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硬X射线散射表征高分子材料:原位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来源 :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步辐射硬X射线散射技术是表征高分子材料晶体结构和其他有序结构的有力手段.高时空分辨的现代同步辐射光源具备强大的实时、原位、动态和无损表征能力,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和服役过程中远离平衡态的多尺度结构演变研究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合理设计同步辐射原位研究装置,实现原位实验过程中的样品环境控制十分关键.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首先介绍同步辐射原位实验的设计、原位研究装置的研制、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等整个在线实验流程,帮助读者建立对同步辐射原位实验的基本认识.最后,选择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高分子材料体系和样品环境,简要概述同步辐射硬X射线散射技术在表征复杂加工外场作用下高分子材料多尺度结构演变方面的应用,帮助读者加深对同步辐射原位研究装置及相关实验过程的理解,以期引发读者的思考,积极拓展同步辐射硬X射线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根据2010-2018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信息传递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会导致非效率投资,既可以表现为加剧过度投资也可以表现为加剧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加剧过度投资,对投资不足没有明显影响,并且通过中介效应检验证明:真实盈余管理在环境不确定性与过度投资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
聚合物加工是决定塑料制品最终结构性能的中心环节,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是聚合物流变学,研究聚合物流变行为的关键仪器是流变仪.但现有流变仪大多基于简化的流动模型,与实际复杂加工条件不符,难有效揭示聚合物在复杂应力场/温度场作用下的流变行为.我们基于前期发明的聚合物管旋转挤出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制了新型旋转挤出流变仪,可实现挤出/旋转的不同组合和管内外壁双冷,实施和调控旋转挤出中多种运动模式和应力场及温度场,实时检测挤出/旋转速度、应力、温度场,显示记录有关数据,既可用于研究实际加工复杂条件下聚合物加工流变行为,也可
提出了简化抗菌肽纳米粒子制备流程的“一步酸化法”.利用[1-(4-氨基苯基)-1,2,2-三苯基]乙烯(TPE-NH2)引发Nε-三氟乙酰基-L-赖氨酸环内酸酐[Lys(Tfa) NCA]和L-谷氨酸-γ-苄酯环内酸酐(BLG NCA)单体的开环共聚,然后选择性脱除三氟乙酰保护基,制备了无规共聚多肽TPE-P(Lys28-stat-BLG16).随后,采取一步酸化法直接制备了共聚多肽胶束溶液.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该抗菌肽胶束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6和64 μg/mL,最低杀菌浓度
我们近期报道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聚降冰片烯-g-聚苯乙烯)-b-(聚降冰片烯-g-聚环氧乙烷)(PS-b-PEO)诱导的“有序自发乳化机制”,简便地制备了多孔结构色微球.在此基础上,本工作中设计合成了含聚丙烯酸叔丁酯(PtBA)中间嵌段的三嵌段共聚物刷,探究其对界面自组装行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tBA嵌段会使水-油界面过渡层厚度增加,而显著影响聚合物刷在W/O界面上的排列方式.此外,PtBA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聚丙烯酸(PAA),与有机碱作用后成盐,使孔内壁亲水性增加、微球体积膨胀、结构色红移
以咔唑作为电子供体(D),喹啉作为电子受体(A),苯基间隔基作为π-桥,设计并构建了具有D-π-A结构的纯有机咔唑/喹啉衍生物——9-[4-(喹啉-8-基)苯基-9H-咔唑(CPBA-Qx),并在所设计的蓝光小分子CPBA-Qx基础上,利用骨架-供体/悬垂-受体(BDPA)的设计策略,引入苯环作为间隔单元设计并合成了蓝光聚合物——聚[3-苯基-9-(4-(喹啉-8-基)苯基)-9H-咔唑](poly(CPBAQx-P)).对所合成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CPBA-Qx和poly(CPBAQx-P)在TH
α-二亚胺镍钯催化剂具有独特的链行走的特点,通过对催化剂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调控其催化性能和链行走过程来制备性能优异的聚烯烃产品.本文合成和表征了莰基骨架的α-二亚胺镍钯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在一氯二乙基铝的助催化作用下催化混合癸烯低聚性能.详细探究了催化剂金属中心、溶剂、温度及铝镍比对混合癸烯低聚结果的影响.钯催化剂催化混合癸烯低聚时几乎无活性;而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结合单体的异构化过程线性的单体几乎能完全低聚转化.所得到的产物是高度支化、低分子量的油状聚烯烃产物,并且具有高的黏度指数(>170),低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聚(11-(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十一烷基丙烯酸酯)(PDMS-b-PAz)的二嵌段共聚物,其中PDMS的体积分数是27%.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厚度的薄膜分别在热退火和非偏振光取向后的组装形貌.结果 显示:热退火时,当膜厚较低时,形成的是面内无序排列的柱状结构;而当膜厚增加到319nm时,形成的是面内排列与垂直于基底排列共存的杂化结构,即使当膜厚增加至406 nm时,这种杂化结构仍然保持.而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的方法将光敏单体螺吡喃(SPMA)接枝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制备了一种光响应可逆切换润湿性薄膜,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该薄膜对环境光照敏感,在可见光条件下为无色透明状态,经365 nm紫外光激发15s后,薄膜表面的SPMA响应光刺激后立即变为深紫色,并伴随着极性的变化,最终导致薄膜表现出润湿性转变.将薄膜重新放置在可见光或黑暗条件下时,其润湿性能又可逆恢复到初始状态.对薄膜进行润湿性能测试后发现,紫外光辐照前后的接触角差值最高可达38.5°.这一显著的可逆切换润湿性能赋予了
研究山楂麦芽炮制前后促消化的有效成分有机酸及酶类物质的变化.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和麦芽中有机酸,采取Folin-酚法测定山楂麦芽中的各酶类物质提取液的反应底物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酶活力.结果显示,山楂中有机酸质量分数及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高于麦芽.山楂炮制前后有机酸质量分数降低16.70%,蛋白酶活力降低53.80%,淀粉酶活力降低9.29%;麦芽炮制前后有机酸质量分数降低3.73%,蛋白酶活力降低44.71%,淀粉酶活力降低41.73%,山楂和麦芽中脂肪酶的活力均极低.研究表明,山楂麦芽炮制前
加强通信网络流量的管理,需对通信网络流量实行准确预测,因此构建了蚁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通信网络流量分析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挖掘隐含于通信网络流量时间序列中的信息,获取通信网络流量非线性变化特点,选取极限学习机作为拟合函数完成通信网络流量预测建模,并采用蚁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随机获取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以提高极限学习机的通信网络流量预测精准度.实验测试表明:该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拟合度以及较好的收敛特性,并且预测结果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较低,可较好的完成通信网络流量预测.