它可以营造气氛,加深诗意,强化心里感受。2012年山东卷“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两句,通过描写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再如用典,能使诗歌简洁含蓄,余韵盎然,言在此而意在彼,曲折表达诗人的心曲。2012年天津卷的《野菊》,首联与尾联用典,写野菊不追逐流俗,不迎合文人,保持自己的节操,以菊写人,含蓄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再如2012年全国卷《落叶》则动静结合,写出了一场秋雨后,庄稼已收割,田野空旷,深红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飞舞的情景,营造凄凉的氛围。
  当然,联系作者的背景,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揣摩诗人作诗的意图,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艺术手法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
  小角度设题,通常问什么答什么,这比较简单,这里主要探讨解答大角度、综合性强的题目方法。从长期的教学、备考中,我们总结出了这类题目的答题范式:确认手法 分析手法的运用 点出效果/情感。这个答题方式可以阐释为三个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下面,我们以2012年浙江卷为例,给同学们一个答题示范。
  未展芭蕉
  (唐)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这是一道5分的题,设问角度大,综合性强,都是针对两首诗的全局设问的,答题时分三步走,重点分析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表达的情感,切忌只谈艺术手法。示例:第一首妙用比喻(第一步),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第二步),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三步)。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第一步),将海棠与桃李对比,以桃李闹春风,反衬海棠,“闹”字比拟形象(第二步),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第三步)。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它让人反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又抑或是在蹉跎中度日?  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它让人反思: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  “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
【摘 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象灾害频发对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通过分析我国八大经济区域1997-2018年农业生产状况的面板数据,着重考虑了农业气象灾害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八大经济区;粮食生产;气象灾害  1 研究背景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较工业化前升高2℃以
对论证的方法掌握得清清楚楚,作文时却缺少潘江陆海之才,只会提观点、摆材料,以叙代议,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达不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提出的“说理透彻”、“有分析比较”的要求。这是同学们议论文写作的通病,试试下面的方法一定会有所改观。    1.探因究果法    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能起到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
【摘 要】 研究生党支部是对研究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和管理的重要陣地,是党的组织基础,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因年龄、思想、理想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党支部活动较难开展。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党员培养、党员干部培训、组织生活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研究生基层
[原文]  执虚如盈  文/张丽钧  (1)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2)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3)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4)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
2009届南京市一模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刘长春的《江南无雪》,题目出得非常典范,覆盖了文学类文本中散文阅读的重点,对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现就笔者阅卷情况做一点分析并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题目:第11题,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5分)  答案:(1)听落雪的碎玉之声;(2)多次爬出被窝看雪;(3)梦中的雪景。  采分点:(本题5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
文章导读  按照传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其目的是传子接代。但好多新婚夫妇结婚不久就分手,有的干脆就成了大龄青年。最近,日本东京率先开设了结婚预备学校,对婚前男女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使之在婚后成为良夫贤妻。(369)  Dozens of Japanese are attending a newly launched school in Tokyo that aims to turn them in
【摘 要】 探析灵芝菌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可行性。分别以50%、60%、70%、80%、90%和100%比例灵芝菌糠替代木屑,测定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基质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及黑木耳的蛋白质、总糖营养成分变化,探讨灵芝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对黑木耳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比例替代木屑为配方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利用率最高,子实体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最高。结论:木屑31.2%、灵芝菌糠46.8
任务型阅读是2008年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中的新增题型,有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答题参考时间为15分钟。在能力要求上提出要考生能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 (阅读文章加图表的总阅读量在460词左右)。它主要测试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篇的处理能力,瞬间记忆能力,较快的答题速度和用英语进行表达、概括的能力。以下是选自江苏省2009年《考试说明》中的任务型阅读示
【摘 要】 为筛选出适合在东北地区西洋参种植过程中的最佳施肥方法,该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西洋参的田间生长情况,通过去向回收模型计算后,得出西洋参在鲜根重、干根重方面都好于常规经验施肥,在出苗保苗及锈腐防效上与经验施肥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别,说明此模型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可以应用于田间实践。  【关键词】 测土施肥;西洋参;去向回收;参根测量  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