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的主要阶段,所以小学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的。与其是数学教师,因为数学这一科目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主要科目之一,并且此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将实现课堂的现实性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6-01
  小学是基础教学阶段,国家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现实性,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其现实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依然以自身为中心,教师在教学将自己的教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强制性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学习思考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限制,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遇到不同的问题就等教师的解答,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动脑能力,过度依赖教师,当没有教师引导着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解答。
  2.注重知识讲解,忽视了其它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是讲授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进行课堂测验,而学生要做的则是接受新知识,回忆旧知识,应对课堂考试,这样周而复始的教学就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此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讲解,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培养自己的思维、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因为教师固守陈旧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只能是按照教师的思维学习,自己的思维被限制,实践机会也别剥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厌倦数学学习,从而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效果。
  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现实性的具体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构建生活情境
  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是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就应在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课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去逛超市,所以教师就可以构建在超市中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小丽的妈妈给了她20元钱,让小丽在超市中买苹果,桃子和葡萄这三样水果,要求葡萄要买1斤,苹果要买2斤,那么小丽应该买多少桃子?苹果是3元钱一斤,桃子是4元钱一斤,葡萄是8元钱一斤,所以小丽就应该是20-8=12,12-2×4=4,4÷4=1,所以小丽应该买1斤桃子[1]。这样的案例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经常看见,所以教师利用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现实性。同时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也能够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并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习是快乐有趣的,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数学在人们生活中处处皆是,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周长计算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回到自己家中的时候找找家中的长方形物品,然后测量并计算出这一物品的周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计算出的周长说出来,然后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这名学生计算的是家中的什么物品。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3.通过现实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些难点知识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联系,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并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百分数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可能很多学生都不理解百分数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些百分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一定听说过某件物品正在打折,比如说衣服在打7折,那么打几折是不是百分数呢?”当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因为此问题和生活有联系,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确实听过这样的话,所以学生的兴趣在一瞬间就会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并结合教师所讲解的百分数概念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若是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若是不正确,教师则应该耐心的为学生讲解错误点,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记忆,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不能忽视的一门学科,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兴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就应该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现实性的课堂教学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况顺畅.小学数学知识现实性与课堂教学现实性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3):259-259.
  [2]艾东荣.冷静看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5,(11):252.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开始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巧妙教学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互动合作、实践探究,在体验、经历中掌握知识与能力。为了真正契合素质教育目标,也为了打造高效的互动式以生为本的课堂,需要巧妙实施提问教学策略,以问题来启迪思维、鼓励探究。本文从串联式提问、并联式提问、总结式提问、拓展式提问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物理有效提问教学实施的策
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二十三个年头。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有一点最深的感受,就是写新闻要学会抓问题。只要把问题抓准了,稿子就有成功的希望,这样的新闻,也才有生命力。那么怎样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全球水资源面临污染和短缺两大危机。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饮用水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自来水厂采用相对传统的水处理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要使课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在数学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和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自我检查和及时反馈、研读课本和学用结合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 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各专业对数学能力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性,采取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是广大数学教师必然的选择。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结合本校的改革与实践情况,详细分析了分层分类的标准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应用高等数学 差异性 分层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摘要】 运算能力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能力,在高考中不少题目的难度体现在运算的难度上,从高考阅卷对计算题的反馈情况来看,很多考生思路和方法基本正确,但中间过程出现计算失误导致全题失分严重。因此,高考中运算问题成了莘莘学子升学的拦路虎,正所谓“成也运算,败也运算”。如果方法是从已知条件通向结果的桥梁,那么运算技能则是桥梁上的润滑剂,我们可以利用运算技能更快更准地达到目标。  【关键词】运算能力 算理
【摘要】通过设疑导入、问题导学、案例解惑、课堂讨论、知识推导、重点回顾、多类别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完成本此课教学目标。  【关键词】青霉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1-02  一、设计思路  对教材和学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把握好重难
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手大胆的去学,学生的自由自主意识和自
我在川报实习期间,写得最多的体裁是通讯。早在学校上课时,就听说过现场采访在通讯写作中的意义,这回,我亲身感受到了。穆青同志说过:“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只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采写新闻报道中经历的许多小事,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价值,可是过后认真思索起来,竟发现那里面有可取的教益。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一日,川报一版刊登了一条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