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元首?还是画家?

来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吉尔肖像画速写稿》
  1952年,80岁的丘吉尔还在担任首相。现代艺术家格雷厄姆·萨瑟兰受委托为丘吉尔绘制画像,作为送给丘吉尔的生日礼物。面对丘吉尔的提问,萨瑟兰回答说:“这完全取决于您展示给我什么样子。”后来萨瑟兰对朋友说:“从头到尾,他都向我展示着如同斗牛犬的一面。”这幅神似“斗牛犬”的人像速写,为后期的油画创作提供了素材。
  《丘吉尔》
  丘吉尔看到萨瑟兰的定稿画后,大发雷霆,他说这是“半痴呆状”。不过,他还是咬牙切齿地接受了这份生日礼物。丘吉尔苦笑着说:“肖像是现代艺术一个了不起的例子,它的确结合了力量和直率……”虽然这幅画作并不为丘吉尔所喜,但依然有很多欣赏者,因为它表现了丘吉尔的主要特征——微抬的下巴和冷酷的表情,这都是英国人在战争年代最需要的不可撼动的力量。
  “在一个最艰难的时期,绘画拯救了我。”40岁时,丘吉尔的职业生涯处于低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军事行动失利,他被降职,成了一名普通军官。焦虑不安的他开始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爱好:绘画。
  《劳伦斯农庄》
  劳伦斯是丘吉尔在一战时曾经率军作战的地方。画面中,丘吉尔使用了大面积的绿色,点缀在其中的砖红色与之互补,看起来协调统一。
  《怡特威尔风光》
  怡特威尔曾是丘吉尔的故居,在英国的肯特郡。丘吉尔的绘画技法属于写实风格,画面中大面积的草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暖暖的黄绿色,展现出祥和安逸的田园风光。由此可见,丘吉尔在成为一名普通军官后,通过绘画缓解了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
  《斯科特上尉》
  斯科特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他曾去南极探险,在第二次去南极探险返程的途中,斯科特一行人先后遇难,被人发现遗体时,他们还带着十多公斤的岩石标本。斯科特被英国国王追封为骑士。
  丘吉尔的绘画作品以风景居多,也偶作静物和肖像。这幅画中描绘的斯科特双目微闭,面部坚毅,表情的刻画传神到位,完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Chartwell喝茶》
  这是丘吉尔故居餐厅墙上的一幅画。1927年,丘吉尔结识了其夫人的中学同学——著名印象派画家希克特,跟他学会了幻灯投影照片画法(把照片用投影机投影到大尺寸画布上进行描摹)。这幅画便是按照这个方法绘制的。画面色彩仅有蓝色这一单一色彩,运用不同深浅的蓝色对人物形体及光线明暗变化进行绘制,相当于“素描”。
  美国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被丘吉尔的作品深深吸引。1959年,艾森豪威尔建议丘吉尔将作品带到美国展出。之后,丘吉尔的作品开启了全球之旅。
  丘吉尔尤其喜欢画海边的景色。他也喜欢研究色彩,曾说过,“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色调,即使无法描摹,也能观察、理解和感受。”
  1947年,丘吉爾以大卫·温特尔(David Winter)的化名,向英国皇家美院“夏季展”递交了三幅作品。入选参展后,评委才惊异地得知这是73岁丘吉尔的大作,这给了丘吉尔巨大的鼓舞。不久后,英国皇家美院一致通过,选举丘吉尔为特别荣誉院士。
  二战期间,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历史名城卡萨布兰卡会晤,商讨盟军的战略。据说,会晤后丘吉尔极力推荐罗斯福游览马拉喀什,随后二人成行。罗斯福离开的第二天,丘吉尔就创作了下面这幅作品,作为送给罗斯福的礼物。
  《库图比亚清真寺塔》
  这幅画是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创作的唯一一幅风景画,他自诩这幅画“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都更胜一筹”。
  画中描绘了马拉喀什落日的景象。画面上可以看到护城墙后的宣礼塔,以及远处连绵的山脉。画面色彩搭配以蓝色和黄色这两种互补色为主,但用白色降低了颜色纯度,使得画面色彩更加柔和。
其他文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数学节,在这次主题为“古风课堂,趣味数学”的盛典上,我有幸被老师选中代表班級参赛。  比赛当天下午,我身披红色“战袍”,脚蹬黑色“战靴”,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汉代,此时的我就是那赫赫有名的大将韩信,器宇轩昂,脚下生风。当我昂首挺胸地走进比赛场地时,周遭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我投来了羡慕、钦佩的目光,让我既羞涩又自豪!  比赛开始了,选手们摩拳擦掌,各显神通。轮到我时,我声情并茂地讲述
期刊
夜幕降临,城市笼罩在巨大的金色光雾之中,就好像被包裹在襁褓里的婴孩。  而远处的森林却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璀璨的星河之下,交错的枝叶摇曳着星光,似乎在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境。突然,一道白色光柱从森林深处射向天际,瞬间夺了银河的光彩。然而那光柱似乎支撑不住浩瀚的夜空,先是微微颤动着,再“唰”的一下子缩成一根银线,然后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幾十公里外的夏宇天翻了一个身,在梦中呢喃了几句,又睡去了。  
期刊
2020年,作为忠实读者,我有幸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安徽省少先队队刊《少年博览》知识竞赛”!  试卷上有许多有趣的问题:蛙的扩音器是什么?植物的根有什么用?为什么猫在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当其他队员还在那里“望题兴叹”、无从下笔之时,我已经是“成竹在胸”了,因為这些知识我都在《少年博览》上读到过!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们汪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受他的影响,我也爱上了阅
期刊
正好好地吃着饭呢,你忽然站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关得很重。  闺女,我知道你为什么忽然不高兴。  因为我和你妈妈聊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位姐姐的确非常优秀,不但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正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心目中理想的儿女。  “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天下孩子的公敌。  向你道歉。  是啊,我们没有说你不好,连一点点暗示或者一点点敲打的用意也没有。  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
期刊
豆莎的小弟弟出生了。作为好朋友,麻咪当然得去看看。  豆莎介绍她的弟弟叫豆包,一个胖胖的看起来很有活力的小男孩儿。麻咪见到他时,他正在用响亮的哭声彰显自己的存在。  “哇——哇——哇——”  这哭声可真够厉害的,震耳欲聋。眼泪像开闸的洪水般哗啦啦往外汹涌,豆莎家的地板已经被淹没了,一家人都站在没过脚踝的泪水中。  “麻咪,自己找个椅子坐吧。”豆莎边说边从水里抓过一把正在漂浮的椅子。  “怎么哭得这
期刊
亲爱的爸爸:  您已经离开家驰援武汉一个星期了,我很想念您!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们一家三口今天已经度假回来了。您知道吗?妈妈昨晚又偷偷地流了眼泪,因为您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口罩和我们视频的时候,妈妈说您脸色苍白,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爸爸,我经常想打电话给您,但我知道您很忙很辛苦,我不敢打扰您。所以,我就写封信给您吧!  说实话,我恨疫情,恨它剥夺了您陪我的时间。1月18号那天,您跟妈妈说要把度假的
期刊
鼠年春节,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病袭击了中华大地。无数医疗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无数家庭默默付出、牵肠挂肚。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长干小学六(1)班吴乐仪同学,就和妈妈含泪送别了驰援武汉的医生爸爸。从此,她的心中,多了一份浓浓的牵挂……  吴乐仪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大年初二,在呼吸科工作的医生爸爸主动申请支援武汉疫区。年初三中午,一家人正在吃饭,爸爸忽然接到了医院通知:“申请通过,同意前往
期刊
世界上有千百种美妙的声音,流水声、雨滴声、花开花谢声……但有些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些时候,声音听起来让人厌恶甚至抓狂。真相只有一个!记住,我们的口号是:“大白吧,真相!”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脑子里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一天,大白和大猫下围棋。双方胶着时,“应该进攻”“不行不行,得防守”“攻”“守”“攻”“守”……在大猫的脑子里反复出现。  “你已經思考6分47秒了,还没想好怎么走吗?”大白
期刊
引子  “我总是做一个梦,梦到我住在冰箱里。有人过来,打开又关上冰箱的门,周围陷入一片黑暗,每个人都自顾自地吃着饭。  “然后门开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笑,不过他们依旧不正眼看我。接着门又关上了,灯也熄灭了。我的梦很无趣,对吗?”  1903梦境馆,夏影向南柯先生讲述自己的梦境。  她双眼下垂,刘海遮住眼睛……  一  “听起来,你很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南柯先生为夏影沏茶。  “转校以后,我经常失
期刊
沃尔特房间顶上的荧光灯把室内照得通明。地板上杂乱地扔着他的衣服。墙上挂着两个大镜框,里面分别陈列着一红一蓝两件职业篮球背心,红的是2号,蓝的是21号。两个大镜框的玻璃上面都落了一层细小的灰尘。窗户和我们房间的一样,用木板封住,连插销都被焊死了。  “我们去圭地马拉吧。”沃尔特提议。  “理由呢?”我问。  “就因为是圭地马拉。”沃尔特说着,滑出他的键盘,噼里啪啦地敲了几下。  屋里黑了下来。  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