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俱佳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保证。文章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探讨构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与思维能力、数据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2-0096-03
   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以及财务共享等代表智能化时代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发展,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李红侠、秦桂莲从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模块的开发、理论系统模块的开发、实践系统模块的开发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应用条件和方式,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会计专业“需求-能力”型模塊式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1];李秀娟提出了智能时代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传统财务会计课程基础上融入并体现“业财税”合一[2];王斌以企业实际财务岗位的需求为基础,提出建立“岗位能力与素质需求、相关职业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课程、教师研究”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3];姚毅等从合理安排财务会计与税法课程教学时间将税务会计的内容融入财务会计和建立财税一体综合实验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财税一体化课程的路径[4]。
   近年来,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课程体系的重构,但仍存在课程观不清晰、课程结构不能形成逻辑自洽、课程设计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与课程活动不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同质化等问题。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直接影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旨在依据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予会计学专业人才带来的新变化以及会计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等,探讨构建具有一定科学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突出课程应用性,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的目的需要、能力拓展、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教学,构建符合实际的具有应用特质的课程体系;坚持起点高、有创新,体现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特色和学校发展定位。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这是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出发点,也是评价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与可行的重要依据。
   2.系统化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特点,按照理论与实践等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互相衔接,彼此连续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一体化原则
   不仅要做到不同课程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同类型(同一模块)课程之间的逻辑自洽与内在联系,强化不同类型(不同模块)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并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相适应。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新技术的发展正促使会计行业发生深刻变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引发会计岗位能力需求发生重要变革,一些初级的财务核算和业务处理工作会逐渐由信息系统或人工智能程序所取代,传统的会计核算为主的岗位正被财务数据处理与分析、风险评估、预测与决策、信息安全等管理岗位取代。会计人才在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如风险管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数据的分析与运用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见表1)。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转型和调整,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融入新知识和新技能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基于新技术条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增强会计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本文提出新时期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在注重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职业现状与未来分析,以及学生自我生存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强化通识教育与思维的培养,拓宽专业,实现跨界融合,构建体现专业素养与思维能力、数据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专业技能,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与信息化能力,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上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主要从专业素养与思维、数据分析与职业判断以及应用能力三方面着手探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基础理论与专业素养模块
   为适应新时代综合性、智能化的财务工作,该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强化思想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等。主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思维类的课程。    公共基础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美术欣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等,主要包括大学语文、体育、美术及艺术欣赏、思政类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财务会计基础、统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管理会计基础等课程。专业思维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思维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包括大数据基础、人工智能概论、python语言等课程。
   (二)崗位发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发展,促使会计岗位职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处理与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必然选择。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上凸显会计职业人才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设置如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纳税筹划等课程。同时设置跨学科融合类的课程,培育会计职业人员的人工智能能力(数字能力)和人工智能思维(计算思维),增加数据库原理与财务应用、财务大数据会计分析、财务共享与应用、云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将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跨界融合,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数据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
   (三)应用能力模块
   包括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模拟、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沙盘实训、云财务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主要包括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创业创新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沟通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良好的品德与创新能力。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下,会计人员从价值记录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从会计岗位的需求出发,优化课程体系,以利于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扎实的会计学专业基础,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分析理论,能够运用常见的大数据工具、技术和方法进行会计数据分析、预测和控制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侠,秦桂莲.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6(12):88-89
  [2]李秀娟,陈元艺.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5):91-92
  [3]王斌.论业财融合[J].财务研究,2019(3):5-11.
  [4]姚毅,陈元芳,杨璐.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商业会计,2020(5):12-13
其他文献
在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身为东亚共同体主要组成部分的中韩两国也在各方面加强了合作,面对全球严峻的形势和层出不穷的问题,中韩两国守望相助,情谊进
[摘 要] 抖音风靡校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空间、新工具、新平台。抖音也过度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引导其形成自利、拜金的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需要利用抖音抢占网络舆论新空间,改革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倡导核心价值观,加强平台管理。  [关 键 词] 抖音;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创业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人生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启蒙,不仅需要创业理论知识教育、创业意识培养、基本技能训练,更需要风险和社会责任担当教育,以及创业勇气的激发。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28-02 
以阜阳市T酒店为例,对星级酒店网络团购在线评论高频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已网络团购的真实入住者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影响星级酒店网络团购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即位
科学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随盘转动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变化的教学难点,设计三组实验情境:单物随盘转,牵物随盘转及连接体随盘转.通过对基础模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
[摘 要] 针对高职学院目前面临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脱节的现状,提出构建基于终身学习视角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系建设。通过采用混合所有制办学主体,推行工学交替平台,搭建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互转换“立交桥”,来完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建设。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成为职教改革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是杭职院的“金字招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动漫游戏专业群
摘 要:為研究英语学习动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2001-2020年间321篇以英语学习动机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学术产出机构主要为高校,各研究机构、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少;英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包括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和方法研究三个方面;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主流。基于此,提出加
[摘 要] 经济学基础课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在教研分析中意识到学生经济学基础课程学习状态不佳的原因就是经济学教学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学生的理工科目整体基础薄弱,在此恶性循环下,更多的学生对课堂热情减弱,而这也关系着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面对此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两点:经济基础教学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目前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还需
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美术类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提炼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