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新课改背景下,如下几种教学方法:①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②让学生在寻找中变“吃鱼”为“取鱼”;③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④在比赛中变学习为游戏;⑤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提高课堂效率,弘扬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G633.51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效率,是困扰每位教师的首要问题,也是师生们时常探究的课题。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弘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这样,教师应掌握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课堂引入——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入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我在教《甲午中日战争》时展示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却具有帝王度量的大方?”这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題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寻找中变“吃鱼”为“取鱼”
  历史教学离不开丰富详实的资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教师课前的大包大揽及课上的大灌特灌,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或食而难解其味。因此可以从改革课前准备入手,放手发动学生,广开资料之源。我在教学《文化大革命》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果有的从图书中摘录了文字资料,也有的从网络上下载了图片资料,还有的跟家人学来当年的歌曲和忠字舞,最有趣的莫过于几张当年红卫兵到北京大串联时的照片......课堂上笑声不断,既笑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荒唐疯狂,也笑出了轻松掌握知识后的成功喜悦,更笑出了从资料的运用中得到的“取鱼”之乐。笑中有泪,笑中有喜,笑中更有情——对历史的兴趣和亲近之情。事实证明:下放资料的搜集权,对学生来说,只需稍作有心人,如口头询问长辈,或查阅图书,或网络搜寻,或注意旅游参观时的所见所闻等,就能在中了解历史;对教师而言,既丰富了资料宝库,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好历史。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历史教学和学习本身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通过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整个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这种活动的热情,使之感受到这些知识似乎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头脑探索、研究、生产出来的。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见解和知识,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爱”充满课堂,没有“爱”的课堂说不上是理想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的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的学;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你一定行!”;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四、在比赛中变学习为游戏
  争强好胜、喜欢热闹是孩子的天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相当相应插一些比赛项目,如辩论、讲故事、听唱历史歌曲等,锻炼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例如;就某一人物或事件发表观点;放一段历史歌曲,考一考谁能听出歌曲中所唱的内容,说出相关的历史背景;比一比谁的嗓音美,能唱多少具有某一时代特征的歌曲等。直到现在大家对旧社会“凤阳花鼓”调的悲凉与如今“凤阳花鼓”调的喜庆、对《松花江上》的凄惨、对能唱出许多长征时期的优美歌曲的同学等都记忆犹新。猜历史谜语、赏诗学史等,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体验成功喜悦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只要热情期待和努力,就能得到所希望的效果。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的背景,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增强信心,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失败,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获得成功的丰富情感体验,把握好“成功点”,及时鼓励,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强化和升华。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灿烂、精彩,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参考文献:
  1.二零零三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教育部主编的《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二零零五年六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央教育研究所编著,白月桥主编的《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师参考书》;
  3.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央教育研究所编著,白月桥主编的《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师参考书》。
其他文献
很多发达国家凭借产业集群式发展成功实现经济和国力的迅速崛起,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模仿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试图以产业集群式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国近
【内容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自主 品味 感悟 兴趣  G623.2  【正文】:怎样进行语
摘要:本文根据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题型特点,就出题率较高的细节题进行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一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细节题正确率的解题策略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细节题 解题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41  阅读英语文章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所占比例和权重最大,以浙江卷为例,高考中阅读理解题的分值是50分,占总分比重最大(高达三分之一)。学生能否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及区域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迫于当今的世界局势和经济环境,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发展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倡议就此诞生。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
【摘要】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交际中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规范的英语。它是一种错误的语言形式,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中国英语(ChinaEnglish)是以規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它是一种在语音、语法等方面比较规范的英语,是有别于中式英语的。本文以大学生在平时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以及近年来逐
摘要:阅读作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基本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和探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意义重大。本文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出发,首先探讨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将该思想传输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