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质疑,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的更多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阅读学习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中形成一些疑惑问题,将这些疑惑与同桌或者其他同学进行共享,大家共同探讨这些疑惑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
  先学质疑 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好的做到引导学生学习的身份和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先学质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形成一定的疑惑,这种疑惑可以是多方面的,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探讨疑问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提出疑惑
  当拿到一篇课文后,教师首先要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布置相关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角度要大,尽量做到宏观,使学生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目标即可,并尝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当学生出现找不到疑惑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同时问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句疑惑、问题疑惑、段落疑惑,也可以是对某个故事情节的疑惑,甚至可以是对文章中的一些错误进行疑惑,只要能够找到疑惑即可。
  比如,在讲授课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线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思考问题,寻找文章中的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语句,将其找到并画出来,一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通过仔细阅读,很多同学找到了自己的疑惑,比如有学生甲找到以下问题:“1.我在济南待过,为什么觉得济南没有文章中说的那么好啊?2.济南以泉城著称,为什么文章中没有提到这两个词啊?3.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句话描写的很美,但是什么意思啊?”有同学乙提出这些问题:“1.济南确实没有风,我去过,但是为什么没有风啊。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这句话不对啊,现在的济南城里很宽敞啊。3.矮松不是绿色的吗,怎么到了作者笔中成了青黑色?”很多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并将这些疑惑记录下来。
  学生能发现疑惑说明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进行了思考,因此在这一环节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并不去主观评价问题的好坏,只要大家找到疑惑记录下来即可。
  二、共享疑惑问题,与学生分组探讨
  当学生提出疑惑问题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个小组的划分可以是以同桌为小组,也可以是前后左右同桌为小组,具体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意支配,划分好小组后可以让小组成员将大家的问题共享并进行分类,并尝试探讨大家的疑惑,看看有没有人能够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如果大家都能认可的答案,就可以将其放在一边,如果不能认可,可以将其标注出来。最后大家要共同确定一个公认的问题在下一个环节中将其公布出来。通过这一环节的探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比如,上述同学乙所在的小组一同探讨她的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大家进行了探讨,有同学说:“济南没有风是因为它处在山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四周有很多城市包围着。”有同学说:“不对,济南地势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四周环山,所以风被山挡住了。”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本确定了答案就是被山挡住了。关于第三个问题,大家有一定的争论,有的同学说这句话实际是一句比喻的话,从而衬托济南冬天很冷,将树冻成青黑色,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阴天导致树变了颜色。大家争论的特别激烈,最终决定将这一题作为关键问题上交,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
  三、引导探讨问题,使学生理解课文
  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家共同探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环节,首先教师先将大家的问题整理出来,然后依次进行问题的探讨,在探讨问题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的方式帮助班级同学进行思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上一环节中小组提交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冬天的松树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过啊,这样我们请一位同学拿着手机到外面照一张照片来看看好吗?”教师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请一位同学外出采集照片,在这期间,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青黑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大家有没有具体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回答道:“黑色里面偏点青”“比绿色再深一些”“不是那么绿”。大家纷纷给出答案,很快学生回来了,大家看了一下照片马上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脑海中的松树颜色都是长期被人灌输的一种定势思维,松树本身就不是纯绿的,而是偏灰的绿。接下来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反思这一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定势的可怕,从而让学生以后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先学质疑,并一同探讨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应随时做到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从更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2】方关军.语文课,取消预习又何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02)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实施中,校长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引导者,教师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成果的体现者。要充分借助新课程的强大文化冲击力,引领学校新文化的发展,创造适合学
又是一周班队活动的时间,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个活动。其实班队活动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建设和谐班集体的良好平台,关键是要利用好,设计好,可是很多时候费尽心思,却收效甚微。  想起一天晚上放学时,留下值日的学生照例把位置上脏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到黑板上,却碰到了难题,说是同学的名字不会写。这让我联想到开学第三周班干竞选时,也有很多孩子在写选票时不会写同学的名字。我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为什
【摘 要】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展示自己的独到见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任务型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任务型教学 高效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
当前,医改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患者在各级医院对相同项目进行重复检查的现象较为普遍。有关医疗法规已规定,同级别不同医院之间检查结果应互认[1]。本次研究
【摘 要】  高中語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同时语文写作的分值在高考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学生的写作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作、再构建的思维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语文学科素养的高低。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的写作更加贴近生活,用自己的文笔去艺术性地描写生活,因而越来越强调对于学生写作生活化的
讲述你死里逃生的亲身经历,讲述你永世难忘的观感,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惨痛的一页,让历史保存你珍贵的记忆。
目的对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75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1ng/ml组、瑞芬太尼2ng/ml组、瑞芬
【摘 要】科学、恰当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阅读材料与教学方法的新颖多样化,还要积极引用科学、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给学生提供科学评价指导。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评价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讲,其不论是思维与智力,还是身心都处于重要发展时期,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