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日常生活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探析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86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真正起源发展是明清时期。从“四大奇书”到《儒林外史》、《红楼梦》,小说艺术发展呈现出“日常美”的趋势。表现题材从着眼于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的国家大事到关注现实日常生活;描写人物从非凡的历代英雄怪杰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创作意识从借历史演义到面对现实人生。总体上看其呈现出由宏大历史叙事回归人物个体和日常生活的特点,彰显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美。赫勒曾提出通过微观构建道德美学,由此观来,两者不谋而合。
  关键词:日常生活哲学 赫勒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根据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的观点,中国小说最终在明清发展定型。这一时期,在“拟话本”和短篇小说发展的同时,长篇小说也迅速发展。以“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为最高成就代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中国封建制度没落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期望;在商品经济萌芽发展和王学左派思想影响下,市民阶层的生活状况和对黑暗封建束缚的反抗;从丑的角度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异化扭曲的揭露。
  中国古代小说整体发展呈现一个偏于荒诞而真实的趋向,特别在晚清时期出现的大量狭邪小说,多少有点现代化的意味。而小说渐趋“日常化”的特征,挖掘了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启发读者从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人性自由和解放的观照以及审美愉悦。“现代性是启蒙、理性、个体性等,其中心是人自由的实现。”①从这一角度来讲,在《金瓶梅》那里,中国的小说已经开始具备了现代性,其中“日常化”表现的趋向也正是基于此,对封建思想统治下的人们道德价值观的重构和思考。
  赫勒在对现代性审美的重建过程中,认为现代的美学应该落脚于人类个性的解放和道德的重构。在大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人类正在被自身所创造的机器所控制,出现的人类“异化”现象使社会道德底线被一次次打破,人的个性正在被束缚。对此,赫勒认为重构道德美学是摆脱这一现象的途径,而实现道德美学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表现平凡的日常生活,注重个体个性的自由,从而达到从个体延展到社会整体,推动道德的重建、摆脱异化的生活困境。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正是沿着她所提倡的“日常生活人道化”理念进行着。
  从《三国演义》到《金瓶梅》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艺术发展,正是从借助敷衍历史、歌颂英雄寄托美好祝愿,以理想的高度对良好生存环境的呼唤,转变为以客观平静的笔触,通俗平实的语言,冷静地关注现实人生,批判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之后的《儒林外史》如此,《红楼梦》亦是如此,尽管后来出现了要求回归“理性道德”的小说,如《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但都落脚于描写现实日常生活、人物个体形象等。其中表现出的“日常美”,又将把对人的思考引向了脱离“封建道德”束缚的轨道。
  一.小说题材的“日常生活化”
  “社会变革不应仅仅在宏观尺度上实现,人的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内在组成部分。”②赫勒摆脱宏大叙事角度的桎梏,站在冷静的视角探视出人类社会变革的重要部分,即微观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中的人。
  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表现题材发展中,从《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一大批明代时的历史演义章回小说,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以及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都是着眼于通过宏大场面和宏伟叙述来给予读者崇高感受。运用通俗的语言、文人的加工和修辞,或是敷衍一代代王朝兴衰、讲述历史伟人,或是歌颂民间英雄的事迹,或是展现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其中夹杂着作者思想感情和评价,作者通过表现宏大历史的题材,或是壮阔的英雄群像,以神化和基于现实的合理“文学虚构性”或天马行空的想象,营造了时空转换、物是人非的深邃之感,以对一个“英明理想”时代的怀念、对民间英雄的塑造,发出了对中国传统“仁政贤臣”和“忠义”美德的呼唤,表达着中国士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重构。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浒》和《西游记》虽仍未摆脱这一“宏大崇高”的审美选择,但其中已经有了“日常美”的因素,例如《水浒》中关于勾栏瓦子的描绘、市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西游记》中异域风情和习俗的讲述等。
  真正实现题材“日常生活化”开端的是《金瓶梅》,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占据了中国小说史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它开启了中国小说“日常生活化”的先河。它打破以往小说世代累积的创作模式,在《水浒传》的市井生活描写的基础上,它的题材也开始完全地摆脱以往宏大的历史事件或英雄群像,而着眼于市井生活的描写,全书将视角放到西门庆家族的日常生活,表现西门庆家从兴到衰的过程。以西门一家日常生活为中点,网状展开,层层推入,整个社会的黑暗腐败、人性异化和灵魂扭曲便已触目惊心,对于其悲剧式的人物命运和结尾,表面上是其因种种淫乱导致日常生活支离破碎,实则是从这些微观的细节给予读者反思,以及关于封建社会的反思和对真正善良人性的呼唤和渴望。这正是赫勒所说的“从社會微观层面上去改造现存的生活图式,最终实现个体自身自由的提升”。《金瓶梅》看似是极为平常的生活题材,却以艺术的形式和审美范畴将其与读者产生审美心理距离,从而给人以极强的“日常美”感受。
  在此之后,清代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长篇小说沿着“日常生活化”方向继续发展前进,特别是愈到晚清其表现题材的“日常生活化”趋势愈是纵深式地向前发展,如“四大谴责小说”的表现题材全部是关于底层民众生活;《海上花列传》展现妓女生活不易等。
  二.追求个体解放和人的自由
  在赫勒的美学思想中,追求人的个体解放和自由是其终极目标,实现人的个体解放又必须是将艺术与日常生活进行重新组合,美的栖息地就是在日常生活的个体之中。③按照赫勒的思想,文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只有真正与日常生活接触,将日常生活中个体的个性表现出来,才能是对自由的一种解放,对道德美学的一种观照。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呈现出“生活个性化”的趋势。在人物的选取上,从高不可攀的帝王英雄到农村市井的布衣百姓;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从“扁平化”到“立体化”;在人物性格表现上,从“模式化”到“个性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小说人物不断“真实化”和“个性化”,人物内心的描写更加细腻和丰富,最终达到对人个体需求和自由的关照。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写好作文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精当批改,但往往教师的批改总是流于形式,学生只
期刊
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初中数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初中时复杂的多,并且数学的知识贵在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找对
中学写作教学的困惑很多,最普遍的现象有:写不具体,千篇一律,写空话、套话、大白话.这些常见病久攻不下,已经成为学生习作的顽疾.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讲评应重于作前指导”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当今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目前,公司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社会环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厂地协调工作,构建和谐的厂地关系显得非常重要,本人结合在长炼厂地协调工作实际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厂地协调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企业外部方面。一是部分村民“靠厂吃厂”。尽管地方政府一直倡导“爱厂护厂”,但是部分村民“靠厂吃厂”的意识根深蒂固。甚至有的村民认为:大厂是从他们耐以生存的土地上建起来的,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新课改下三维教学目标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学生情感升华、道德熏陶、美学赏析和意志品质塑造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写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开始逐渐的迈向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自动系统开始出现与被应用到生产中,其优点不言而喻。但是,在数字化自动系统中也经常会出现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行处理。  关键词:数字化;自动化系统;主要问题  随着系统的日趋复杂,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在系统中,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对有官方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有关技术人员在实际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数字化技术的优点分析
ICP(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孕晚期(80%在孕30周后出现),少数发生在孕中期,以皮肤瘙痒和胆酸高值为特征.对孕妇可引起维生素K吸收减少,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