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商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都体现出浓厚的文史哲,人文专业特色。本项目探索商科类院校建设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如何将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进行融合。对商科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进行探索,提升商科类学校魅力和办学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商业精神;人文精神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如此大的影响,因而加强校园文化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主要有唤醒功能、引导功能、凝聚功能、调适功能等。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阳光的照耀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部分。
  二、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特点和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历来就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发展放在第一位。
  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重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文史哲教育的过程。在文史哲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使整个教育强调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恰恰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人文关怀,励志、求知的人文精神。
  三、商科类院校中的商业文化
  商科类院校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商科类高校的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浓厚的的商业特点。商业精神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与商业实践相始终,迄今已有悠久的历史。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体现出更多新的现代商业精神内容。
  一切精神文化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今天的商业精神,是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合理继承和发展。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加速繁荣和竞争,我国也极力提倡建立商业文化精神,不光在商业企业界、商业理论界表现明显,在培养商科类人才的高校校园中更是可以明显感受到。
  商业精神在商业实践中都必然遵循着或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联系,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商科类高校中,学生受到现代商业精神文化的影响,可以表现为深入人心、坚定不移的信念,也可以表现为原则、信仰等。商业精神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培养优秀的商科类人才起强大作用,从而强化青年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创造智慧。
  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理性一面得到了超前发展。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文精神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文化已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商科类大学生受现代商业精神的积极影响,而某些消极商业表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同时产生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复杂的事物不断出现,由于许多大学生个体的认知角度、程度不同,对一些社会现象往往众说不一;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思想不成熟,又具有开放的性格特征,因而不少人对是非、好坏往往一时分辨不清,出现价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由于受各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影响和消极商业特点、文化、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开始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向功利化、实用化发展。
  所以,商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是要建设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商业精神,途径就是要将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融合,让校园中体现出具有高尚情操的,符合时代进步的商业精神。
  四、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的交融
  今天的商科类院校,经济学人才建设应当把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的融合,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商业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商业精神。培养经济类人才队伍,形成健康、有利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来健康建设民族的未来,用饱含人文精神的商业精神来点燃驱动中国经济战车的引擎。
  商业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商科类高校学生深刻体会的浓厚校园气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源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不乏生动的现代商业精神文化特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足以成功地造就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具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商业精神。
  在商科类高校中将浓厚的商业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相结合构成一种符合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具有优秀的时代进步特征。有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只有进取,才能发现并获取财富。直到今天,真正的成功者都富于进取精神,万里之国不辞其远,穷乡僻壤不辞其苦,奔波于各国而事商,一个成功者身上仿佛永远有一团用激情燃起的永恒活火。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精神:不创新,毋宁死。创新是利润所在,更是快乐所在。对大学生而言,不仅要求自己有创新能力,而且要影响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诚信精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生,不仅要求自身遵循诚信的做人做事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带好一批人。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不能很好地做人,更不可能很好的做事。诚信是一个人最大的无形资产。有敬业精神:朝圣者的心情加顶礼膜拜的态度。大学生应当首先想的是他要做的事情能不能做成,能不能奉献于社会,无私的动力使他们无所畏惧,无私就会无畏。更重要的是面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入迷和执着的心态,会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自己的事业之中。有奉献精神:从心灵深处归航的诺亚方舟。李嘉诚先生成为富豪级企业家后,做了无数慈善事业,特别有口皆碑的是捐献巨资办学。每一个真正慈善的企业家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都是从心灵深处归航的诺亚方舟!有民族精神:经济全球化,将国家放在首位。民族精神是每一代青年学生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而这样一种民族精神往往体现在爱国主义情怀之中。   五、文化交融的途径
  在校园文化中将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相结合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其途径非常多,这里主要谈谈物质建设、制度建设、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商业精神,又要表现出浓厚的传统人文精神。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环境来熏陶。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高素质合格新型人才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形成饱含人文精神的现代商业精神所具有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隐患。因此,学校可以结合传统文化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相信融合人文精神和商业精神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商科人才成熟之果。
  参考文献:
  [1]舒娜.浅析商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3期
  [2]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文教资料,2006年05期
  [3]李春梅,陈明洋.21世纪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4]陈展.校园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段志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注:
  本论文受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2014年科研项目资助
其他文献
据笔者近几年试验,用芽苗嫁接法培育荔枝嫁接苗,嫁接成活率高(75%以上),出圃周期短(从播种至出圃只需一年半至两年),成本低。现将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芽苗培育芽苗是指砧木种子发芽后不
腰果,又叫鸡腰果,系极为珍贵的热带果品.其树称腰果树为漆树科常绿乔木,树于直立,成龄树高达八米,冠幅十米左右.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卯形,全缘.所开花呈黄色,有淡红条
为提高钙钛矿型催化剂的活性,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钙钛矿LaxCe1-xTiyM1-yO3/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A位元素配比和B位元
会议
T—2毒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毒素,它能污染农作物、储藏粮食和饲料。目前遗传毒理学研究表明,T—2毒素对 V79细胞可诱发微核率增加,但在 Ames 试验、枯草杆菌重组试验
水性助剂作为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水性涂料施工性能和涂膜的性能.水性助剂需要在不断的试验中精心筛选,系统考察,从多角度获得最佳组合.
一如匆忙走过当年师专校园那条熟悉而悠长的小路。带着对苍茫六盘山,对枯焦西海固,对同事、学生太多太多的眷恋,2007年6月14日上午,走完七十三岁人生风雨历程的袁伯诚先生在
1997年进行试验,供试藤稔葡萄植株系1996年嫁接(砧木为1986年早春栽植的巨峰葡萄扦插苗)。供试细胞分裂素有CPPU〔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日本产,华中农业大学罗正荣先生提供),IPA(异戊烯腺膘呤类细胞分裂素
测定水性木器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试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总挥发物含量减去水分含量及色谱法。数据显示乳液、成膜助剂是影响水性木器涂料VOC的主要因素,指出成膜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