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读好书

来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历史时针指向新的区间,追梦的中国人昂首步入崭新的2020年。
  在万众期待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如约而至。习爷爷依旧坐在那张熟悉的办公桌前,像唠家常一样和全国人民谈谈“心”——谈“初心和使命”,谈“万众一心加油干”,谈“心愿”和“期盼”。
  认真聆听,又有哪些人、哪些事,走进了习爷爷的年度记忆呢?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阵、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我们的祖国,活力迸发、英雄辈出。
  仔细观察,又有哪些重要时刻、珍贵回忆,留在了习爷爷身后的相框里?
  与家人的幸福时光、繁忙工作时的缩影,一幅幅变与不变的照片,记录着一个不平凡的2019。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们更是被贺词里的金句深深打动。看看习爷爷身后高大的书架,你就会明白,尽管政务繁忙,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爷爷依旧非常重视读书,把读书当作自己的最大爱好和生活方式。从《诗经》、汉赋到唐诗、宋词,习爷爷总是能从浩如烟海的文学精品中信手拈来,汲取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听完习爷爷一席话,来自安徽省怀宁县清河中心学校的《少年博览》红领巾小记者们元气满满。他们决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新的一年积蓄能量!
  阅读是最美的阳光
  好刊伴我成长
  2020年1月6日,是我们清河中心学校开展“安徽省少先队队刊《少年博览》知识竞赛”的日子。
  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就开始紧张地备战了!只要一有时间,队员们就拿出《少年博览》仔细品读,恨不得钻到书里去。经过许多天的紧张准备,比赛的日子终于到啦!整个考场挤满了人,每位参赛选手都跃跃欲试。队员们满怀期待,望着老师手上那一大沓试卷,这可真是一次特别的考验呢!
  一拿到试卷,考场里立刻响起“唰唰唰”的写字声、“哗哗哗”翻动试卷的声音。大家一边认真审题,一边仔细作答。虽然题目都来自队刊,来自一个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栏目,但还是不能马虎大意!
  竞赛很快结束了,队员们忐忑不安地走出考场,热烈地讨论着答案。“啊,我选错了!”“哈哈,这一题我回答正确!”没过几天,比赛结果新鲜出炉!告示栏上张贴出鲜红的获奖名单,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获奖的队员欢天喜地,没获奖的队员也不气馁。我荣获了三等奖,奖品是一个厚厚的米黄色护眼本!
  习近平爷爷曾经对青年学生提出谆谆教导: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要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我要以这次队刊知识竞赛为新的起点,通过下苦功夫,求真学问!
  (小记者:江若楠 指导老师:曹小平)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020年1月6日早晨,我一进校园,就发现学校的告示栏被队员们围得水泄不通。有什么好事情?
  我想挤进去看个究竟,可人实在太多了,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无济于事。这时,我们班的“消息大王”汪世博从人群里露出了半个脑袋。我赶紧助他一臂之力,把他拉了出来。“学校要举办省队刊知识竞赛了!”汪世博一边兴奋地嚷嚷,一边往教室里跑。很快,队员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全班沸腾了!大家争相从书包里拿出《少年博览》翻阅,看样子这次竞赛可是竞争激烈呀!
  接下来的几天,校园里到处都是队员们阅读《少年博览》的身影。操场上,大课间的间隙,队员们一边比赛跳绳,一邊不忘互相提问;教室里,自习课上,队员们一写好作业,就捧着《少年博览》认真品读;就连下课十分钟和午饭后的时光,大家也不放过!
  竞赛这天,队员们早早来到多媒体教室,这里就是举行《少年博览》知识竞赛的地方。嗬,教室里早已人头攒动,有几百人呢,我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环顾四周,参赛的队员们都很兴奋。他们有的在交流阅读感悟,有的在探讨在队刊中的最新发现,有的不想浪费竞赛前的一分一秒,还在埋头苦读……过了一会儿,少先队辅导员陈佩佩老师来了,原本热闹的考场顿时鸦雀无声。比赛分为小学低年级和小学中高年级两个组别进行,很快,四周便响起了队员们沙沙的写字声。
  时间很快就过去,竞赛结束了,队员们陆续走出了教室。作为红领巾小记者,我采访了两位队员。他们争着表示:“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以后一定会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
  冰心奶奶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少年博览》就是一本好刊,它的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深受我们少先队员的欢迎。
  (小记者:李泽慧 指导老师:陈 芳)
  我参与,我快乐
  2020年1月6日,是全校少先队员们期盼已久的日子——《少年博览》知识竞赛开始啦!
  “请参加知识竞赛的队员到多媒体教室集合!”听到广播里传来的“集结令”,队员们争先恐后地赶到多媒体教室。竞赛开始,我们奋笔疾书,把平时阅读《少年博览》积累的知识,如行云流水般地写在试卷上。每位队员都铆足劲,期盼能为自己所在的中队争得一份荣誉!
  几天后,学校公告栏上公布了这次竞赛的获奖名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荣获了一等奖。好期待明年的《少年博览》知识竞赛呀,到时候,我一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小记者:甘雨馨 指导老师:曹小平)
  何以为乐,唯有读书
  2020年1月6日,全校队员既紧张,又激动,因为我们马上要当小选手,参加《少年博览》知识竞赛啦!
  这次,我们中队可是做足了准备,要为中队争光。少先队辅导员曹小平老师带领队员们一起,圈画了大大小小的知识点。“筑梦·在路上”栏目中提到的城市地名、风土人情;“匠心”栏目涉及的文化传承人及其代表作品;还有很多栏目中出现古诗、法律知识、动物习性……一番学习下来,大家脑袋里的知识宝库都塞得满满当当!
  竞赛这天,队员们信心满满地走入考场。面对试卷上的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有的队员奋笔疾书,有的队员冥思苦想,有的队员气定神闲……看来,大家都在为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而努力拼搏呢!
  在这次比赛中,我可是收获满满!我不仅荣获了二等奖,还领悟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今后我一定要多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让阅读伴我成长每一天!
  (小记者:曹菲菲 指导老师:曹小平)
其他文献
2020年,作为忠实读者,我有幸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安徽省少先队队刊《少年博览》知识竞赛”!  试卷上有许多有趣的问题:蛙的扩音器是什么?植物的根有什么用?为什么猫在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当其他队员还在那里“望题兴叹”、无从下笔之时,我已经是“成竹在胸”了,因為这些知识我都在《少年博览》上读到过!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们汪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受他的影响,我也爱上了阅
期刊
正好好地吃着饭呢,你忽然站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关得很重。  闺女,我知道你为什么忽然不高兴。  因为我和你妈妈聊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位姐姐的确非常优秀,不但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正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心目中理想的儿女。  “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天下孩子的公敌。  向你道歉。  是啊,我们没有说你不好,连一点点暗示或者一点点敲打的用意也没有。  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
期刊
豆莎的小弟弟出生了。作为好朋友,麻咪当然得去看看。  豆莎介绍她的弟弟叫豆包,一个胖胖的看起来很有活力的小男孩儿。麻咪见到他时,他正在用响亮的哭声彰显自己的存在。  “哇——哇——哇——”  这哭声可真够厉害的,震耳欲聋。眼泪像开闸的洪水般哗啦啦往外汹涌,豆莎家的地板已经被淹没了,一家人都站在没过脚踝的泪水中。  “麻咪,自己找个椅子坐吧。”豆莎边说边从水里抓过一把正在漂浮的椅子。  “怎么哭得这
期刊
亲爱的爸爸:  您已经离开家驰援武汉一个星期了,我很想念您!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们一家三口今天已经度假回来了。您知道吗?妈妈昨晚又偷偷地流了眼泪,因为您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口罩和我们视频的时候,妈妈说您脸色苍白,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爸爸,我经常想打电话给您,但我知道您很忙很辛苦,我不敢打扰您。所以,我就写封信给您吧!  说实话,我恨疫情,恨它剥夺了您陪我的时间。1月18号那天,您跟妈妈说要把度假的
期刊
鼠年春节,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病袭击了中华大地。无数医疗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无数家庭默默付出、牵肠挂肚。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长干小学六(1)班吴乐仪同学,就和妈妈含泪送别了驰援武汉的医生爸爸。从此,她的心中,多了一份浓浓的牵挂……  吴乐仪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大年初二,在呼吸科工作的医生爸爸主动申请支援武汉疫区。年初三中午,一家人正在吃饭,爸爸忽然接到了医院通知:“申请通过,同意前往
期刊
世界上有千百种美妙的声音,流水声、雨滴声、花开花谢声……但有些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些时候,声音听起来让人厌恶甚至抓狂。真相只有一个!记住,我们的口号是:“大白吧,真相!”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脑子里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一天,大白和大猫下围棋。双方胶着时,“应该进攻”“不行不行,得防守”“攻”“守”“攻”“守”……在大猫的脑子里反复出现。  “你已經思考6分47秒了,还没想好怎么走吗?”大白
期刊
引子  “我总是做一个梦,梦到我住在冰箱里。有人过来,打开又关上冰箱的门,周围陷入一片黑暗,每个人都自顾自地吃着饭。  “然后门开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笑,不过他们依旧不正眼看我。接着门又关上了,灯也熄灭了。我的梦很无趣,对吗?”  1903梦境馆,夏影向南柯先生讲述自己的梦境。  她双眼下垂,刘海遮住眼睛……  一  “听起来,你很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南柯先生为夏影沏茶。  “转校以后,我经常失
期刊
沃尔特房间顶上的荧光灯把室内照得通明。地板上杂乱地扔着他的衣服。墙上挂着两个大镜框,里面分别陈列着一红一蓝两件职业篮球背心,红的是2号,蓝的是21号。两个大镜框的玻璃上面都落了一层细小的灰尘。窗户和我们房间的一样,用木板封住,连插销都被焊死了。  “我们去圭地马拉吧。”沃尔特提议。  “理由呢?”我问。  “就因为是圭地马拉。”沃尔特说着,滑出他的键盘,噼里啪啦地敲了几下。  屋里黑了下来。  很
期刊
《丘吉尔肖像画速写稿》  1952年,80岁的丘吉尔还在担任首相。现代艺术家格雷厄姆·萨瑟兰受委托为丘吉尔绘制画像,作为送给丘吉尔的生日礼物。面对丘吉尔的提问,萨瑟兰回答说:“这完全取决于您展示给我什么样子。”后来萨瑟兰对朋友说:“从头到尾,他都向我展示着如同斗牛犬的一面。”这幅神似“斗牛犬”的人像速写,为后期的油画创作提供了素材。  《丘吉尔》  丘吉尔看到萨瑟兰的定稿画后,大发雷霆,他说这是“
期刊
教育部2017“感动国培”十大年度校长、首批“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淮北市“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校长……周雪峰校长在40岁时就已经获得了诸多荣誉。  师范学校毕业的周雪峰,1999年通过公开招聘考上了一所新建立的学校——淮北市黎苑小学。因为教师不够,他一人身兼数职,从数学到体育,从音乐到书法,同时教授几门科目。忙得热火朝天的他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2013年,周雪峰再次通过招聘考试,担任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