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船舶油耗预测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准确地预测船舶能耗对实现航速优化、纵倾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船舶油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航行速度、吃水、风速、浪高等,给船舶油耗预测带来众多困难与挑战。本文收集了在航船舶传感器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了与油耗影响有关的特征数据信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岭回归(Ridge)等共7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船舶油耗预测。实验结果表明,ANN的R2值大于0.9,预测精度最高,Lasso与Ridge的预测精度最低,R2值皆小于0.5。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为在航船舶实时油耗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船舶油耗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中图分类号:U6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138-03
  随着世界人口、贸易不断增加,人们对货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约80%的货物运输是通过船舶运输完成。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第4次发布的研究报告,2012~2018年,航运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9.77亿吨增加到10.76亿吨,增长10.1%,航运业排放比例从原先2.76%上升至2.89%,据IMO估计,按照现有的趋势发展,到2050年,CO2的排放量将比2018年提高50%。
  Leifson等考虑风浪、污底附着物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并结合主机与螺旋桨的工况,建立了油耗预测白箱模型,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求取。Yang等考虑到船舶实际航行中,由于风、浪等航行环境的影响,会造成失速现象,为此采用了Kwon的方法进行了航速估算,建立了远洋船舶的油耗预测模型。Yan等基于在航船舶营运数据,建立了一种BPNN的船舶能耗预测模型,并对通航环境因素与能耗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预测获得的油耗值其精度要高于采用理论公式。Sun等为了加快ANN的预测收敛速度,利用遗传算法对初始连接权值进行了优化,有效提高了模型的训练收敛速度。Wang等在进行航速优化时,使用小波神经网络对航速、水深、风速进行了实时预测,并使用经验公式获得了阻力与航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机转速与单位海里燃油消耗的函数关系。叶睿与殷振宇等基于一艘丹麦籍客滚轮的运营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提取了油耗相关的特征数据信息,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油耗预测。Yan等認为不同通航环境的船舶油耗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采用k-mean方法对航行环境数据进行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分析了长江内河不同位置的环境因素对油耗的影响。高梓博等提出了一种高斯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并结合最大似然算法,对主机工况、航速等特征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油耗量与主机转速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受到海况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目前主要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船舶能耗预测研究,缺乏分析、比较各个方法在能耗预测的优劣势。为此,本文结合机器学习常用的回归方法,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岭回归(Ridge)、Lasso回归、梯度提升决策树回归(GBR)、K最近回归(KNN)及随机森林(RF),共7种回归方法进行船舶能耗预测,分析了各个方法在油耗预测的精度,以及气象环境因素对油耗预测的影响。
  1油耗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1.1  船舶油耗数据采集
  本文数据来源为某油轮的在航船舶实时采集数据。通过对在航船舶安装传感器,如GPS、计程仪、风速风向仪、轴功率仪、油耗仪等。这些传感器会实时采集船舶姿态信息、主机性能状态信息等,如经纬度、航速、航向、吃水、主机转速、功率等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船端或岸端,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数据的采集过程如图1所示。
  1.2  油耗数据预处理
  数据在采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设备仪器、网络信号等原因,致使采集的数据包含很多错误数据与噪声数据。若将这些数据直接用于后续的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其能耗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很难反映众多影响因素下油耗实际分布情况,因此需要对采集的能效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本文根据以下原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1)根据领域知识,对于风向、流向、船艏向、航向不在[0°,360°]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删除。
  (2)由于该船舶是远洋航行,其大部分是处于满载和压载航行,因此其吃水处于一定的吃水范围内,根据吃水范围,将不在区间范围内的吃水数据删除。
  (3)根据转速、航速的分布范围,将航速不在[4,16]kn范围内的数据删除。为保证主机的工作性能,船舶在航行一段时间后,会进行冲车,由于冲车阶段的各个特征数据发生急剧变化,对于冲车阶段的数据需进行删除。
  经过以上步骤,数据最开始由12951行删除至11271行。对于前后气象数据相差较大的数据先进行异常识别,对识别后的数据进行线性插值。
  2船舶油耗预测模型构建
  船舶能耗预测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集的划分、模型性能评价。在获得干净数据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及结合相关领域知识,综合考虑到船舶航行姿态,装载情况、航行气象环境等对油耗的影响,确定了航速、平吃水、纵倾、风速、风向、流速、流向作为模型的输入,每天的燃油消耗量作为模型的输出。
  在获得油耗及其相关影响特征数据集后,将数据集按照0.8:0.2的比例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在训练集学习过程中,根据各个特征数据分布情况,通过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学习,以此确定模型的参数。然而有些模型在训练集的学习效果好,但并不代表模型在测试集的预测效果也好,有可能出现过拟合与欠拟合现象,因此需要综合衡量模型在训练集与测试集性能效果。常见的模型评价指标为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各个指标的计算值可通过式(1)—(4)获得。
其他文献
摘 要:存储于多存储点的多种产品,在备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路线交叉重复的现象,本文从分析客户需求规律入手,通过统计考察期内订单需求种类,确定多种产品之间的综合需求相关性,建立基于综合需求相关性的多储存点库存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加以分析和求解,确定每种产品在每个存储点中的分配数量。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的优化方法能够减少备货时单张订单平均走行的存储点数量,可以成为企业进行多品种多存储点库存分配的依据。 
摘 要:本文通过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以及处置业务需求的分析,提出船舶智能化处理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对船舶智能化处理数据分析系统在今后扩展到船舶压载水智能化处理上的应用奠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船舶污染物;智能化系统;防污染;联合监管;压载水  中图分类号:U6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
摘 要:根据 CCS《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18及其修改通报的要求,当一个货舱的长度超过0.15L或30m(取大者)时,横向结构应予以加强,并提交相应的技术支持文件。本文选取146.9m近海多用途货船为研究对象,根据规范要求,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货舱区域船体结构横向强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船货舱区域的船体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多用途船;有限元计算;横向强度  中图分类号:U674.13
摘 要:确保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船舶驾引人员应在进出港航行期间充分考虑船舶自身因素以及进出港航行环境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性,本文重点分析船舶进出港航行期间受风、流作用下影响程度,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得出风、流影响程度提供给船舶驾引人员,对大型船舶进出港安全航行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风;流;船舶航行;数值仿真  中图分类号:U67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能力建设与技术合作是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议程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的途径。通过促进信息共享、技术转让与合作的方式,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进展,加快实现船舶向低碳、零碳燃料的转型发展。本文通过对IMO目前的能力建设与技术合作方面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建设;技术合作  
摘 要:随着沿海港口规模及航道等级的提升,大型耙吸挖泥船已成为航道建设的主力军。本文以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实际工况条件及特大型耙吸船“浚洋1”前期施工效率不高的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对策,提高清淤施工效率,为后续维护施工及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道;特大型耙吸船;回淤;施工;效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在基坑工程中,有很多种桩基形式可以选用。由于不同的桩基形式,对应不同的适应条件,选择合理的桩基形式,对于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工期、减少建设投资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谈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应用。  关键词:基坑;桩基形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
摘 要:随着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对污染物的监管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升污染物监管能力,海事管理模式十分关键。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等各个环节均是监管的重点,其中污染物接收是与海事部门直接相关的第一个环节。本文分析了污染物接收管理现状,结合三峡枢纽河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优化现有管理模式的各项建议,进而提升三峡枢纽河段污染物接收管理能力。  关键词:三峡枢纽河段;污染物接收;船
摘 要:湛江港宝满港区航道狭窄,航道入口处与主航道交角较大,在潮流急涨急落时段进出航道,转向操纵风险较大。宝满港区602泊位水域外宽内窄,船舶靠装作业必须右舷靠泊,船舶操纵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多次进出该码头靠离,总结该区域航法供同人参考。  关键词:湛江港;进出港;靠泊;操纵  中图分类号:U6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128-03 
摘 要:上海港外高桥航道位于长江深水航道的咽喉,通航密度之大,船舶动态之复杂,航行风险之高,常令人咋舌。对该水域进行态势和航行风险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上海港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关键词:上海港外高桥航道;追越;风险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124-04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