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问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应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bage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作为当前高中课程教学中的有机一部分,在增强学生自身认知能力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因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当前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相对比较陈旧,因此致使学生在当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本文就通过结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有效设问在高中课堂中有效应用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设问 课程教学 教学应用
  应该说,高中化学,它本身不同于其他一些学科。当前的化学教材当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包括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因此如果采用平常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一些厌学情绪。导致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不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以及教学手段来切实做好相应的化学教学工作。
  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有效设问的教学措施
  (一)努力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坦诚相见,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去深入学生生活底层,要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经常的去适当地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尊心等,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个学生要喜欢上一门课首先是从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开始的,而后才会喜欢上这门学科,所以,老师一定要认清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合理的去采用情感教学法,不断地去引导学生们学习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
  应该说,化学作为一门同人类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我们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发生在生活里的生活常识。在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已经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经常见到他们对一些自然现象非常感兴趣,又很熟悉,却不知道其中缘由,这就如一个一个很难解开的谜团一样,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困扰。这就对他们带来很大的诱惑,如果这时,教师懂得如何利用这种“诱惑力”,找准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结合点,并将其很好的融入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更深层次地去挖掘和搜集化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并将学生经常见到的一些生活现状融入教学中,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溶液性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结合一些生活现象来实现新课导入:“我们都知道在夏天,有时会看到一些物体自己就燃烧起来了,像稻草之类的,那为什么木头不会自燃呢”学生听了之后,就会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因为它们的燃烧点不同”“那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应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快地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再通过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努力地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三)结合化学实验,进行有效设问
  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化学实验,而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再加上化学实验一般都拥有着非常鲜明以及形象的实验现象,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往往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实验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而只是将这些化学实验简单地演示给学生,从而将亲自实践的化学实验变成了“讲实验”,这不仅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原理,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逐渐丧失了兴趣。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下,要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去组织一些化学实验来切实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以及主动性,并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高。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探讨物质燃烧的条件”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去组织以下几个实验:烧不坏的绢布、对比木条以及木屑等物质的燃烧程度、将玻璃杯罩住蜡烛等等。通过这几个简单化学实验,让学生从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和引领学生去自己思考一下当物质在燃烧时往往需要哪些条件。通过结合实验提出问题的情景教学法,能够将学生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进而在实现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有效设问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在学习中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的同时,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向海.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2) .
  [2]丁艳.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8) .
  [3]刘应梅.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1(12) .
其他文献
解决基于Saint-Venant方程组的传递函数模型的问题,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合流管道污水溢出的控制,使溢出率最小。利用现存的排水系统设施,通过灵活的控制和最优化流量以达溢出
【摘 要】 学案导学法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将教师的教案变成学生的导学案,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新理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让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 应用 导学案学法  引言:导学案的教学是基于传统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该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强化平台和经营者义务。《办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及工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何从占世界总储水量96%的海水中获得廉价的淡水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
针对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建立了二维两相非等温的传质模型,通过自编程序模拟了电池内的传热、传质和电化学反应过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主要的操作参数,包括
正值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在“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会期间表示,受耕地面积下降以及单产水平已处高位等影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
当下,所有的传统食品行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下滑、利润降低、生存艰难,这是大势,当然,期间也有逆势而行的,这是少数,归咎其原因,各家各言,有的说是互联网冲击导
【摘 要】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是要来培养孩子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塑造孩子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能力,所以这要求在我们的培养过程中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通过儿童自己思考动脑来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 精彩课堂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教学对象是天真烂漫、刚踏入校园生活的儿童。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是要来培养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即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奶粉新政相关配套文件近日已正式出炉。文件中除了对奶粉配方组成、研发报告等细节做了具体要求外,对于目前奶粉品
论述了血管网中分形问题的研究意义、内容、进展及其相应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重点评述了分形理论在血管网结构、血管生成和血管病理中的研究进展,以及血管网结构对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